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冷战后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

書城自編碼: 253210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徐博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09767498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1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49/268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71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无限可能的身体
《 无限可能的身体 》

售價:NT$ 336.0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研究报告:大型语言模型的教育应用
《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研究报告:大型语言模型的教育应用 》

售價:NT$ 325.0
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第2辑)
《 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第2辑) 》

售價:NT$ 717.0
汗青堂丛书048·科举史(新)
《 汗青堂丛书048·科举史(新) 》

售價:NT$ 370.0
新形势下海事综合风险管控理论与实践
《 新形势下海事综合风险管控理论与实践 》

售價:NT$ 448.0
数码港元:Web3.0构建香港新金融
《 数码港元:Web3.0构建香港新金融 》

售價:NT$ 420.0
邓正来著作集(全9册)
《 邓正来著作集(全9册) 》

售價:NT$ 8893.0
努斯: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6辑)--逻辑、同异与辩证法
《 努斯: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6辑)--逻辑、同异与辩证法 》

售價:NT$ 381.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99
《 心胜2——关于灵魂与血性 》
+

NT$ 1159
《 布哈林文集:辩证法概论、过渡时期经济学、社会主义及其文化、时代(全四册) 》
+

NT$ 1062
《 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从日本战败到中日复交(全2册) 》
+

NT$ 800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文 平装) 》
+

NT$ 612
《 大国博弈(上下册):全面解密二战中美苏英德法等大国的博弈及其对现代世界秩序的影响 》
+

NT$ 361
《 大目标:我们与这个世界的政治协商(工业党对情怀党的隔岸喊话,80后对父辈观点的战略抛弃,宋晓军作序强力推荐!) 》
內容簡介:
俄罗斯是一个十分重视地缘政治和地缘利益的国家,地缘战略在俄罗斯的对外战略中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尤其在俄罗斯的欧洲地缘战略空间面临着西方国家不断挤压的今天,积极开展面向亚太地区的地缘战略对于俄罗斯稳固本国远东地区的安全,拓展自身的战略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将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作为研究的选题,既是对于俄罗斯核心地缘战略方向的考察,也是对于俄罗斯核心战略内容的考察。
關於作者:
徐博,l984年2月生于吉林省长春市,法学博士,现任教于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国际政治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政治与外交政策、东北亚区域政治。
目錄
引言
一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 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四 创新之处
五 结构设计
第一章 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思想基础
一 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的基础
二 俄罗斯早期地缘政治思想
三 “冷战”后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潮的演变
第二章 “冷战”后俄罗斯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
一 全球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
二 原苏联地区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
三 欧洲地区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
四 亚太地区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
第三章 “冷战”后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构想
一 “冷战”后的俄罗斯亚太地缘安全战略
二 “冷战”后的俄罗斯亚太地缘经济战略
三 “冷战”后的俄罗斯亚太地缘文化战略
第四章 “冷战”后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实施路径
一 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实施中的支点国家
二 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实施中的主要多边平台
三 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实施中的有效手段
第五章 “冷战”后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面临的问题与前景
一 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面临的问题分析
二 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前景分析
三 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对中国的影响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引言
一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所谓地缘战略就是指一个国家利用地缘关系及其作用法则谋取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方略。而一个国家的地缘战略的制定,则要求这个国家根据其所处的现实的地缘政治环境,通过结合本国独特的历史条件,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手段来维护本国的地缘政治利益。世界上不同的国家由于其地缘位置和地缘特点不同,所奉行的地缘战略也各不相同。即使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由于疆域、国家综合实力、邻国国力的变化也可能会采取不同的地缘战略。
俄罗斯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这种地缘特点决定了其在西方和东方都有十分重要的地缘利益。从俄罗斯所处的地缘空间划分来看,其在西方面对的主要地缘空间是“欧洲-大西洋空间”,在东方面对的主要地缘空间则是“亚洲-太平洋空间”。亚太地区是俄罗斯最主要的战略方向之一,因此面向亚太地区的地缘战略必定在俄罗斯的对外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从历史上看,俄罗斯又是一个十分重视地缘政治和地缘利益的国家。地缘战略在俄罗斯的对外战略中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尤其在俄罗斯的欧洲地缘战略空间面临西方国家不断挤压的今天,开展面向亚太地区积极的地缘战略和外交更是对俄罗斯稳固本国远东地区的安全和发展,拓展自身的战略空间,提升大国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书将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作为研究的选题,既是对俄罗斯核心地缘战略方向的考察,也是对俄罗斯核心战略内容的考察。
俄罗斯作为世界地缘政治大国,其植根于本国历史、文化特点的地缘政治思想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内容,是世界地缘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尽管“冷战”结束之后俄罗斯丧失了超级大国的地位,其地缘政治影响力出现了下降,但俄罗斯仍然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世界上第二大核武库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是无可置疑的地缘战略强国。俄罗斯所奉行的亚太地缘战略也必然会对亚太地区的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随着亚太地区近年来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这一地区开始凸显出对俄罗斯越来越重要的地缘战略利益。尤其是21世纪以来,俄罗斯积极发展与亚太地区邻国的关系,广泛参与亚太地区事务,参与多边对话和一体化进程,体现出对亚太地区越来越明显的地缘政治影响力。而亚太地区也成为俄罗斯整体对外战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冷战”后俄罗斯地缘战略演变的全貌,更加客观和系统地分析俄罗斯对外战略的成因和走向。
其次,作为中国最大的邻国和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俄罗斯在亚太地区开展积极的地缘战略也对中国的周边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冷战”结束之后,尤其是自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在21世纪面临的最重要的战略任务。要完成这一战略任务,中国需要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俄罗斯“冷战”后亚太地缘战略的调整和演变与中国自身的发展环境息息相关。尤其是在21世纪俄罗斯重新走上国家复兴的道路之后,其对亚太地区的影响更是日益提高。因此,对“冷战”后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中国在21世纪调整对外战略,开展更加有效的周边外交和大国外交。
同时,对“冷战”后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首先,作为制定亚太地缘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俄罗斯国际关系学界的地缘政治理论对俄罗斯对外战略的影响十分广泛而深远。俄罗斯地缘政治理论的出发点是俄罗斯本身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独有的地缘战略空间,其理论本身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与西方传统的地缘政治理论有很大的不同。自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制定对外战略的基础已经由过去的以意识形态为核心转变为以地缘政治为核心。但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仍然很有限。而在探讨俄罗斯的亚太政策时,通过研究俄罗斯本国的地缘政治理论来考察俄罗斯的亚太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的研究更是缺乏。本书希望能够在这一理论问题上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其次,在中国的俄罗斯问题研究中,尚缺乏从地缘战略的角度和宏观视角上对“冷战”后俄罗斯亚太外交和战略进行梳理和总结,尤其缺乏对梅德韦杰夫成为俄罗斯总统之后这一时期俄罗斯在亚太地缘战略上出现的新变化的总结和分析。本次研究也力图在这方面填补以往研究的空白,同时对未来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可能走向做出分析。
二 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术界对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思想以及“冷战”后俄罗斯的亚太政策给予了相当的关注。然而,迄今为止并没有出版单独有关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专著。但在其他专著和文章中,国内的学者还是从很多不同的角度来论述俄罗斯的亚太政策以及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形成的历史,其中最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
(1)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思想研究:《事实与真相——俄罗斯地缘政治与外交》(顾志红著,长春人民出版社,2010年)是国内学界有关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和实践的最为完整、系统的专著。作者在书中论述了俄罗斯地缘政治学产生的背景、演化的历史以及经典的俄罗斯地缘政治学流派。同时,书中也分析了“冷战”后俄罗斯地缘空间的变化,通过分析俄罗斯中心与边缘地带的关系来阐释俄罗斯的地缘位置与地缘关系。在全书的最后一章作者总结了在全球层面中俄罗斯重要的地缘政治伙伴。该书对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发展史的论述比较系统,对俄罗斯地缘政治实践的论述也有独到的观点。但其美中不足在于将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实践和地缘政治思想的运用拘泥于俄罗斯外交中的欧洲和独联体方向,对俄罗斯在亚洲方向如何运用其地缘政治思想以及如何建构地缘战略基本没有提及。同时也没有论述“冷战”后俄罗斯如何与美国、中国、印度、日本等世界主要大国建构地缘关系。
除了专著之外,国内对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的学术论文也有很多,包括曹阳所著的《冷战后俄罗斯地缘政治分析》,该论文分析了俄罗斯地缘政治战略、“冷战”后地缘政治态势以及地缘政治战略中的俄中关系。该论文从总体上考察了“冷战”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实践和奉行的一些基本地缘政治原则,但其论述并不具体,也缺乏从理论的高度来归纳“冷战”后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的演变规律。陈训明著有多篇论述俄罗斯欧亚主义地缘政治思想的文章,主要包括《萨维茨基及其欧亚主义地缘政治思想》《古米廖夫及其欧亚主义述评》《阿列克谢耶夫及其欧亚主义国家思想》《俄罗斯的欧亚主义》等,这些文章主要分析了从20世纪初到“冷战”结束之前的俄罗斯古典欧亚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对一些欧亚主义思想家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但并未触及“冷战”后俄罗斯新欧亚主义地缘政治思想的发展。曹志平所著的《地缘政治与俄罗斯外交》主要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的演变对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影响。杨丽华所著的《欧亚主义与冷战后俄罗斯外交》主要分析了欧亚主义对俄罗斯外交的影响,探讨了欧亚主义思想演进的历史、欧亚主义地缘政治观以及欧亚主义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除此之外,在探讨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方面比较有影响的学术论文还有肖贵纯的《俄罗斯外交中的欧亚主义文化特征》(《西伯利亚研究》2008年第5期)、朱晓姝的《俄罗斯地缘政治观管窥》(《国际政治研究》2002年第4期)、王树春的《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理念与对外政策》(《俄罗斯学刊》2011年第2期)、刘峰的《当前俄罗斯外交政策中的欧亚主义》(《欧洲》1996年第5期)、毕洪业的《欧亚主义政治思潮与俄罗斯外交》(《俄罗斯学刊》2011年第2期)等。
(2)“冷战”后俄罗斯亚太战略研究: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有关“冷战”后俄罗斯亚太战略研究的学术专著。有关俄罗斯与中国、日本、印度、韩国等亚太国家关系的论述主要分散在俄罗斯外交政策研究专著的章节中。同时,专著在分析俄罗斯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时很少将其统一置于亚太地区的视角下进行研究,基本都将其划分为俄中关系、俄印关系、俄日关系等双边关系,或者划分为俄罗斯朝鲜半岛政策、俄罗斯南亚政策、俄罗斯东南亚政策这种俄罗斯对次地区层次地缘空间内的政策。《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外交卷)》(海运、李静杰主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的第七章题为“寄予厚望的亚太外交”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叶利钦政府的亚太外交政策,从俄中、俄印等双边关系入手来考察俄罗斯亚太政策的演变,但其论述方法基本以举实例为主,缺乏从理论角度的学理探讨,同时也没有将双边关系的分析纳入俄罗斯整体亚太外交的体系内,难以体现双边关系在地区内的互动性。《俄罗斯与大国及周边关系》(冯绍雷、相蓝欣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一书探讨了从“冷战”结束到普京总统第一个任期结束时的俄罗斯与日本、中国、朝鲜半岛、南亚以及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对俄罗斯在这些地方的外交政策演变进行了梳理,但是并没有将其置于亚太战略的框架下。《普京八年——俄罗斯复兴之路(2000~2008)》外交卷(郑羽、蒋明君总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对普京总统8年任期内俄罗斯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外交关系进行了总结,尽管论述比较翔实和具体,同时也不乏对普京政府对外战略思想的探讨,但仍然将俄罗斯与中国、日本、印度、东南亚国家的关系进行了分别阐述,没有对俄罗斯整体亚太战略进行总结,也没有对俄罗斯的地缘战略进行分析。《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研究——地缘政治与国家关系》(刘清才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对俄罗斯“冷战”后的地缘政治环境及其在亚洲方向的地缘战略进行了分析,并深入探讨了俄罗斯与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国等东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但由于其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东北亚这一地缘空间之内,因此并没有探讨俄罗斯与南亚国家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
中国学界有关俄罗斯亚太战略的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也比较有限。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许志新的《俄罗斯的亚太政策》(《当代亚太》2005年第2期),该论文根据2004年前后俄罗斯亚太政策出现的新变化分析了俄罗斯亚太战略的主要构想和目标,并对俄罗斯亚太战略实施的受限因素进行了分析。徐萍和刘守绪的《俄罗斯亚太地缘政策透析》(《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第3期)主要分析了2011年前后的俄罗斯亚太政策,考察了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安全层面与亚太国家关系的新变化,提出了俄罗斯亚太政策的主要考量和制约因素。邢广程的《俄罗斯亚太战略和政策的新变化》(《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第5期)主要分析了2012年俄罗斯举办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前后俄罗斯亚太战略的新变化以及未来的走势,分析了俄罗斯亚太战略增强的动因和对中俄关系的影响。这些论文尽管从不同的角度对俄罗斯的亚太战略进行了深入而独到的分析,但是很少探讨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对俄罗斯亚太战略的影响,同时这些研究均是分析一段特定时间内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变化和走势,并没有通盘考察“冷战”后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变化和演进。
(二)国外研究现状
(1)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研究:在俄罗斯国内,对地缘政治思想的研究是国际政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关这方面的专著也有很多。20世纪90年代是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研究的高峰,此时俄罗斯出版了很多关于地缘政治思想的专著,比如索罗金在1996年出版的《当代地缘政治学和俄罗地缘战略》,克切多夫在1997年出版的《地缘经济学和俄罗斯的战略》,图洛夫斯基在1999年出版的《政治地理学》等。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思想研究出现了一定的回落。但此时,俄罗斯的众多地缘政治学者开始对俄罗斯“冷战”后地缘政治思想的发展进行总结。这一时期有较高学术影响的著作是纳尔托夫的《地缘政治学》。纳尔托夫在这本书中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地缘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论,同时也介绍了西方和俄罗斯地缘政治流派的演进,以及俄罗斯地缘政治学派的一些主要观点及其成因。在书的第二部分,他主要阐述了“冷战”后俄罗斯的地缘战略以及俄罗斯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缘政治关系。在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思想研究方面,纳尔托夫着重介绍了欧亚主义地缘政治思想,并认为这是最适合“冷战”后俄罗斯地缘政治环境的思想。纳尔托夫的《地缘政治学》一书在俄罗斯地缘政治学界赢得了极高的声誉,被认为是俄罗斯地缘政治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并被很多俄罗斯大学采用为地缘政治教学的教材。此外,加吉耶夫的《地缘政治学导论》也是一本重要的地缘政治研究著作。加吉耶夫将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放到整个世界地缘政治思想史中进行考察和比较,并将其与全球化、国际体系演变等国际政治现象相结合,从而阐述俄罗斯应在当今世界中扮演何种角色。德米特里?特列宁作为俄罗斯重要的大西洋主义学者,在2002年出版了《欧亚主义的终结》一书,从大西洋主义的视角对俄罗斯所奉行的欧亚主义地缘战略进行了批判。
除了俄罗斯国内的研究之外,美国学者拉鲁尔(Marlene Laruelle)在2008年出版的《俄罗斯欧亚主义》一书也是研究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的力作。她从俄罗斯欧亚主义思想的发端、俄罗斯早期欧亚主义的发展和观念,以及古典欧亚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俄罗斯欧亚主义的整个发展演变历程。但这本书美中不足的是未能将欧亚主义与俄罗斯亚太外交进行有机的结合,而仅在独联体地缘空间内分析了欧亚主义的作用。美国耶鲁大学著名俄罗斯问题学者杰弗里·曼科夫在其2009年出版的著作《大国政治的回归——俄罗斯外交政策》一书中也阐述了俄罗斯地缘政治研究中的不同思想流派,他将俄罗斯的外交-地缘政治思想流派划分为民族主义、欧亚主义、中心主义、大西洋主义四种,并对这四种流派的主要观点和意识形态进行了探析。杰弗里·曼科夫这种新的划分方法对理解21世纪俄罗斯地缘战略思想的演变具有十分积极的启示意义。但对“中心主义”能否被划分为一种单独的地缘政治思想流派仍然存在争议,“中心主义”与“新欧亚主义”的联系与区别是研究21世纪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中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问题。
(2)“冷战”后俄罗斯亚太战略研究:在俄罗斯国内的亚太战略研究中,形成完整的著作仍然较少。尽管亚太地区是俄罗斯对外战略中的重要地缘空间,但俄罗斯学者对双边地缘问题的研究明显多于对地区地缘问题的研究。巴尔舒科夫的《俄罗斯与亚太地区国家》一书是系统描述“冷战”后俄罗斯与亚太国家关系的专著。书中巴尔舒科夫通过俄罗斯与亚太国家的关系的历史和现状来分析“冷战”后的俄罗斯亚太战略。但巴尔舒科夫的著作更倾向于对历史和现状事实的阐述,而没有从地缘战略的高度来分析俄罗斯在亚太地区中的地位以及俄罗斯与亚太国家关系的未来。梅尔古罗夫的《俄罗斯与亚太——利益交汇点》一书则主要从地缘经济角度分析俄罗斯与亚太国家的经贸关系。此书梳理了俄罗斯与亚太国家经贸交往的历史,并对当前俄罗斯与中、日、印等亚太国家的经贸关系中的热点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但该书更加注重地缘经济角度的分析,对地缘安全、地缘文化方面俄罗斯与亚太国家的合作与联系则基本没有关注。
除了专著之外,俄罗斯国内也有很多学术论文关注俄罗斯的亚太战略,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维克多?尼古拉耶夫的《亚太地区与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国际生活》2010年第4期)、亚历山大?伊万诺夫的《亚太地区与俄罗斯:全球发展过程中的新角色》(《国际生活》2010年第8期)、谢尔盖·拉夫罗夫的《亚洲的崛起与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亚洲方向》(《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2006年第2期)。这些文章分别从国家安全、经济合作、政治合作等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俄罗斯在亚太地区所拥有的利益以及俄罗斯应当采用怎样的外交战略来维护这些利益。而亚历山大·卢金的《加强亚洲方向》(《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2009年第2期)一文则将俄罗斯的整体亚太战略分为“俄罗斯-中国”“俄罗斯-印度”“俄罗斯-东南亚”等双边及次地区层次来进行对比研究。
除了俄罗斯本国的学者之外,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国际政治学者也给予21世纪日渐加强的俄罗斯亚太战略充分的关注。尽管在美国尚未形成有关俄罗斯亚太战略的完整专著,但关于这方面的文章还是有很多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杰弗里·曼科夫在《大国政治的回归——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一书的第五章“中国的崛起及俄罗斯的亚洲定位”中,详细分析了中俄关系的现状与问题,以及其对俄罗斯整体亚太战略的影响。美籍俄罗斯学者安德烈·齐甘科夫在《俄罗斯外交中政策——国家身份的演变与延续》一书中,通过梳理俄罗斯对自中国家身份的认知来考察“冷战”后俄罗斯对外战略的变化。而在该书的每一章中,俄罗斯面向亚太地区的外交战略都是主要内容。美国著名俄罗斯问题专家吉尔伯特·罗兹曼则在《俄罗斯在东北亚——寻找一种战略》一文中,通过分析俄罗斯在东北亚所采取的均势政策,以及俄罗斯与东北亚五国的关系来考察俄罗斯东北亚战略的演变过程。美国塔尔萨大学教授罗伯特·唐纳森在《俄罗斯:亚洲大国?》一文中通过分析俄罗斯在亚太地区面临的诸如人口减少、经济发展落后、地缘安全压力增大等现实地缘困境以及俄罗斯的亚太战略来思考俄罗斯能否在21世纪继续保持其亚洲大国的身份。
三 研究方法
(1)系统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是本书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首先,本书将“冷战”后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作为一个整体大系统,在这一个大系统之内又包含地缘安全战略、地缘经济战略、地缘文化战略等多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相互协调、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了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全貌。同时,在分析系统运作的有效性方面又将其分为支点国家、多边平台、主要手段等多个体系运作层次,注重通过研究各个层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来进行分析。
(2)历史分析法。本书通过采用历史分析法对俄罗斯“冷战”后亚太地缘战略进行分期,以俄罗斯不同的地缘政治思潮为界,将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分为大西洋主义时期、新斯拉夫主义时期和新欧亚主义时期,考察不同历史时期内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异同。同时强调历史的延续性,分析这些不同时期的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与俄罗斯古典哲学思想以及俄罗斯传统地缘环境之间的联系。
(3)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本书采用的又一个重要的分析方法,通过纵向层次(大西洋主义时期,新斯拉夫主义时期,新欧亚主义时期)和横向层次(地缘安全战略,地缘经济战略,地缘文化战略)的交叉比较,构成了对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多维度、多层次的考察,进而有效地展示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全貌。
四 创新之处
本书试图通过对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来重新解析“冷战”后俄罗斯东方外交政策的演变历程,同时为中国更好地制定亚太政策,更客观地判断俄罗斯在东部方向的地缘战略意图提供可靠的参考和依据。具体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首次对“冷战”后俄罗斯在对外地缘战略中将亚太地区作为一个统一的地缘空间进行考察。在中国以往的俄罗斯亚洲战略研究中,俄罗斯与中、日、印等亚洲国家的双边关系是研究的最主要方面,俄罗斯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多边关系也时常被关注,但是很少将亚太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地缘空间,将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纳入其中进行全面的考察。随着地区层次在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研究中日益成为具有关键意义的分析层次,我们只有将俄罗斯与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国家间的双边及多边关系放到整体亚太地缘战略中加以考察,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俄罗斯地缘战略的整体走向。
二是首次将俄罗斯的经典地缘政治思想作为分析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工具,突出俄罗斯国际关系学界的地缘政治思想对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影响。在以往的俄罗斯亚太政策研究中,研究者们往往十分重视使用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范式来对俄罗斯问题进行思考,而对俄罗斯本国国际关系学界的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思想了解和分析得不够。然而事实证明,俄罗斯本国的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思想对俄罗斯对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广泛深刻的影响。任何一个国家的地缘战略都是建立在本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基础之上的,也唯有如此,这一战略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并获得民众和精英阶层的共同认可。
三是首次将俄罗斯的地缘战略划分为地缘安全、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三个层次进行考察。在传统的地缘战略分析中,地缘安全是最主要的考察对象,然而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高政治”与“低政治”的界限正在逐渐变得模糊,“任何一种地缘的控制力在目前都不可能单独发挥其作用。从安全所涉及的领域来看,现在我们所讲的空间安全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安全因素,单纯的军事安全不再等同于真正的国家安全,对地缘政治安全要素的考量需要一种综合的安全观”。因此,将地缘战略划分为地缘安全、地缘经济、地缘文化三个层面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
四是首次提出了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实施的基本架构。本书提出了在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大系统下,各个子系统是如何通过相互运作、相互影响来共同实现战略的有效性。本书提出了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基本实施框架是“以中国、印度、越南为地缘战略支点国家,在此基础上,以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俄罗斯—东盟对话机制为多边合作平台,以能源外交和军事技术合作为连接支点与平台的手段,三种路径共同合作,相互影响来实现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地缘利益”。而这一架构的提出也基本勾勒出了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实施路径。
五 结构设计
本书共分为五章,基本逻辑设计是要解答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战略基础、战略目标、战略手段、战略影响这一系列问题。第一章和第二章解答了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战略基础问题,即什么影响了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形成。第三章解答了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战略目标问题,即“冷战”后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构想。第四章解答了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战略手段问题,即俄罗斯通过何种路径来实现其亚太地缘战略。第五章解答了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战略影响问题,即“冷战”后的亚太地缘战略面临哪些问题,其前景和影响又如何。本书具体结构如下:
第一章,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思想基础。本章主要探讨形成“冷战”后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内部因素: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描绘了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产生、发展、形成的历史,主要包括从地理性、民族性、宗教性、历史性等方面总结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的基础,同时阐述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从沙俄时期至苏联解体前的演变与发展,着重介绍“冷战”后俄罗斯三种主要地缘政治思潮:大西洋主义、新斯拉夫主义、新欧亚主义。
第二章,“冷战”后俄罗斯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本章主要探讨了“冷战”后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形成的外部因素,即“冷战”后俄罗斯周边的地缘格局、地缘环境发生了哪些显著的变化。本章将俄罗斯的外部地缘环境分为四个层面,即全球地缘环境的变化、原苏联地区地缘环境的变化、欧洲地区地缘环境的变化以及亚太地区地缘环境的变化。而在分析变化的具体内容时,又将其分为三个方面:地缘安全环境的变化、地缘经济环境的变化、地缘文化环境的变化。
第三章,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构想。本章提出了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究竟包含哪些具体的构想和措施。与俄罗斯面临的地缘环境相对应,俄罗斯的亚太地缘战略也包含三个方面:地缘安全方面、地缘经济方面和地缘文化方面。根据“冷战”后俄罗斯在亚太地区面临的不同环境,俄罗斯制定了相应的亚太地缘战略构想。同时,“冷战”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思潮又不断影响这三个方面的总体构想。而笔者则分析了在不同地缘政治思潮主导下,俄罗斯地缘安全构想、地缘经济构想、地缘文化构想发生了哪些变化和调整。
第四章,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实施路径。在这一章中,笔者试图勾勒出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实施架构,即俄罗斯通过何种手段和路径实现了地缘战略的构想。在俄罗斯的亚太地缘战略中,双边关系是支撑其前进的最主要动力,因此俄罗斯与中国、印度和越南三个亚太地区地缘战略的支点国家建立了稳固的双边关系。同时为了拓宽自身地缘利益实现的空间,俄罗斯积极打造和参与亚太地区的多边合作平台。这主要包括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和俄罗斯—东盟对话机制。最后,笔者分析了实现俄罗斯与这些支点国家和多边平台有效互动的两个重要战略手段:能源外交和军事技术合作。“支点国家”“多边平台”“有效手段”构成了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实施路径中的“点”“面”“线”。
第五章,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面临的问题与前景。在本章中,笔者提出了“冷战”后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在国内层面、地区层面和全球层面面临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历史性的,比如俄罗斯国家身份的界定问题,俄罗斯如何在三个支点国家之上取得平衡;也有现实性的,比如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以及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俄罗斯地缘战略的影响。之后,文章预测了未来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前景。最后,文章探讨了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将对中俄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结论部分,笔者重新梳理了本书的基本分析框架,并就可能在未来影响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俄罗斯历史上地缘政治思潮的循环问题进行了思考,也对本书可能面临的疑难问题进行了预测。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