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金融的真相

書城自編碼: 253041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金融/投资
作者: 贺江兵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811567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3-15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76/41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66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三体(全三册)
《 三体(全三册) 》

售價:NT$ 512.0
天象之维:汉画像中的天文与人文
《 天象之维:汉画像中的天文与人文 》

售價:NT$ 490.0
妓女与文人
《 妓女与文人 》

售價:NT$ 179.0
舵手证券图书 短线交易大师:工具和策略 24年新修订版 实战验证的交易技术 经典外版书
《 舵手证券图书 短线交易大师:工具和策略 24年新修订版 实战验证的交易技术 经典外版书 》

售價:NT$ 437.0
中国古兵器集成
《 中国古兵器集成 》

售價:NT$ 3808.0
空腹力+轻断食:正在横扫全球的瘦身革命(全2册)
《 空腹力+轻断食:正在横扫全球的瘦身革命(全2册) 》

售價:NT$ 577.0
临床牙周病学和口腔种植学 第7版
《 临床牙周病学和口腔种植学 第7版 》

售價:NT$ 7269.0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圈论纲
《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圈论纲 》

售價:NT$ 71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74
《 鸿观(千万册畅销书《货币战争》系列作者宋鸿兵全新力作) 》
+

NT$ 246
《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金融史:读金融史的真相,看金融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
+

NT$ 358
《 新常态改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谈大趋势 》
+

NT$ 441
《 金融的解释 》
+

NT$ 494
《 门口的野蛮人:史上最强悍的资本收购(20周年纪念版 华尔街商战纪实经典,20周年全新译本面试,揭露商业与金融世界的潜规则) 》
+

NT$ 324
《 从零开始读懂金融学(去梯言系列) 》
編輯推薦:
经久不衰的金融见解,

还原真实的金融全景,

描绘盛大的金融画卷,

洞见专业的投资理念,

把握金融大势,提升金融实力。

中国经济增长这么快,你知道你越来越穷的原因吗?
內容簡介:
本书全方位聚焦了中国金融的热点问题。从货币政策、银行发展改革之路、被妖魔化的M2、反腐与通胀、降准与减税、利率市场化、普惠金融,到“老中医”周小川、姜建清、易纲、吴晓灵……在系统而全面地阐释了中国金融体系巨大进步的同时,深度刻画了鲜为人知的金融决策背后的人与故事,纠正了许多非常流行的错误论点,为金融从业者与普罗大众知性、理性地认识中国金融市场贡献智慧与力量。
關於作者:
贺江兵,著名金融评论家,《华夏时报》总编辑助理、编委、金融部主任,曾在商业银行、基层央行、银监部门工作8年,2005年进入《财经时报》,2007年6月加盟《华夏时报》至今。其文章笔调辛辣、鞭辟入里,擅于结合社会现象深刻剖析金融形势与政策取向,2007年至2012年间准确预测全部货币政策调整,对国家金融、财经等政策提出多项建议和意见,许多获得高层认可。
目錄
序一 以平常心看待金融

 ——为贺江兵《金融的真相》作序 001

序二 阅读是为明是非 003

自序 001

第一章 金融科普与辟谬

被妖魔化的M2

郎咸平的逻辑错误 003

M2高企根源不在央行,出路在于改革 006

M2对中国通胀的影响远不及贪腐,中国的通胀是成本推动型和贪腐造成 011

周小川连任为中国央行独立性加分 016

反贪与金融

贪腐金融学被误解,反贪也是反通胀 019

反腐影响经济发展是黑白颠倒 022

“反腐影响经济增长论”是颠倒黑白 025

抑通胀,打黑扫灰比货币政策管用 027

外汇储备

外储投资美元资产是被动正确的选择 029

为什么不能分外储? 031

货币政策

高存准率依然可以宽货币,为何不宜大幅降准? 034

反银行被贱卖论

银行贱卖论如盲人摸象,全面客观看待银行战略投资股权定价 038

建行破发让贱卖论破产,贱卖论的理论基础不能建立在牛市K线图上 041

反银行垄断暴利论

银行不是垄断暴利 044

成本低造就高利润(以工行为例) 047

银行不是挡箭牌、出气筒 049

银行业务被歪曲

央视指责中行洗钱的致命硬伤 051

撞了白撞与银行兜底 055

金融降薪论

反对金融业降薪,银行高管应该涨薪十倍 058

银行里谁最该降薪? 061

银行的问题

银行不良贷款大增,痼疾难改 064

其他

高连奎:传统智慧阻碍创新——评贺江兵炮轰经济学家事件 066

第二章 预测与建议建言

关于钱荒

“金融倒爷”致使宏观调控失效,银行缺钱的根源:利率双轨制 073

调控落后产能可能威胁信托,买入返售导致银行缺钱 076

附:银行缺钱机关人员拉存款,Shibor利率超存款利息,加息预期增强 079

关于房地产

新房贷政策难执行的真实原因:央行如何“买烟”? 082

从金融的角度看今年房价必跌 085

十年房地产调控为何房价越调越高? 089

谢国忠:房价救不起来了,降准也没用 091

7.5%经济增长的底气从哪来? 094

两只手该如何摸? 096

买房还是买美元:6月外汇占款锐减真相 099

建议人民币贬值、利率、汇改

人民币当适度对外贬值,谨防出现日本病 102

人民币贬值符合大战略,三率齐降:外利于接轨内利于发展 106

金改有望三年内现重大突破,人民币国际化应提速 109

央行战略棋局被误解,金改步伐不能太快 112

关于股市

2014年:股市里的通货紧缩 115

阿里腾讯京东应该在A股上市 119

关于美国经济和黄金预测

为什么美元会一直坚挺?从技术角度分析美元无用也无效 122

美联储王健:美国经济会强劲复苏,央行不应该持有黄金 125

范剑平:制造业会转移美国,“改革是砍断绳子而非松绑” 128

标普下调美国评级,谢国忠支持毛振华炮轰 131

“标普七君子”David T Beers:中国公共财政医疗社保支付太少 134

2014年:降准与减税

降准远不及减免税 136

2014年7月信贷暴降真相 140

向农商行降准真实原因 142

施压央行降准者无耻,都是谁在求降准? 145

从总理座谈会看货币政策走向:全面放水可能性大幅降低 149

支持中国央行降息的九个理由 151

央行SLF的一枪五鸟,不降存款利率的降息 153

央行调控再陷两难,专家建议减税保增长;CPI显示通缩,货币供应预示通胀 156

关于货币政策调整的预测

3月外储增加很蹊跷,存准率还得被动提 159

提准备金率是央行强迫银行“从良” 161

货币当局在下很大一盘棋 163



第三章 金融人物谱


弗里德曼的94年 168

“另类高官”吴晓灵 171

被误解的周小川 173

“老中医”周小川 177

易纲的真金 180

刘明康的银监会八年 184

郭树清、项俊波分别出任证、保监会主席被寄厚望 187

传闻满天飞,郭树清出任证监会主席不是完全没可能 189

董文标的生意经 192

唐双宁:用中国哲学解决美国问题 195

中国声音:朱民 198

跑马拉松的姜建清 201

待业青年谢国忠:2006年第一个预测美国2008年经济危机 203

最精准的灾难预测家——谢国忠 206

平遥“首富”韩士恭 208

经叔平的民生银行试验 210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跑偏与回归——P2P该下猛药出重拳整治 218

关于反对取缔余额宝

风控第一,不会崩盘——余额宝操盘手王登峰首回应五大质疑 222

纳入一般性存款建议涉嫌违法,打压余额宝出现危机的是银行 227

“法无禁止即可为”,互联网思维颠覆散户思维 230

加强余额宝监管是个笑话,谁来监管专家? 233

怕刚性兑付的是银行而非余额宝,互联网金融监管别对人不对事 235

搅局货币基金对银行无致命冲击 238

关于比特币

中国大妈来了你就走,比特币风险骤增 240

警惕比特币中的庞氏骗局 243

其他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的恐怖平衡 246

嘀嘀、快的打车的金融意义重大 247

普惠金融与财富管理“两条腿走路”,唐宁:P2P只是一种模式 250

直言金融创新需重视百姓感受,二维码风险低应即刻放行 253

从平台金融到P2P,多方联姻开放拥抱——华夏银行的互联网金融路径 255

中国式网贷陷阱 258

不敢缺席的互联网金融战争 262

中国移动错失的那些良机 264

央行许罗德首度回应五大质疑 267





第五章 不一样的银行

史上最牛客户经理看《新闻联播》拉客户——北京银行“蓝领”付月英的成功之路 272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收官,40厘米落差见证市场化成就 276

股份制银行保增长各有妙招,发力小微贷款业务 279

力拓毁约中铝损失巨大,亿元分手费不够赔偿银行 282

那一年,工行成全球最大最赚钱银行 284

大肆渲染农行坏账是帮外资渔利 286

中行海外危机之后的大机遇——专访中行纽约分行行长吴士强 289

一单建行生意奠定两家美国银行的悬殊命运 292

宋逢明:银行改革成功,建行三年1变5“贱卖、套利说”缺乏基本金融基础知识 294

四大行分红汇金独得一半,大行战略微妙调整 298

汇改倒逼农行IPO提速,央行兑现周小川5年前的承诺 303

农行“崇左模式”创多赢 306

压力测试显示银行足能承受房价下跌20%~30% 309

民生银行事业部制探秘 313

招行美国梦成真,获批五大原因 317

中小企业融资革命,华夏银行新创“平台金融” 319

聚焦平安零售银行花旗团队 用120年的国际管理经验“跑马拉松” 321

利明献:三年完成“再造一个广发银行” 324

中信银行:快速发展与风控的平衡艺术 328

包商银行的赤峰经验:小微企业贷款难调查报告 331

农信社股份制改革是大方向,北京农商行三年资产翻一倍 332

八大缺失制约农信社改革 337

“三农”失血拷问农村金融改革 338

邮储银行成立面临违规,先天不足市场定位摇摆不定 343

平遥小额贷款公司举步艰难,内控制度决定生死 345

尤努斯的乡村银行 348

央行引导城市资本下乡 350

国开行难题 352

银监会:商业银行吃利差得改 355

高盛——忽悠的中国10年 356



闲篇



专家装腔指南 362

职场21年之奇葩经历 366

江湖中的潜规则 369

读季羡林《牛棚杂忆》有感 371

美女经济学启示录:没有美女的行业是没有前途的 373
內容試閱
撞了白撞与银行兜底

2014年12月6日

2013年11月,不大会英语的我独自一人去了一趟美国,刚出纽约机场,迎接我的美籍华人司机就对我交代了在纽约第一条注意事项:不要跟警察开玩笑。警察让你站住千万不要跑,最重要的一条是,千万不要对警察作出拔枪动作,你如果是开玩笑,他们会真的一枪毙了你,吓的我在美国纽约和华盛顿一次也没敢招惹警察。

最近,网上热议的美国警察枪击黑人导致死亡,法院做出了警察无罪判决。想想那位司机的话绝非吓唬我啊。

另一个是争论很久的所谓“撞死白撞”——即行人违规闯红灯,被正常行驶的机动车撞上或撞死,行人负全责。后来,交通法规并未采纳,而实际执法过程中,往往是车辆负责更多,甚至负全责。这在某种程度助长了“中国式过马路”和闯红灯。

问题来了,银行代销的各种理财产品或者在银行销售的产品,出了问题也就是出了“事故”,一般来说,都会由银行兜底、银行赔偿。这严重违背了契约精神和法制原则,势必更改。

代销不等于银行兜底

经常看到银行代销或者跟银行沾边的业务,一旦出现风险,无一例外地都去找银行,甚至会出现很多更极端的行为,很多时候,银行为了息事宁人也都被迫兜底了。这有点类似于行人闯红灯最后追责到正常行驶的汽车,也类似于自己摔倒的大爷讹诈与之不沾边的汽车。

与银行沾边的代理与业务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类。

第一,银行代理销售各种基金。比如代理基金公司销售的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基金等。这类代理客户亏损后一般都不会找银行的麻烦,炒股的人都知道“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何况亏过大的哪在乎基金亏的那么一点点。

第二,代销各种债券,包括国债。目前,国家对企业、公司发行债券审批比较严格,一般都能到期偿还本息。

第三,代销理财产品。包括银行自身设计发行的各种理财产品,也包括信托公司等发行的各种理财产品,信托理财是出现问题较多,找银行最多的一款,后面单独分析。

第四,委托银行贷款。指定对象让银行把自己的资金投放给特定借款人,严格来说,银行只是按照存款人要求放款,收取手续费,对贷款不负责偿还。

第五,银行存款质押业务。此类业务跟委托贷款类似,比如票据业务,前不久闹得动静很大的民生银行武汉分行所谓“破产”谣言(造谣者已经被刑拘)事件中的业务就属于此类。

第六,代理保险等。这类纠纷一般是银行客户没有认真阅读条款,误把保单看成了存单。我就纳闷了,活这么大连存款长什么样都没看过?

其他。

在上述常见的业务中,唯一银行必须兜底的业务是银行自己创立和发行的银行理财业务。其他,大部分银行只负有道义责任,有些根本不负责任。

经济下行信托很悬乎

在经济上行期,各种问题都会被掩盖,比如,房价和股市都会很好,房价涨谁又在乎房价泡沫?

一旦经济形势有变,特别是房价下跌的时候,房主聚集打砸“售楼处”新闻时有发生,严格来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寻衅滋事”,地方政府为何不管?地方政府又不希望房价真的跌,房价跌了,地方政府赖以生存的地价必然会下跌,势必减少土地财政收入,这也是房价只能涨不能跌的另一个原因。

这时候,被万众唾骂的“开发商”就成了类似于银行的角色——正常行驶的车辆被违规的行人讹诈了。

在银行代理的所有业务中,问题最多的和将来会出现最大风险的必然是信托产品。这是因为,近年来,由于宏观调控趋紧,银行对产量过剩、高污染、高耗能等行业进行了信贷控制,而这些行业通过信托获得了支持。

由于银行存款利率较低,很多储户把存款变成了理财产品,相当多的购买了由银行代销的信托产品。

在经济上行,除了工资不涨什么都在疯涨的时期,信托项目一般都是相对安全的,问题是,现在,中国主动放低了经济增长速度,并相对追求增长质量,降低对环境的破坏,最先受到影响的不会是银行支持的项目——大多数银行还是必须得听央行和银监会的,而当初从信托获得资金的产业一般都是在经济下行和产业结构调整首当其冲的。

比如,信托最先爆发兑付危机的就是煤炭、钢贸等产能过剩和结构调整影响较大的行业。

相信,未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信托行业支持的产业问题会进一步爆发,部分信托公司难以为继是必然的。而银行不兜底必将成为常态。

最需要教育的绝不是银行

投资者教育搞的最好的应该是证监会,尽管A股长期萎靡不振,近期又像打鸡血得了疯牛病似的暴涨。

很少有人把股市投资亏损归罪于监管部门、券商和上市公司,除了那句风险提示外,有人说股市里赚钱的只有二成,八成是亏损的;又有人说,股市是赌场,即便是赌场也有风险提示,也有“愿赌服输”一说。

银行在各种代理业务中与被代理方一般都有代理协议,也有法律责任。当然,在现实中,一些银行基层员工为了完成所谓的“中间业务收入”指标,存在违规向客户推销理财产品,包括夸大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掩饰其风险等状况,这些银行员工的确需要进行法律法规和风险教育。

然而,最需要进行风险教育的却不是银行,而是被代理方和普罗大众投资者。

首先,最需要接受教育的是信托公司。股民们都牢记在心的一句话是:“炒股要跟政府走。”这也是讲大局的股民在经历7年熊市,一个月翻盘的重要理论依据。而信托公司则不是这样。信托公司这一轮疯狂成长主要是前几年钱荒之际,特别是银行收缩了对上述行业贷款后,信托公司借助于存款利率低,理财利率高,向被银行限制的行业提供资金,充当了最大的影子银行。这种信贷投向小处说是与央行、银监会要求相违背,大处说就是不讲政治。

其次,信托让银行兜底的想法是错误的。很多信托公司认为,只要是银行代销了其理财产品,一旦出现风险,银行也必须帮忙完成“刚性兑付”,也就是所谓的银行兜底。

如果信托公司的爹是银行——也就是说这家信托公司是银行的全资子公司,银行兜底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应该的。

如果是信托和银行共同开发的项目,二者合同中有明确的要求银行兜底按比例完成“刚性兑付”的,依照合同和法律来办也没问题。

如果银行仅仅只管销售并只拿手续费,信托公司就别做梦了。人家又不是你爹。

第三,投资者。投资者一定要扭转一个错误的观点:银行是国家的,在银行买的一切都应该由银行兜底,这种观点甚至比闯红灯被车撞反正车负全责观念还根深蒂固。银行也是商业机构,即便是银行原因给你赔了钱,他们的股东也不会干,小股东愿意,他们的大股东国家也不会同意啊。

银行,有钱、不任性。奉劝各位:不要闯红灯,投资注意风险。

金融降薪论

反对金融业降薪,银行高管应该涨薪十倍

(2014年9月5日)

大约十几年前,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股东对这家银行的高管抱怨该行员工月薪6000元,感觉太高了,是他所在的企业员工的十倍了,还加薪。那家银行高管冷冷地回答了,大意是:你们卖××的怎么能跟干银行的比?金融业的特殊性你不懂吗?后来这位大股东被选出董事会,后来又入董事会再也没提过银行高工资的事了。

对,金融行业是特殊的行业,故,其员工的薪酬应该有特殊的要求。个人反对行业歧视,但不得不说,金融行业是比较高起点和高门槛的行业。国有商业银行高管的工资不仅不该降,百万年薪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涨十倍都少。也只有涨到这个薪酬水平才可能吸引国际人才进国有银行。

支持央企降薪,反对金融限薪

央企、国企降薪是合理的。早在2011年,政协委员崔永元就调侃道:“洛杉矶的油价比中国还便宜两块钱。我就想了,中石油、中石化这是怎么回事啊?能不能换我当老总,试半年,不行我再还给你?”美国很多地方没有高速收费站,也没有滥罚款。

还有人认为,无论谁坐“两桶油”老总的位置都能赚钱。但是,事实上国家税收每年还在为“两桶油”提供数以百亿元的财政补贴。

按照反垄断法的定义,“两桶油”无疑是垄断企业。在垄断状态下,维持高薪,的确没有必要。而垄断状态下,“两桶油”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近年反贪曝光出来的石油系贪腐、利益输送等。

国企、央企表面上是全民的,从石油系贪腐可以看出,其实是少数权贵的。在出现亏损后由全体纳税人埋单。这样的企业不降薪不足以平民愤。

反观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则大不同。

一方面,股改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利润逐年稳步增长,为国家纳税逐年增加;另一方面,代表国家也就是全民入股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财政部与中央汇金公司都能得到最多的分红。

国企、央企亏损全民埋单;而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没让全民埋单,如果说在股改之初剥离不良贷款财政拿过钱,那也是银行在支持国民经济中形成的。后来通过税收和向汇金、财政部分红,以及股价上涨,早已弥补了财政投入。客观上,银行赚钱让全民受益了。

一方面是亏损、利益输送、贪腐的企业,一方面是为全民打工的银行,对待他们的态度理应大不同。国企、央企降薪理所当然;金融行业、银行高管一刀切被降薪于理不通。

金融行业整体薪低,银行高管要加薪

这里指的是国有银行高管,其工资普遍较低,最高不过200万元,与民营银行相去甚远,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有很大差距,比如,原深发展、现在的平安银行外籍行长理查德·杰克逊2011年年薪达到869万元,而国有银行的规模块头、管理难度、盈利能力都是深发展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平安马明哲的天价年薪是特例我们不提。

既然我们能够接受外籍行长拿高年薪,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国有银行高管并不高的年薪?

有人说银行高管有行政级别。这真是一个可笑的借口,首先,银行高管的级别不是银行自己要的,举例来说,这样的级别给银行高管带来进步的机会了吗?拿宇宙大行中国工商银行来说吧,2005年之前,中国国有银行被海内外媒体描述成“技术性破产”,其后在董事长姜建清、前行长杨凯生的带领下,经过十年努力,成了市值、资产规模、盈利等方面的世界第一。姜建清不还是个副部级吗?杨凯生不也是到时间点退休吗?

又有人举例说,前不久农业银行董事长蒋超良不是赴吉林出任代省长了吗?说明这个副部级的银行高管也是有进步机会的。

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金融行业是有高门槛的,外行很难也不可能领导内行,但是,金融行业的人可以领导地方,另一个例子是去年从金融业转型到山东出任省长的郭树清。几乎没有毫无金融背景的人空降金融行业出任高管,有金融背景的能把别的干好。这种现象是不可逆转的,就是说能干好金融的有极大可能在其他领域干得相当出色,而其他行业干得好就不一定能干好金融。

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人才也是稀缺的,因此,金融行业工资高点是天经地义的。

然而,金融行业整体工资并不高。记得前几天本报报道了金融类上市公司员工平均薪酬23万元,另有媒体称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董事长平均103.73万元。这个真不好意思跟海外同行比,即便跟国内高薪行业比也属于中等水平。

银行赚钱多工薪低不科学也不合理

早在前年,我写文章在《华夏时报》和凤凰卫视上批驳有关领导指责银行垄断暴利的时候,引用过国际上知名机构权威的资料。

还是以宇宙银行——工行为例。

在2011年,从营业收入来看,工行为718亿美元,汇丰为723亿美元,花旗为783亿美元。工行的营业收入没有其他两大国际银行多,但是,工行却是全球最赚钱的银行,工行净利润为315亿美元,汇丰为179亿美元,花旗为112亿美元。

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工行甚至比其他中资银行的人力成本低。看看各家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即:营业成本除以营业收入,再乘以百分之百,就一目了然了。2011年,工行的成本收入比为36.4%;汇丰银行的成本收入比为57.4%;花旗银行的成本收入比为65%。

很显然,银行的纯利润跟银行的成本收入比负相关,成本收入比越低、利润越高,尽管花旗的营业收入最高,但是,由于其成本收入比最高,所以纯利润最低;尽管工行营业收入最低,但是,由于其成本收入比最低,所以,纯利润最高,这个世界最盈利的银行,并不是因为其赚钱最多,而是因为其花钱最少。

现在,银行的经营环境更加困难了。由于利率事实上的市场化,提高了银行融资成本,各家银行为应对余额宝类理财产品带来的冲击都推出了类似“薪金宝”的理财产品,你的工资进来,工资卡自动购买高收益理财产品,随时可以T+0取款,事实上银行活期存款正在消亡。

另一方面,银行贷款利率很难上调。

在此压力之下,各家银行保持盈利快速增长,一方面是因为银行压缩了各项费用,另一方面是因为维持相对较低的工薪水平。

在如此低的工薪下,如果还要对国有银行高管降薪,有点说不过去。如果他们年轻,为前途着想也许还会留在他(她)所在的银行;如果他们年纪大了如宇宙行董事长,你降薪他们也懒得折腾了。你降人家的工资人家没反抗、没跳槽不代表你的决定是正确的。

但是,维持国有银行低工资是绝对吸引不了国际金融人才的。除非,他有别的想法。

银行里谁最该降薪?

(2014年9月10日)

近期国企高管降薪潮来袭,迅速波及五大国有商业银行高管。他们是不是该降薪,暂且不提,因为都是上市公司,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各自的“薪酬管理委员会”,用不着我们瞎操心。

但是,大大小小的银行中有一类人必须降薪,甚至应该清理出去。这类人就是各级官员的七大姑八大姨,通过写条子、打电话等方式强塞进银行的毫无经济、金融知识、根本不能胜任银行工作的人员。一家金融机构负责人对我说:有很多银行部门老总抱怨,放眼望去人满满的,可是实在找不出能干活的。除了能干活的基本都是各级官员安排进来的啥也干不了却拿着高工资的银行正式工。

要是银行真有任务,各家银行总行都有一个办法——从各省分行大量借调人员,干完后各回各自原单位。很多人才根本不能调入总行,因为,这些七大姑八大姨们把总行的指标占完了。

最该降薪清退的是关系户

国有商业银行因为是上市公司,其高管薪酬是要公告的,而银行中特别是总行里有大批通过非正常的途径进入的庸人,如前所述,这些人不干活——因为金融行业比较特殊,没经过专业教育或培训很难胜任,又因为其收入相对较高,领导们把自己的亲属甚至七大姑八大姨硬塞进银行的情况严重。

据知情人士讲,不仅仅是国有商业银行被迫接纳了大量的这类庸人,股份制商业银行也难幸免于难,比如,某民营银行也被迫接纳了很多各类领导的亲属。

要降薪,就应该从这类人身上下手。

第一,这种招聘违反了相应法律法规,造成就业的不公平,有些应该辞退掉。

第二,这种人上班跟没上班一样,相当于吃空饷,属于严重的腐败行为。

第三,有些人甚至有职务,因为其不是高管,很难被发现,但其薪酬不一定比银行高管低。

第四,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个问题大家都心知肚明,因为有些领导的子女在海外留学,家属为照顾孩子也到了海外,这些家属很多被银行或者其他国有企业安排在其海外分公司。

第五,降低了企业竞争力。由于这些人什么也干不了,人闲是非多,让正常进入银行的能干活的员工很不服气,也影响了其工作。

第六,大量的这类人员进入银行,降低了银行的利润,减少了税收。

对于这样的银行员工你们敢不敢下手?

企业降薪怎么玩

很多被要求降薪的公司都是上市公司,都根据《公司法》和相关法律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也都有薪酬管理委员会,其高管的薪酬发放有比较科学合理的标准。

我们正要开会讲依法治国,我就此问题向北京著名律师请教过,他说,依法治国就是要依照现有的法律治国,现实中有三个难以实施的,一个是疑罪从无很难落实,比如念斌案,多次被判死刑的念斌直到前不久才被判无罪;第二个是法无禁止则可为,只要法律不禁止的就可以做;第三个是不能为了结果正义而不讲程序正义。律师强调说,程序正义非常重要,更不能先抓人然后再搜集证据,苏联爱这么玩,这不是正常的法治社会。

现有法律并未对银行高管降薪有规定,如果要限制国有银行高管的工资,请出台相应法律或规定。目前,这是法无禁止。

用行政手段一刀切的降薪虽然可以满足部分人“打土豪”的心理,可是,对企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是严重的。

据报道,国有商业银行全员薪金只有一些股份制银行的三分之一。记得我8月初写过一篇流传比较广的文章——《美女经济学启示录:没有美女的行业是没有前途的》,在这篇文章中,我提到美女密集度较高的行业是金融和IT。

大家都会有这个印象吧,国有商业银行中的美女远不及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我为什么说美女是企业景气指数,其实人才精英也是最重要的指数,因为,人才从面相上看不出来,我站在你面前,你看得出来我是个人才吗?美女大家基本一眼都能看出来,所以,我只谈美女。

我们看得到的是美女流入到了股份制商业银行,看不到的是大量人才也正在从国有商业银行流失。人才或者会早于美女流失,毕竟人家是人才。

国企级别该取消

这是凤凰卫视同行给我的辩论提纲中的一个问题,企业就是企业,政府部门就是政府部门。举世罕见企业有行政级别的,苹果公司是正部级还是副部级单位?谷歌是局级还是县处级单位?

那么为什么要给企业一个级别?这中间有没有为贪腐埋下伏笔的?这才是问题。银行系统原本是所谓的一条编单位,上下垂直。受行政压力影响不是很大,有些部门一看不行,银行岂能游离于他们管辖之外。于是,给你个副部级,每年考核你,不服就撤了你。这样,管辖银行的就多了一些部门,而这些部门里有没有人借此朝银行里塞亲属、塞庸人?让纪委司法部门查一查就知道了。

四大行的大股东是中央汇金公司和财政部,由其派人进入银行成为董事,任免银行高管,考核包括高管工资应该由他们决定,如果觉得高了就降、低了就加。想用银行的高管,高管向董事会提出辞职,批准后你们拿去用就是了。这就是程序上要讲究点。

凤凰卫视同行还列了一个有趣的问题:降薪是遏制腐败还是助长或增加隐性腐败?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有高薪养廉这个搞法,这是几乎全球通行的,从未听说过降薪养廉的。这几天大家热议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银行董事长的年薪,不及摩根大通董事长戴蒙2000万美元的百分之二,而工行的利润是摩根大通的2倍。

如果真心用薪酬反腐,那就把前面所说的关系户、庸人裁掉,至少大幅降低他们的工资,你们同意吗?

银行的问题

银行不良贷款大增,痼疾难改

(2014年08月30日)

从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来看,仅仅今年上半年新增的不良贷款已经超过了2013年全年。造成这一严重后果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下滑,中小企业困难和产能过剩行业拖累,但是,银行自身也有严重的问题。

不可否认,这些年来,通过股改上市,五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进步是明显的,然而,问题却更加突出了。早在2001年,时任中国民生银行行长、现任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中民投)董事长的董文标就公开表示:“银行专做存贷款很蠢。”不久前,他就任中民投董事长后接受媒体采访时也依然批评商业银行的人总是想着拉存款、放贷款,脑子根本转不过来弯。早在2011年,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就警告过,银行放贷冲动需要治疗。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银行,你为何放弃了治疗?

短期行为严重,银行坏账乐坏资产管理公司

但凡有过银行工作经历的人都知道,从上至下没分配过存款任务的极少,上至行长下至司机、厨师甚至电工,有些极端的行长还分配过贷款和效益任务,不管是不是业务部门。这样的结果是,拿到贷款指标的人一般都会贷给亲戚朋友,为造成不良贷款埋下严重的隐患,尽管当时可能会有短期效益。等到形成贷款后,这样的行长或董事长要么高升了,要么调往别处了。可悲的是那些没有放款经验的员工和基层干部,贷款责任还是终生的,我认识的很多人,一辈子的工资也还不清其贷款损失。

这样的悲剧一直在全国银行业中不同程度地发生着,跟间歇性神经病一样周期发作。好了,既然连吴晓灵这样的大佬的警告你们都听不进去,那么就等着不良风暴早日到来吧。

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6944亿元,较去年末上升1023亿元,已经超过2013年全年不良贷款增加规模的992亿元。上半年新增不良贷款过千亿。

钢贸和小微企业成了新增不良贷款的重灾区。

小微企业贷款是国家要求支持的重点,很多银行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贸然大举进入小微企业贷款领域。支持小微企业也是一门科学,不是每家银行都能做的跟民生银行那么好的。尽管到民生银行组织学习取经的银行络绎不绝,但是,大多只学了个皮毛而已。民生银行的事业部制改革的成功,也是令所有银行望而止步的。

不久前,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上市后首份中期业绩,上半年实现了净利润52.96亿元,同比增长30%。被认为“坏账银行”的中国信达的盈利大幅增长,主要受惠于中国银行业坏账上升,上半年新增的传统不良资产收购额同比增长超过2倍。

信达公司成立之初主要是接收建行剥离的不良资产——当时接收的很多烂尾楼后来跟地价一起升值变成了优质资产。

8月28日,银监会批准另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华融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华融同样引来中外机构投资者热捧。这说明什么问题?银行不良资产的高峰期将至。华融成立主要是接收处置工商银行不良资产的。

放慢脚步推动改革与创新

在当前“三期叠加”的经济形势下,银行追求高增长、高利润意义有多大?

半年报发布之后,各家银行的净利润增长从一位数到百分之三十几不等,在当前经济增长压力大、企业经营很困难的情况下,银行保持百分之十几的增长已经不容易了,这样的增速不仅高于GDP增速,还高于上市公司的平均利润增速。

过高的增速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贷款利差的增大,在存款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主要来自贷款定价的提高,这无形中加重了企业的财务负担和经营困难,这让银行背上了“雪上加霜”的骂名。另一方面来自银行不断地再融资,从而扩大贷款和资产增长规模。过去两年来绝大部分银行都进行了再融资,特别是增发或者配股,这助长了银行的贷款冲动,使得银行继续陷入“融资—发放贷款—吸收存款—再融资”的怪圈,也就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不但增长方式没有改变,对股东的回报水平也未能提高。看看那些持续再融资的银行,融资之后净资产收益率水平很难回到融资前的水平,这除了增加银行管理层掌控的资产规模之外,并不是对股东负责的做法。同时,如果融资很容易,银行就没有动力进行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只想着摊大饼,最后问题越积越多,积重难返。

在经济下行期,银行不断追求规模扩张的背后,往往忽视了资产质量的因素,蕴含着极大的风险,过去两年来银行的不良贷款已经在“双升”,如果继续追求规模扩张,不良贷款大规模出现将不可避免。如前所述,过去两年来在小微企业贷款上突飞猛进的几家银行,如今已经尝到了苦头,去年下半年以来,小微贷款的不良率快速攀升,如果依靠传统的商业模式,小微贷款“成本大、风险高”难以避免。

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银行不妨放慢规模扩张的速度,把重点放在增长质量上,把防范风险和结构调整放在首位,等到这一轮经济调整期过后,以一种成功转型、脱胎换骨的面貌出现,而不要一味地追求规模扩张和利润增速,最终在做大规模的同时也做大了包袱,结果以惨痛的代价来收场。

当前不应该以利润增速多高来衡量一家银行的好坏,而更应该关注银行的风险控制情况和结构调整进展,看看哪家银行在不良贷款真正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在业务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上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在未来几年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和移动互联网三大挑战面前能够有持续、良好的业绩表现。

在银行改革这一点上,民生银行是个很好的成功标本,也是董文标先生对中国银行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