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回到教育原点

書城自編碼: 252607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中小學教輔教育理论/教师用书
作者: 窦桂梅
國際書號(ISBN): 9787540774462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04/28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8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牛津分配正义手册
《 牛津分配正义手册 》

售價:NT$ 2016.0
全域增长:从战略制定到战术执行
《 全域增长:从战略制定到战术执行 》

售價:NT$ 661.0
澎湖湾的荷兰船:十七世纪荷兰人怎么来到台湾
《 澎湖湾的荷兰船:十七世纪荷兰人怎么来到台湾 》

售價:NT$ 370.0
银元时代生活史
《 银元时代生活史 》

售價:NT$ 493.0
大唐兴衰三百年3:从女主当国到开元盛世
《 大唐兴衰三百年3:从女主当国到开元盛世 》

售價:NT$ 325.0
直击核心:通向卓越教练之路的革命性方法
《 直击核心:通向卓越教练之路的革命性方法 》

售價:NT$ 549.0
高性能储能器件电解质:设计、制备与应用
《 高性能储能器件电解质:设计、制备与应用 》

售價:NT$ 493.0
四时如意 国风纹样线描涂色集
《 四时如意 国风纹样线描涂色集 》

售價:NT$ 27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98
《 亲近母语·点灯人丛书:窦桂梅的阅读课堂 》
+

NT$ 382
《 点灯人丛书:跟窦桂梅学朗读 》
+

NT$ 289
《 做有专业尊严的教师 》
+

NT$ 221
《 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名师窦桂梅解读优秀(新版) 》
編輯推薦:
窦桂梅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书是她关于教育改革的力作,窦桂梅,著名特级教师,博士,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特聘专家、专题课程主持专家。北京教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带领语文团队获得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她的 “三个超越”、“主题教学”、“ 1+X课程”,引领教师更新观念,推动着全国的课改。
本书精选窦桂梅几十年教育教学智慧和教研课改经验的经典文章28万字,涵盖了作者多年来在核心素养、教研教改、课堂教学等方面的宝贵体验和精辟思考,广大教师可从中了解到她如何从一个语文教师成长为引领课改的教育专家。

1.精选最新资讯和文章,最新经典课例《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专家评点以飨读者!
2.“三个超越”“主题教学”“1+X课程”,窦桂梅经典教学方法和课程改革的详细阐述!
3. 引领教师更新观念,推动全国课改的几十年教育教学智慧与课改研究的经验之谈!
內容簡介:
本书选取最新资讯和热门文章——关于主题教学,“1+X课程”,最新经典课例《皇帝的新装》全程记录等。
窦桂梅,被网友亲切地称为“玫瑰”,被广大青年教师服膺为榜样和领路人。她以勤奋、自信、智慧、灵性修炼自己,打造团队,谱写出美妙动人的教育华章。本书是她几十年的教育教学智慧和教研课改经验,告诉我们如何修炼核心素养,如何进行教研教改,如何解读文本,如何引领师生,什么是有效课堂……
本书涵盖了作者多年来在核心素养、教研教改、课堂教学等方面的宝贵体验和精辟思考。
窦桂梅的课堂教学智慧、细腻、唯美,管理工作扎实、细致而富于个性。她对文本的解读,对师生的引领,对学校管理的所有细节,都展现在文字的魅力中。
關於作者:
窦桂梅,从教于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现任清华附小党总支书记、校长,兼任北京中央商务区实验小学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博士。北京教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特聘专家、专题课程主持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小学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小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提名全国中小学中青年“十杰教师”,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被评为“建国六十年来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教育专家”之一。2014年9月,窦桂梅带领语文团队获得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9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祝贺。多次应邀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课程教材教法》等报刊及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作系列专题介绍。她的 “三个超越”、“主题教学”、“ 1+X课程”,引领教师更新观念,推动着全国的课改。
出版个人专著14部。主编、参编多部著作。
目錄
十点反思(代序)窦桂梅 007
第一章 回到素养 核心素养的修炼
我的三张名片012
回首生命的来处015
阅读:“精”神的底色015
声影:“气”魄的张扬018
基本功:“神”韵的历练020
凭良心教书
——我看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023
在阅读中经营生活029
小人书,叩开阅读之门029
报纸杂志,开启视野之窗030
名著,致力于根部滋养031
在写作中沉淀生命034
为什么要写034
写什么035
为什么而写038
言语智慧从哪里来
——听《 成吉思汗和鹰 》一课有感040
文本结构的体现041
体裁特点的隐现042
文本主题的呈现043
经验从哪里来
——参加西苑学区专题研究的思考048
学生的经验048
教师的经验051
教学引领者的经验054
成长,需要回到“学习的常识”056
阅读,回到经典056
备课,必须付出艰苦努力057
生活,融入“共同体”中059
“专业”与“职业”的思考
——由一节音乐课想到的061
教学目标是否心中有数062
教学细节是否有“教育”意识064
教学的专业是否等同音乐的专业065
语文教师须知道七件事068
第二章 回到教研 如何引领教学
努力走向有效的听课、评课
——有感于“有效课堂‘同题异构’课堂研讨”074
什么是“有效课堂”074
对教材的解读075
如何“同题异构”078
听课、评课、写课
——教学引领者必需的生活084
听课,听得出门道085
评课,评得出名堂088
写课,写得出水平090
共读、共教、共写,共同成长
——校本教研《三打白骨精》的实践与体会097
意想097
意图098
意义104
教学三问109
教学是一门特别的专业110
教学是一种格外的良心113
教学是一份集体的智慧116
管理耶?质量耶?119
教学质量究竟是什么119
教学管理者是干吗的121
有效的质量从哪里来123
说课这门功125
什么是说课125
为什么要说课125
如何说课126
说课的形象132
第三章 回到课堂 思考的教室
识字课怎么上136
我教一年级识字课《 早操 》136
我听二年级识字课 《祖国在我心中》143
附教师反馈148
语文主题单元怎么备课
——《 师恩难忘 》教学点评150
一堂语文课如何有效150
主题单元的语文课怎么备154
主题教学如何深度备课
——《 三打白骨精 》教学点评159
课堂的“应变”与“调控”159
主题教学怎样深度备课163
附教师反馈172
教学韵味,不仅仅是感觉
——《 枫叶如丹 》教学点评176
附教师反馈181
一堂好课好在哪
——从一节科学课看教学183
经意与不经意之间183
轻松与不轻松之间185
圆满与不圆满之间187
“秀”中方能“眉目清”
——从一节数学课看教学191
第四章 回到教改 教师应该怎么做
教育变革要回到一种慢的教育200
为生命奠基
——谈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204
超越教材204
超越课堂206
超越教师208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211
一、研究的缘起211
二、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理论构想212
三、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的过程与方法214
四、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的阶段成果216
“1+X课程”是什么222
一、从三个故事说起222
二、什么是“1+X”课程224
三、多样化、全方位的课程整合224
四、丰富性、人性化的课时设置225
五、结构化、弹性化的管理整合227
回到教育本身
——整合思维下的《 皇帝的新装 》教学思考、课堂实录229
我和团队的思考229
我和学生的创作233
附专家点评247
朝向“伟大的事物”出发
——“主题教学”的新思考255
教学主张:回到母语256
课程建设:回到儿童261
团队引领:回到教师263
从《 丑小鸭 》一课谈教学中的“三个走向”267
走向母语家园的深处267
走向儿童心灵的深处273
走向专业自我的深处278
语文教育要给孩子一座田园,一座花园
——《中国教师报 》专访281
我看“人文性与工具性”
——从主题单元教材谈起288
第五章 回到本原 立人为本,成志于学
送给学生、家长及教师的三句话
—— 清华附小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开学典礼第一课296
相信未来
—— 2014届清华附小学生毕业典礼上送同学的三句话298
2011年的教师节,该说点儿什么
—— 清华附小教师节庆祝活动上的发言303
最近要读的几本书
——2009—2010年度第二学期结业式上的发言306
多么青翠挺拔,多么阳光灿烂
——写给女儿何松阳310
善良,一个人的慧根310
热爱,一缕头上的阳光312
独立,一种坚强的性格313
內容試閱
我的三张名片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当孩子走进校园,开始他一天生命的体验的时候,朋友们,你说教育给他的是快乐,是痛苦?惠特曼说,一个孩子向最初的地方走去,那最初的,便会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小学老师是多么有责任感、使命感、神圣感。但同时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身上所承载的巨大的压力。我们清华附小有这样一句话:微笑,感谢,赞美。微笑、感谢、赞美这三个词就构成了清华附小的三张名片。这不仅仅是我,也是我们清华附小全体老师践行的三张名片。
围绕三张名片,我讲三个故事。
第一个是关于微笑的故事。说起微笑,大家一猜,一看:嗬,这就是一个表情嘛。对,很简单的一个表情。但这个表情里面,一定是有问候,有友好,有关照,有期待。大家可以看看,每天早晨我在校园门口的样子。在每天早晨,当我看到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扑来的时候,我所有的疲倦都忘掉了。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你要问我:到底教育让你得到了什么?那一定是我得到的太多太多。我越来越喜欢做小学老师。我在校园里总是在微笑。有的时候这个微笑带给你的那些感应真的不一样,有一种化学作用,会让你心里非常非常舒服。所以每天早晨醒来,我会接受孩子们的微笑,我也给他们一个微笑,他们也会评价我的微笑。我的手里有学生给我的小小的贺卡。其中二年级一班的林亭谕写给我说:“窦校长,您是清华园里笑容最灿烂的老师,我们都爱您。我会更加爱学习遵守纪律的。”其实要知道,我的这个小朋友在出生的时候,眼睛只能看一米的距离,那叫先天性白内障。当时她在一年级一班,我了解到这个情况,每次她来上学的时候,我必须要跑到她的面前,我把我那张带表情的脸夸张地给她看。她就记住了我的笑容。一年以后,她的眼睛到了适合手术的时候,去日本做了手术,她回到学校,才看到了一个完整的我和完整的校园。她非常喜欢这所学校。别人一问她:你的学校生活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她说:是窦校长的微笑。她记住了我的微笑。所以,她在二年级时的教师节,用歪歪扭扭的字给我写了一张贺卡。
如果说清华附小的第一张名片是微笑,我们就用微笑的表情做简单的践行的话,那么第二张名片就是感谢。感谢就是个口头的谢谢吗?不!清华附小把感谢这个词凝聚到一个动作里,就是鞠躬。这里我再讲一个故事,就是我和现在已经上清华附中的彭亦成的故事。我在做副校长的时候,去到他的班级听课。那是一节数学课,老师讲估算。老师出了一道蛮有意思的题:已知“鸟巢”( 国家体育场 )的面积,然后让学生估算,“鸟巢”的面积相当于多少个清华附小的面积。这时,最后一排一个男同学喊了一句:50个!——他头也不抬。老师说了几句话:“每次都是你!从来不举手就发言。你等别人说完了你再说行不行?”当时我以为他说错了。没想到,一分半钟左右,所有学生都说50个。其实这个学生的名字以前我似乎听说过,没往心里去,也没记住。因为原来他的班主任说过这个孩子,他从来不跟集体一起,就自顾自玩儿,他自己有独立的世界。怎么办?元旦的时候,我们学校班子成员、老师们要到班级去看望孩子们。学生们给了我太多的糖果,到了他们班,我把所有的糖果给了他。我说,我把所有的礼物都给你,是因为上一次我听课,你给了我如此的惊喜!我非常地感谢你。也希望你以后给我们创造更多的惊喜。他记住了。这个事情好像自然而然地就这么着了。但有一次,马来西亚的一个校长曾桂安到清华附小来讲赏识教育。曾校长有个建议说,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一个人最赏识你,你就给他写封信表达一下。彭亦成回到班级拿起笔给我写了一封信:“窦校长,我认为您很会赏识人。那次我算出了鸟巢面积是清华附小面积的多少倍,其实没什么,可您却表扬了我好久。真是谢谢您!”我以最快的速度拿起笔来,给他写了一份校长奖。我说我感谢你,是因为我在你身上发现,每个学生都不一样。就这样,我俩建立了彼此的友谊。九月的教师节,这个学生来看我了。他一进我的屋子,做了一个特别大的动作:鞠躬。他把身体躬得特别特别地低,鞠着躬,他不起来,一直到我走到他跟前把他扶起来,然后他说了一句:“窦老师,我来看你了。我感谢你!”我也给他还了一个鞠躬礼。我们俩彼此鞠躬,然后我们再拥抱。这个镜头会留在我心头一辈子。其实大家知道,做校长很难和孩子们有这种感情的。我做了16年班主任,我现在的学生有清华的,北大的,国外的,他们爱我是应该的,我爱他们!我们是在一天天的日子中磨出来的。但是这个学生,我不是和他天天生活在一起的,可他来看我了。所以,彭亦成的故事让我懂得一个道理:感谢的最重要的一个标志不是在嘴上的谢谢,是你能把头低下来。真的低下来。你把头低下来是教育者要把心放在心里面,是要把教师的师道尊严低下来。
最后一张名片是赞美。在我看来,赞美是现在中国特别需要的一种正能量,所以我们清华附小最重要的一个标志是请我们的老师同学们,特别是老师,竖起你的大拇指。我们清华附小今年六一送给每个儿童的礼物之一,就是一个素色的手提袋,让儿童去手绘,去创造。六一之后的早晨,小朋友们就陆陆续续地提着他们漂亮的手提袋来到了学校。那一天,我来到了二年级四班,因为他们把各种美绘手提袋都挂在栏杆上展示。我到班里,孩子们正在吃饭。我进去后,两个大拇指竖起来,说:哇!二年四班,非同一般!二年四班你们太了不起了!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从来不懂得去创作。你们每个人的作品,都是这个这个这个!——我来回竖着大拇指。第二天,我收到了一个很漂亮的手提袋。一面是全班孩子的签名,正面画的是我,长头发大眼睛,画得真漂亮!而且还写了一句话:猜猜我们多爱您!这其实是一本书的名字,孩子们化用了这句话,为我做了一个这样的私人订制。亲爱的老师们,这就是大拇指赞美的力量。你这样不断地赞美他,他就增长了那份自信,那种自信向上的力量就不断地战胜那些自卑。儿童,是需要赞美才能成长起来的!
现在的孩子不仅需要糖,还需要钙和盐
体育“三个一”
每天早晨七点半左右,我会在附小校门口跟着其他的学生和老师一起,迎接早晨上学的学生,同时我还适当地跟学生参与一些体育活动,做这两件事情。
清华附小的体育课程,要实行每天体育“三个一”的课程模式。缘于:第一,历史的原因,清华附小隶属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本身就是一个体育强校,附小必须符合大学的这种气质。第二,校董的理念,1927年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任职清华附小校董,他强调了“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理念,在附小的百年历史上打上了强烈的烙印。第三,当下教育的一种需求,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应试教育折磨人的时代,国家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教育改革,清华附小牢牢地把握住了身体健康的主旨。所以今天我们就提出“每天体育‘三个一’”的课程体系。
第一个“一”,就是从周一到周五,每天有一节体育课,这个在当下的基础教育的小学里面应该说是罕见的;第二个“一”,就是每天有一个体育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这个自主选择就是打破班级界限,以学生的活动兴趣为出发点,以篮球、足球、棒球等专项作为儿童自主报名参与的组织活动;第三个“一”,就是每天有一节体育大课间活动,这个体育大课间活动从加餐、眼操到体育活动,整整50分钟的时间给学生。我们总体算下来,每一天学生的体育活动,包括体育课,所有的这三个内容加一块,大概在1小时40分钟,国家建议每天体育1小时,我们已经超了40多分钟,这就体现了清华附小“健康第一”的宗旨。清华附小原来就有体育的改革探索传统,到现在,每天体育“三个一”的制度实际上前前后后已有三年了。
关于“1+X课程”
清华附小实施“1+X课程”是从2011年开始,到今天算是三年多了。有朋友可能会想,什么是“1”,什么是“X”,“1”和“X”之间有个加号,是加法还是什么意思呢?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就“1+X”先解释一下。“1”大家一听就是中国人的一个思维习惯,讲天人合一,讲基础,这个“1”在我们的理解里面就是把国家的课程优化整合了,我们把它叫作“1”,换句话说被优化整合了的基础,就是“1”。
被优化整合了“1”之后,节省下来的空间和时间,我们就做“X”。“X”是指拓展后的个性化课程。“1”和“X”之间,中间没有一个特殊的符号表示,于是我们就用“+”表示,实际上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是表示“1”和“X”之间的结构。具体讲就是优化整合的“1”占整个课程体系的70%左右,“X”占30%左右,它们之间实现动态的平衡,其实最终“1”和“X”是实现一个完整的大写的一,这个大写的一就是基于儿童的完整的发展。
大家都知道,现在国家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教育部包括有些学校,已经在这方面做了特别大的突破。清华附小的“1+X课程”改革就是基于国家课程基础之上的优化、整合、改造与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既要学习国家规定的内容,同时我们又补充“X”的内容,这样一来我们的学生就既有国家内容,又有学校个性,有清华的特色,又有儿童具体的个性,于是我的孩子们就能额外地、丰富地、选择性地学习50多门课程,学生在走班、自主选择的过程当中获得了最大效益的发展,所以“1+X课程”得到了教育部,得到了老师们,尤其是家长们的充分肯定。
上面谈到的健康第一,每天健康“三个一”,其实就是“1+X课程”里面的体育领域的改革之一。
关于素质教育
其实清华附小更提倡素养,我们觉得素质是经过教育的结果而呈现的一个样态,素养是我们在校六年培养的过程中呈现的样态,所以清华附小特别注重素养的培养。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学校的理念就是提倡学校办学的品质是“既不应试唯一,也不以素质教育做掩护的无所作为”,两者加起来合一起的时候,其实是在培养一个完整人应有的素养。比如说健康的素养,这个学生既要有一流的体魄,同时他还把体育的一个项目变成他一生的一种素养、爱好,他愿意去学,他愿意去锻炼,不像我们小的时候都是做广播体操成长的,而是用体育项目伴随他一生。
比如阳光,一种心态,一种正能量的思维方式。再比如说乐学,乐学就是小学的六年里永远保有的一种好奇心,一种强烈的兴趣,一种良好的习惯,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一种素养,这都是清华附小特别提倡的。这方面的教育做得好,成绩也会提升,我们提倡的是全面、健全的一种发展。
我觉得中国整个基础教育里面的素质教育,现在是百家争鸣,应该说现在小学的校长们,包括国家也都在探索,都以一种积极的正向的思维方式在不断地改变着,当然也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关于校训“立人为本,成志于学”
说起来非常有意思,我们的校训定为“立人为本,成志于学”,有我个人的智慧参与其中,当然更重要的是与我的老师、我的学生家长们一起,结合学校的历史,结合学校办学的理念,包括我们当下的诉求合在一起来完成的。
“立人为本,成志于学”,我们先从“立人”这个词汇来说,立人,咱们《 论语 》里面就有“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还有在上世纪20年代的时候,鲁迅先生也曾经提过,立国立民在于立人。“人”字是一撇一捺,这一撇一捺是立体的,支起来的,这个撇相当于人的左脚,捺相当于人的右脚,左脚抬起来,右脚跟上,右脚再抬起,左脚再跟上,你看,这个“人”字就是这样走完了一生的。再有你看这个“人”字的撇,撇可以相当于人的灵,捺可以相当于人的肉,一灵一肉,我也可以说,捺是高尚,撇是聪慧,就构成了人的完整的一生,所以叫立人。立人是把人立起来,大写的,完整的,那么这个立人就有一种特别的意义。
刚才我从《 论语 》讲,从鲁迅讲,又从我个人的理解来讲,其实还是切合当下与时俱进的,就是现在国家都在讲立德树人,这个立德树人其实也是在讲立人,教育的目的就是立人为本,我们的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也是要学会自己要立人,立人成人。我们的老师也要以立人为本,这样才能实现我们校训里的后半句“成志于学”。这个“成志”又是我们清华附小原来学校的名字,叫成志学校。同时这个词语还一语双关,你要想成志,把志趣变为一种成长,变为一种成功,要有一种成志的方向和价值取向。但是你要想成功、成才或者成志,都要靠学习,就是“成志于学”。关键在于学习,在学校里你不学习是不可能的,你只有学习,才能立人。所以立人为本和成志于学,它俩是相辅相成的,成了我们学校的校训。
校训就像头上的太阳,它是学校头顶上的七彩阳光,但是它也可以说像月亮一样。佛教里有一句话叫作月映千川,这个月亮的光影,映照在学校里的角落,就像千川一样,但映出来的风景都不尽相同。正因为这些不同的风景,儿童的个性差异,只有当儿童在各自的差异上获得他应有的生命的成长,才可能把这校训落实得或者体验得相映生辉。
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百年的清华附小,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比如说杨振宁,比如说现在的院士杨卫,还有奥运冠军何姿等,(奥运冠军大概有三四个)他们也应该成为祖国的骄傲。
另外还有清华附小历史上的一些校长,包括校董,当年的朱自清、冯友兰等都是清华附小的校董,你可以想象这些人带给清华附小怎样的精神影响和文化引领。尤其是作为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它身上有清华这两个字,大家更能够感受到清华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所以我们清华附小有一句口号,叫作“选择了清华就选择了一生的责任”,这是必须的!必须要成为终极的追求。聪慧而高尚的人,也必须要有一种健全人格,有爱国情怀。
孩子需要有盐,需要有钙,需要有糖
今天我们的孩子们都被家长包围着。我们都在讲减负,都在谈对儿童的尊重爱护,可很多家长把孩子当成真正的小宝宝。爱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了一种溺爱。动不动就说孩子太累了,其实今天的孩子的累是谁给的呢?是家长额外给的。可是家长对于孩子自身成长的要求,对他们在立人上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觉得今天的孩子应该给他一些压力,给他一些挫折,给他一些经历。一个人他需要有盐,他需要有钙,他需要有糖,这三个都不能丢。可是今天的孩子只有糖,没有钙,也谈不上盐,很缺失。
回首生命的来处
我出生在吉林长白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山脉连绵,溪流淙淙。葱郁的树林、绚烂的野花、寂静的村舍、纯朴的乡人……小学课文中的《 美丽的小兴安岭 》,写的仿佛就是我家依傍的大山。课本中兴安岭的四季,就是我童年生活的四季。
家长没有心思,也没有时间管理我们。可以说,我们是在大山里自由地长大的。我不知道自己是个女孩子,只知道淘气玩耍,家里人也把我当作男孩子使唤。现在想想自己牙口好,胃口也好,也许正是童年的这段经历养育的。
这就是我生命最初的地方,我的童年——原来,我就在这样的看似混沌未开,实则满溢天性的生活中,翻开了大自然最美的这本书!
春天,倾听百鸟清脆的呢喃,漫步河岸搜索鹅蛋,和弟弟妹妹、邻家的伙伴们,在山冈上、田野里、树林中撒着欢儿,自在地潇洒着生命;夏天虽不那么炎热,却也到河里捞鱼、扎猛子,舒展透亮的生命;秋天,采集山珍,匍匐山坡采摘蘑菇,还赶着驴车去。有时,上树寻找鸟窝,追逐着,跳跃着;冬天,踩着咯吱咯吱的大雪打柴、打雪仗、打爬犁,甚至在冰冻的河面上抽冰猴,还刨开一个小窟窿,在罐头瓶里放入食物引诱小鱼游进去,然后马上提起,跑回家去让妈妈炖鱼汤。于是,整个人都被润泽得清清爽爽,整个灵魂都被打磨得豪爽大气,整个人生都被演绎得洒洒脱脱!
阅读:“精”神的底色
然而,人既需要栖居大地,倾听大自然的呓语,也需要仰望星空,聆听道德的律吕。在这怡然自得的穷乡僻壤,我远离唐诗宋词,陌路于书本中的安徒生童话。我享受着内心的自由腾跃与丰盈,但也渴望在内心深处寻得丰盈的柔软绿洲……
依稀记得幼儿年代,寒冷孤寂的冬天,我们围坐在炭盆旁听姥爷讲《封神演义》《水浒传》等故事。姥爷是地主出身,不会干农活,却很会说书。秦琼啊、武松啊,这些名字最早都是从姥爷的嘴里知道的。姥爷的故事很有特点,每一次都是围绕一个人讲开去。也许有他自己想象的成分,但在精神生活极其贫乏的乡村,这不啻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文化启蒙。于是,在姥爷的故事中,我们知道有个黑脸的矮子宋江领着一群人叫“一百单八将”,姜子牙领着自己手下的神仙名将帮助武王伐纣。姥爷还让我们比赛看谁背出他们的名字,三国中的“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即便过去了30多年,今天我依然能够朗朗上口地背诵出来。刀光剑影的幽古遐思中,内心不仅光明敞亮,而且温暖恬适。我还记得,在漆黑难熬的夜晚,躺在被窝里听妈妈讲述自己创编的“聊斋志异”。鬼魅狐影若有似无中,灵魂开始走向自我善恶的诘问与安顿。在他们委婉回环的叙述中,我知晓了现实之外的神奇世界,也懂得了心灵之内的美丽存在。
上学之后,《孙悟空大闹天宫》《七把叉》《小刀会》《大刀记》以及《一块银元》《我要读书》《周扒皮》《刘文学》等,在那个时代屈指可数能够找到的书,更是洞开了我未知的世界。尤为难忘的是《三国演义》48本全套的小人书,由于姥爷的事先铺陈,我对这套书爱不释手。每天放学后在火车站候车时,我便会花两分钱租上一本,静静地坐在候车室的一隅展卷阅读,心游万里,内心洋溢着一股幸福的暖意,充盈着满足之后的淡定。当我从聆听叙述走向自我阅读后,内心更新的速度迅速提升。我如饥似渴地游弋在文学的溪流中,优哉游哉。
自然地,大大咧咧的我,渐渐对文字有了感觉。比如,家里糊在墙上和顶棚的旧报纸——每过一次新年都会重新糊一次。因为一年才换一次,家里墙壁上、棚顶的文字只要看得见的,我几乎都要大声读上几遍,不认识的字,也顺着语境的感觉猜读。更多的是,还经常和弟弟妹妹们进行猜字游戏。念一个藏在最角落里的字,让他们去找,实在找不到了,我就“幸灾乐祸”地告诉他们。这个游戏,随着后来纸糊的棚顶变成了瓦檐,也就消失了。
走进初中,我迷恋上成语典故和名人格言。说心里话,当时老师也没要求我这样做,我完全出于兴趣和爱好。于是,积累了一些我所喜欢的句子,也摘抄了一些文章——现在还珍藏着那些上学时候的“作品”。这些既丰富了我的语言积累,增强了语感,更获得一种人格的示范与成长的力量,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少年成长的钙片,让我终身受用。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泰戈尔的“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不是棒槌的敲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现在想想,也许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可是那时候初中毕业后,同学们留言,我几乎都用我的摘抄本上的句子。
走出大山,走进师范,是我人生突变的分水岭,也是阅读历程的起跳板。当我第一次走进图书馆,凝神屏气地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时,我幸福得窒息,紧张得战栗。世界突然变得无限广阔,而自己却遽然显得渺小,甚至无在了。刹那间,我暗立誓言,将青春奉献给阅读,寻求精神与灵魂的城堡,以晤对这纷呈多彩的世界。
于是,我从晶莹剔透的冰心、亲切和蔼的叶圣陶,读到醇实厚重的老舍、浪漫空灵的徐志摩;从激情岁月的《 青春之歌 》、救赎人性的《 复活 》,读到风云际幻的《 第二次握手 》、缱绻缠绵的《 飘 》;从手抄小说《 太平间的秘密 》,读到《 读者文摘 》《 萌芽 》《 收获 》……可以说,从小人书的读图时代,走向整本书的读文时代,在这精神冒险的旅途中,我简单空灵的心,得以运动并获得充分的更新,我在大千世界中确认到自我成长的坐标。
比如《 简爱 》,在主人公的情感演绎中,他们的灵魂对白,让我读到了自我内心的自尊自强以及对未来的渴望和向往,简爱成为我心中不灭的偶像。这也是我在后来的代课生涯中,始终追求语文教学的恒在动力,是我反复打磨课堂的不竭源泉。
至今还记得有一阵子,每次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