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研究

書城自編碼: 252270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金融/投资
作者: 邹新阳
國際書號(ISBN): 9787030429995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1-28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96/247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8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慢慢来,好戏都在烟火里
《 慢慢来,好戏都在烟火里 》

售價:NT$ 279.0
一间自己的房间
《 一间自己的房间 》

售價:NT$ 223.0
波段交易的高级技术:股票和期权交易者的资金管理、规则、策略和程序指南
《 波段交易的高级技术:股票和期权交易者的资金管理、规则、策略和程序指南 》

售價:NT$ 442.0
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罗洛·梅谈死亡焦虑
《 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罗洛·梅谈死亡焦虑 》

售價:NT$ 381.0
锁国:日本的悲剧
《 锁国:日本的悲剧 》

售價:NT$ 437.0
AI智能写作: 巧用AI大模型 让新媒体变现插上翅膀
《 AI智能写作: 巧用AI大模型 让新媒体变现插上翅膀 》

售價:NT$ 330.0
家庭养育七步法5:理解是青春期的通关密码
《 家庭养育七步法5:理解是青春期的通关密码 》

售價:NT$ 279.0
三体(全三册)
《 三体(全三册) 》

售價:NT$ 512.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07
《 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从入门到精通(第2版) 》
+

NT$ 428
《 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百万册升级版)(“欧债前车,中国之鉴”。金权博弈正酣,危机扑朔迷离,答案源自历史,尽在“欧债危机之前传”——《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百万册升级版) 》
+

NT$ 941
《 资本的游戏(第2版 彩图本)(产品运营是爬楼梯,资本运营是上电梯,前者一代致富,后者一夜致富。国内著名投融资专家房西苑用中国式语言完美诠释资本运营) 》
+

NT$ 568
《 资本之王——唯一一部透视黑石集团运作内幕的权威巨作,首度展现黑石创始人史蒂夫·施瓦茨曼叱咤风云的私募传奇 》
編輯推薦:
《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研究》可作为金融专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及高年级的本科生以及相关行业的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参考书.
內容簡介:
《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研究》立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的背景,从理论?实证和政策三个层面研究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研究》在理论借鉴和理论框架的导引下,分析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历史?需求?风险?法律和试点.进而,在剖析各个环节和层次中存在的问题?经验和教训,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农地金融制度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思路?路径与对策.《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研究》的基本观点为:农地金融制度需要农地信贷?农地证券?农地信托和农地租赁等多类型的金融制度形式,且要考虑区域差异;农地金融制度构建具有法律可行性,但需要防范产生的新型风险;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应选择政府作为外生制度供给主体,并按照制度供给的既定路径完成.
目錄
前言
第1章 导论 1
1.1 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1.2 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研究的目标与假设 3
1.3 本书的总体设计及内容 3
第2章 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5
2.1 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理论来源 5
2.2 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理论框架 13
第3章 我国农地制度的历史回顾及评价 21
3.1 农地产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21
3.2 农地买卖制度及农地兼并的防范 25
3.3 农地金融制度的历史演进 31
3.4 我国农地制度演进的评价与启示 38
第4章 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需求分析 46
4.1 农地金融制度构建需求的宏观分析 46
4.2 农地金融制度构建需求的微观分析 55
4.3 农地金融制度构建需求的区域分析——以农地信贷为例 60
第5章 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风险分析 76
5.1 农地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 76
5.2 农地金融风险的防范思路 84
5.3 农地金融风险的防范方法 85
5.4 本章小结 89
第6章 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法律分析 90
6.1 农地使用权抵押的法律分析 90
6.2 农地使用权信托的法律分析 93
6.3 农地使用权租赁的法律分析 97
6.4 农地使用权证券的法律分析 98
6.5 本章小结 103
第7章 农地金融制度试点分析 104
7.1 农地金融制度的主要试点形式及其基本操作 104
7.2 农地金融制度试点反映出的具体问题 116
7.3 农地金融制度试点问题的症结根源 126
第8章 农地金融制度构建设想 145
8.1 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借鉴 145
8.2 农地金融制度的供给主体 150
8.3 农地金融制度供给的内容 152
8.4 农地金融制度的供给路径 159
8.5 农地金融制度的组织框架构想 162
8.6 我国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准则 168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 170
9.1 研究结论 170
9.2 政策运用 173
参考文献 182
內容試閱
第1章 导 论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此以后,中国农村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就有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构想,2004~2010年,中央共发布了七个各有侧重点的一号文件,但主线均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其中,2009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将城乡统筹作为阶段性目标;2010年的一号文件显示当前政府最为关心的是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的资金问题.这一次的新农村建设不同于20世纪50年代的“新农村建设”,其中心思想是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经济范式,将割裂的城乡统筹起来,在全局的高度上发展新农村.新农村要有新农业和新农民,新农业需要新技术?新制度,要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把握农业的发展;新农民需要新消费和新生产,在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充分考虑农民利益.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21世纪改革的关键节点,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在城乡统筹?工业反哺农业背景下的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建设良好的农村环境,实现农业规模化发展和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新农村建设进程需要农户的积极参与,没有农户参与的新农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金融的跟进,但现实的农村生产状况和学者大量的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和农业生产资金匮乏,特别是农业生产因其相对较高的自然风险?较长的生产周期而无法得到商业金融的眷顾.中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服务单一,合作金融的合作性质长期未得以恢复,使得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部分地区,主要依靠民间金融.这种资金供给主体的严重缺位只是金融支持与新农村建设不相匹配的一个方面,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于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是长期资金,而当前几乎所有的农业和农村资金供给都是短期的.而且,农业生产不仅需要信贷,也需要证券?信托?租赁和保险,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构筑基于金融产业的农村长期金融制度是必然的选择,换言之,农村长期资金融通是关乎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纵观国内外金融制度的发展和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农业发展的长期资金供给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是农地金融制度,这已为国外主要发达国家?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实践所检验.
1.1 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本书立足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的政策背景,目的在于为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探寻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目标为生产发展,农村生产发展的关键要素在于资金,而中国农村和农业生产恰恰处于资金饥渴状态,特别是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长期资金未纳入当前主要农村金融机构的授信范围.城乡统筹并非调动全部城市资源发展农村,而是城乡互通有无,共同发展.当前农村发展需要解决的是资金问题,城市发展需要解决的是土地问题,两个问题可以通过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同时得到解决,这是由农地金融的制度安排所决定的.一方面,农地金融制度以农村土地使用权为抵押品或者投资品获得长期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农地金融制度通过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证券化,实现农村土地使用权的空间转移.可见,构建农地金融制度是当前城乡统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农地金融制度应如何构建,对其构建的机制与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其主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地金融制度构建有利于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期资金需要问题.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回流慢的行业特点要求农业投入的资金必须具有长期性和长效性.引入农地金融制度后,农业生产主体可以以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品获取长期资金,这对解除农业发展的瓶颈是直接有益和有效的.第二,农地金融制度构建有利于城乡统筹.农地金融制度与农村土地流转间存在相互促进和共生的关系,农地金融制度的部分安排也是农地流转可供选择的形式之一,通过构建农地金融制度可以在经济发展的全局上充分利用土地这一不可再生的资源,实现城乡同步建设和发展.第三,农地金融制度构建有利于优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农地金融制度引入后,农业的科技投入?规模化生产才有保障,农业生产的层次和水平才可能发生显著提高,进而刺激商业金融对农村和农业的资金供给需求.同时,由于农地金融机构主要以政策性和合作性为主,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在期限结构和组织性质上将实现优化.
1.2 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研究的目标与假设
本书的最终目标为立足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旨在盘活农村中最大的资产——土地,为农村经济主体构建农地金融制度,保证农村经济主体的长期资金需求.研究的具体目标包括:①判断农地金融制度构建是否必要;②分析农地金融制度构建是否可行;③解决构建什么样的农地金融制度;④解决如何构建农地金融制度的问题.本书的假设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存在几千年的农地金融形式和信用方式是解决当前农村长期资金供给不足的重要手段;其二,农村中的政府?农业企业?农户和农村金融机构等经济主体符合主流经济学的假设前提,是理性的.
1.3 本书的总体设计及内容
本书本着理论剖析?实证检验和政策运用的分析框架,在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回顾农地产权制度和农地金融制度的发展历史,总结经验教训,以史为鉴;进而考察农地金融制度的需求?风险和构建的法律可行性,结合各个时期国内农地金融制度的试点,分析农地金融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随后,将视角切换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农地金融制度,分析其各自特征和共同运作模式,为我国农地金融制度构建提供经验;在上述内容基础上,提出基于产业金融视角的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框架内容和策略.本书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1章是导论,简要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假设?思路及内容.第2章是研究的理论来源与基础,包括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相关理论来源与理论分析框架两个部分:理论来源包括制度理论?增长理论?农村金融理论和农地金融理论4个板块;理论分析讨论农地金融制度的内涵,从理论层面诠释农地金融定义?特征?构成要素及其重要意义,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3章主要描述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和农地金融制度的历史脉络.第4章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析农地金融制度的需求:宏观分析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完善两个方面展开;微观分析中,通过对不同区域农户农地金融的实证检验,得出农地金融需求具有区域差异的结论.第5章以农地抵押贷款为例,分析农地金融面临的风险,强调需要通过限定农地金融服务对象?规定农地金融标的物?设立农地金融风险基金和构建多制度共保的防范体系来控制风险.第6章立足于当前的立法,分析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法律可行性.第7章描述我国农地金融制度试点操作,分析其存在的主要症结及其根源.第8章在总结部分国家和地区农地金融制度安排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产业金融视角的我国农地金融制度框架体系,指出我国农地金融制度供给需要政府作为外生主体,制度构建需要遵循特定路径,逐渐完成,该部分是全书的目的和落脚点.第9章为研究结论和政策运用.
第2章 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2.1 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理论来源
农地金融制度构建需要相关的支撑理论,本部分主要分析农地金融制度构建源导性的重要学科级理论,制度构建中援引的具体理论分述于各个章节之中.农地金融制度构建根植于制度理论?增长理论?金融产业理论?农村金融理论和农地金融理论等基础理论之上.
2.1.1 制度理论
制度理论作为重要的经济分析方法近年受到高度重视,其理论分析思路清晰,通过对原有制度安排的分析,发现其交易费用高于人们预期的费用,此时就产生了制度或内生或外生的变迁,最后产生新的制度.
1. 制度界定与制度安排
1制度界定.经济学理论的第四要件——制度,自被新制度经济学派高调推出后,日益为学界和业界广泛探讨和运用,非常遗憾的是,至今尚没有统一的制度概念.学者们依据各自研究的视角对制度进行不同的界定,从一般意义上讨论制度含义的首推制度经济学派,包括旧制度经济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派,其他如政治经济学也有涉及.早期制度学派旧制度学派的主要奠基者凡勃伦将制度定义为“制度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因此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可以概括地把它说成是一种流行的精神态度或一种流行的生活理论.”[1]旧制度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康芒斯认为: “我们可以把制度解释为集体行为控制个体行为.集体行为的种类和范围很广,从无组织的习俗到许多有组织的所谓‘运行中的机构’,如家庭?公司?控股公司?同业协会?工会?联邦储备银行以及国家.大家所共有的原则或多或少是个体行动受集体行动的控制.”[2]制度主义经济学家沃尔顿?哈米尔顿给出的定义为“制度意味着一些普遍的永久的思想行为方式,制度强制性地规定了人们行为的可行范围”.后来的后现代制度主义者霍奇森则认为制度是通过传统?习惯或法律的约束所创造出的持久的行为规范的社会组织[3].旧制度经济学派对制度的定义尚处在初级阶段,制度被界定为行为规范,组织等同于制度.新制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诺思认为制度提供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制度是一系列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4].在后来的研究中,诺思不断完善其对制度的界定,1993年,在?制度变迁的理论?中,指出制度是人们所发明设计的对人们相互交往的约束,由正式规则?非正式约束及实施机制所构成.可见,诺思给出的定义似乎和旧制度经济学派相同,但存在一个关键的不同:诺思把规范行为的规则分为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且认为组织和制度要分开.舒尔茨对制度的表达为: “制度是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它们包括管束与离婚的规则,支配政治权利的配置与使用的宪法中所包含的规则,以及确立由市场资本主义或政府来分配资源与收入的规则.”从该定义中可以看出,舒尔茨认为制度不仅规范人的行为,也规范组织的行为[5].日本新制度学家青木昌彦定义制度为关于博弈重复进行的主要方式的共有理念的自我维持系统[6].这个定义看似与规则的直接表达不同,但依然是理念的维持,与旧制度经济学的定义相似.柯武刚等认为制度是由人制定的规则,抑制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制度为一个共同体所共有,并总是依靠某种惩罚而得以贯彻[7].艾尔森纳把制度定义为规则行为或决策,尼尔表示制度是一种可观察且可遵守的人类事物的安排,同时也含有时间和地点的特殊性而非一般性[8].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制度是约束和规范个人行为的规则,动态的,具有能动性,同时指出由于该领域的研究本身处于初级阶段,应该避免不合时宜的精确性[9].除了新制度学派,其他如政治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也对制度定义有所涉及,但新古典经济学对制度的关注仅限于早期.早在1920年,Marshall就已经认识到制度结构对经济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10],只是在之后的经济模型化抽象后,制度作为一个不变量而被忽略.相对于新古典经济学,制度一直都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组织G制度分析是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无论是古典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还是新政治经济学均是如此,政治经济学使用制度考察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考察制度变迁?经济绩效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如果我们认为制度经济学派的行为规则论是微观的,那么政治经济学的制度则是宏观的,是政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