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外文学名著导读(无障碍阅读学生版)

書城自編碼: 248786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中小學教輔中小学阅读
作者: 《学生版无障碍阅读》编委会 编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807694168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日期: 2014-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98/320000
書度/開本: 大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9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郭建龙亚洲三部曲:印度、穿越蒙古国、三千佛塔
《 郭建龙亚洲三部曲:印度、穿越蒙古国、三千佛塔 》

售價:NT$ 1305.0
工作:从平凡到非凡(原书第5版)  [英]理查德·泰普勒 陶尚芸 译
《 工作:从平凡到非凡(原书第5版) [英]理查德·泰普勒 陶尚芸 译 》

售價:NT$ 330.0
带献帝去旅行--历史书写的中古风景(论衡系列)
《 带献帝去旅行--历史书写的中古风景(论衡系列) 》

售價:NT$ 325.0
出行创新设计:概念、范式与案例
《 出行创新设计:概念、范式与案例 》

售價:NT$ 559.0
爱的能力:为什么我们既渴望爱,又害怕走进爱(第13版)
《 爱的能力:为什么我们既渴望爱,又害怕走进爱(第13版) 》

售價:NT$ 391.0
环艺设计手绘:景观/室内 马克笔 手绘效果图技法精解
《 环艺设计手绘:景观/室内 马克笔 手绘效果图技法精解 》

售價:NT$ 447.0
明清与李朝时代
《 明清与李朝时代 》

售價:NT$ 381.0
感动,如此创造
《 感动,如此创造 》

售價:NT$ 33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96
《 四书五经(无障碍阅读学生版) 》
+

NT$ 169
《 诗经(无障碍阅读学生版) 》
+

NT$ 196
《 成语故事(无障碍阅读学生版) 》
+

NT$ 277
《 跟于丹老师一起读最美古诗词. 秋实卷 》
編輯推薦:
注音解词释疑,无障碍读原音。
根据最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和各版本教材修订
【无障碍阅读】
让孩子们有兴趣读和读上去不难。丛书将生僻词、重要人物、重点语句、引用内容等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精评,促使孩子们更多、更好、更快地阅读;
【导读】
全书导读使孩子知道所阅读图书的整个故事情节,做到了然于心。独特的导学提示让孩子们知晓名著应该读什么,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感悟、学习文学知识、积累写作素材,做到读有所得。
【新课标素质阅读】
丛书所选编目大都是与课本同步的名著,孩子爱看。书中的导读和思考题让孩子读有所思,读有所悟,满足这个年龄段对社会、对人生的好奇与探索的需求,保留了名著特有的认识人生的特点。
国学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面对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不挠的力量源泉。
本书在展现经典原貌的同时对文中的阅读障碍加以注解和评析,扫除同学们阅读过程中的障碍,更好的理解文中的内容,加深阅读印象,提高阅读效率。
希望本从书能够带领读者重温古文化之旅,感悟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从国学经典中汲取知识,获得文化熏陶。
內容簡介:
经典名著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它可能代表了那个时代的风格特点,可能突破了原来的禁锢。也许名著的趣味性并不强,不如畅销书让人爱不释手,不过它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有着让人们叹为观止的魅力。高尔基先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读名著可以让读者了解更多的常识,包括文学的和生活的,了解外国人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历史背景,懂文学的人,自然是很有内涵的人;其次,正如《安娜卡列琳娜》你说的“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你能在阅览别人人生的同时吸取教训,更加了解人生,因为名著中的人物是非常典型的;除此之外,阅读名著还有利于人际交往,可以多些共同语言。本书精选了中外著名的文学名著,帮助读者提高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陶冶情操,丰富知识储备。
關於作者:
论语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三国演义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红楼梦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水浒传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西游记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子夜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平凡的世界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阿Q正传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生死场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骆驼祥子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一地鸡毛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我与地坛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传奇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围城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堂吉诃德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哈姆莱特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红与黑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安娜·卡列尼娜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包法利夫人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巴黎圣母院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欧也妮·葛朗台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老人与海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复活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鲁滨逊漂流记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歌德谈话录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双城记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百年孤独》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城堡》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静静的顿河》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雪国》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圣经》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童年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秃头歌女》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伊利亚特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俄狄浦斯王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神曲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伪君子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新爱洛伊丝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浮士德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目錄
论语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三国演义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红楼梦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水浒传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西游记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子夜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平凡的世界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阿Q正传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生死场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骆驼祥子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一地鸡毛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我与地坛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传奇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围城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堂吉诃德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哈姆莱特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红与黑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安娜·卡列尼娜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包法利夫人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巴黎圣母院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欧也妮·葛朗台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老人与海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复活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鲁滨逊漂流记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歌德谈话录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双城记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百年孤独》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城堡》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静静的顿河》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雪国》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圣经》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童年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秃头歌女》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伊利亚特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俄狄浦斯王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神曲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伪君子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新爱洛伊丝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浮士德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名著鉴赏
 阅读思考
內容試閱
论 语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现在的山东曲阜)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毅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早年丧父、家境衰落的孔子有很大影响。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的小官)与“乘田”(管放牧牛羊的小官)。虽然生活贫苦,但是孔子15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之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都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后来,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符军权。孔子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于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侯国。当时鲁国政权操纵在季氏手中,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茌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51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与鲁定公及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55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60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日,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68岁。
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曾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孔子悲痛至极,哀叹道:“天丧予!天丧予!”这一年,有人在鲁国西部捕获了一只叫麒麟的怪兽,不久死去。他认为象征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现又死去,是天下大乱的不祥之兆,便停止了《春秋》一书的编撰。72岁时,突然得知弟子仲由在卫死于国难,哀痛不已。次年(前479年)夏历2月,孔子寝疾7日,赍志而殁,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主要内容
《论语》一书阐述最多的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一个核心——仁学。书中有109处谈到“仁”字。历来研究孔学的大家几乎一致认为,“仁”不但是《论语》的核心思想,也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也曾多次指出:“吾道一以贯之。”这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就是“仁”。
什么是“仁”呢?孔子自己从未给它下过定义。中国台湾学者南怀瑾先生认为,儒家的“仁”,类同道家的“道”,佛家的“佛”。“仁”就是主宰宇宙、生命本原的“体”,孔子针对不同情况提到的仁,指的只是“体”之“用”。比如:“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是从仁者对人爱憎分明的角度来说明“仁”在人际关系中的表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这里是说,仁者无时无刻不保持“仁”的境界。“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与知者相比,仁者的内心之乐和外在形象有如高山一样伟大、宁静、永恒。“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这是仁者立身处世的襟怀和气度。“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这是孔子对“仁”的内涵回答得最切近的一次,可惜仍旧没有界定什么是“仁”,只是指出怎样实现天下皆仁的理想而已。
总而言之,“仁”是一种接近万物本原的独立自在的本体,倘若一个人在人格之修养、事业之创立方面,一个国家在伦理道德之规范、政治文化之建设等方面能达到“仁”的境界,就一定能够出现人人皆圣贤,百姓多安居的太平盛世。
1.关于如何做人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
(1)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
(2)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日:“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的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地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3)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意思是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藉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做人要全面发展呢?这里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他说:“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意思是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成功。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2.关于君子人格的塑造
《论语》许多篇幅谈及君子,但这里的君子是一个广义概念,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平凡的人。为实现这一目的,《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
(1)“君子不器”。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样,而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卫灵公》)也就是说,君子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它,用忠诚来完成它,否则就谈不上君子。
(2)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孔子日:“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就必须重视仁德修养,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同时曾子认为,君子重视仁德修养还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规范:一是“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泰伯》;二是“正颜色,斯近信矣”《泰伯》;三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泰伯》)。也就是说,君子要严肃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脸色,注意自己的言辞。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对你尊敬、信任、温和。同时,孔子还认为“君子泰而不骄”(《子路》);“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即作为君子应心境安宁而不傲慢,态度庄重而不与人争吵,能合群而不结党营私;君子要重视提高自己,在有生之年对社会多做贡献。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具有君子的修养。
(3)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孔子认为,君子除了自我修养,还要重视用“戒、畏、思”几项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这些思想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君子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要随时注意戒除个人的欲念;二是世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无忌惮;三是认真处世,随时严格要求自己。
(4)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还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谋道不谋食。”(《卫灵公》)“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也就是说,作为君子只有重视道义,追求道义,才能与小人区别,才能真正体现君子的精神。同时,孔子还认为,君子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即所谓:“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
(5)君子不党。孔子认为,君子之间的交往应该做到“周而不比”、“和而不同”。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
3.关于学习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学问、为之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做好学问。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其次,要“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再次,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匦。”(《雍也》)针对冉有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想法,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画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就是说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2)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3)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住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后人借鉴。
(4)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做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