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伊朗核问题与世界格局转型

書城自編碼: 246163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吴成
國際書號(ISBN): 9787802327009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9-23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99/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70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她的罪名
《 她的罪名 》

售價:NT$ 279.0
巨变与突围:碰撞中的清帝国:1644—1840
《 巨变与突围:碰撞中的清帝国:1644—1840 》

售價:NT$ 437.0
变态心理揭秘
《 变态心理揭秘 》

售價:NT$ 279.0
非洲三万里(2024版)
《 非洲三万里(2024版) 》

售價:NT$ 381.0
不思而美:一个人的心灵简史
《 不思而美:一个人的心灵简史 》

售價:NT$ 325.0
减压七处方
《 减压七处方 》

售價:NT$ 314.0
成为作家
《 成为作家 》

售價:NT$ 269.0
工作文化史 古代卷
《 工作文化史 古代卷 》

售價:NT$ 381.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43
《 周恩来答问录 》
+

NT$ 564
《 亲历中苏关系(1957-1966) 》
+

NT$ 288
《 我们台湾这些年2 》
+

NT$ 702
《 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 》
+

NT$ 612
《 大国博弈(上下册):全面解密二战中美苏英德法等大国的博弈及其对现代世界秩序的影响 》
+

NT$ 342
《 中国触动:百国视野下的观察与思考 》
編輯推薦:
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着眼于伊朗核问题以及美伊关系,探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转型。美伊关系未来趋势是日益缓和,还是更加紧张?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又将出现什么样的变化?相信你读过本书之后定会有所启发。
內容簡介:
伊朗核问题是伊朗跻身政治大国的策略工具,美国与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博弈让世人看到了霸权主义的实质和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艰难,而国际社会围绕伊朗核问题的博弈展示了世界格局转型的一个场景。在世界经济格局转型中,资本主义价值观培养起来的自私、贪婪和投机天性决定资本主义经济和金融危机不可避免,美元已不适合充当世界货币,未来世界货币改革,人民币是重要选项之一。在世界政治格局转型中,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正走进垃圾堆。以劳动为核心价值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人们通向未来和谐社会的桥梁。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给唯恐天下不乱、借世界乱局出售军火、从他人的悲剧中得到好处者带来了威胁。
關於作者:
河南中牟人,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教授,多次赴伊朗、希腊进行学术交流。2007年6月,在德黑兰与伊朗前总统哈塔米同台主持霍梅尼思想研讨会开幕式,并做《用人生圣火点亮共和之灯》的主题发言,受到与会者好评。参编的《文化软实力的维度》获2011年度河南省哲社优秀成果一等奖。
目錄
第一章伊朗的大国诉求()
第一节伊朗概观()
一、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
二、丰富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伊朗人的安全观()
一、文化建设()
二、民族认同()
三、民族安全()
第三节世纪之交伊朗政、学界的外交战略谋划()
一、伊朗安全环境的新变化()
二、安全联动战略思想()
三、伊朗的具体对策()
第四节伊朗地缘战略地位与地缘政治理论()
一、伊朗国际政治转型理论()
二、伊朗安全战略上的挑战与机遇()
三、西方地缘政治理论的演变()
第二章伊朗推行外交政策的实践选择()
第一节世人观念中的“核”()
一、核威慑()
二、核恐怖()
三、西方人对伊朗的核担忧()
四、伊朗的科技实力()
五、伊朗真实的核意图()
第二节跌宕起伏的伊朗核问题()
一、伊朗的核历程()
二、作为战略工具的伊朗核问题()
三、伊朗核问题的三个阶段()
第三节伊朗人的核态度()
一、伊朗领导人的核态度()
二、伊朗国内民众的核态度()
三、海外伊朗人的核态度()
第四节伊朗伊斯兰共和制下的核决策机制()
一、伊斯兰共和制()
二、伊朗的核决策机制()
三、伊朗核技术的研发()
第三章美国与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博弈()
第一节伊朗与美国关系回顾()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伊美关系()
二、美国成为控制伊朗的唯一大国()
三、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与美国——剪不断,理还乱()
第二节战或不战:美国学界和政界的不同主张()
一、主战派眼中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和伊朗核问题()
二、反战派眼中的当今世界()
三、美国的伊朗政策主张()
第三节美伊在核博弈中的对策与反对策()
一、制裁与反制裁()
二、以军演对抗军事威慑()
三、孤立与反孤立()
四、美国对伊朗的秘密战争()
五、美伊政策调整与双边关系的未来()
六、借核问题伊朗收获了什么()
第四章以色列与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博弈()
第一节以色列与伊朗关系回顾()
一、伊朗与以色列:曾经的好兄弟与核合作伙伴()
二、藕断丝连的伊以关系()
第二节伊朗与以色列在核问题上的争执()
一、作为伊朗推动外交政策工具的以色列()
二、以色列与伊朗在核问题上的针锋相对()
三、以色列与美国:谁是谁的猫爪?()
第三节世界格局重建中的伊朗与以色列()
一、以色列与伊朗在宗教经典中的相互审视()
二、目前伊以关系僵持成因及两国关系前景展望()
第五章围绕伊朗核问题的俄美博弈()
第一节俄罗斯东向战略与俄美在伊核问题上的合作()
一、俄罗斯东向战略()
二、美国“胡萝卜加大棒”下的俄美合作()
第二节普京对美国的强硬政策()
一、加强与伊朗的合作()
二、普京为何对美国说“不”()
第三节游移于伊美之间的梅德韦杰夫()
一、借伊朗核问题与美争夺黑海()
二、借伊朗核问题逼美在反导问题上后退()
第六章多维视角下的伊朗核问题()
第一节欧盟与伊朗核问题()
一、欧洲三国与伊朗的恩怨()
二、欧洲人对伊朗核问题的态度()
三、欧洲对伊朗核问题的政策变化()
第二节“金砖国家”与伊朗核问题()
一、俄罗斯与伊朗的核合作()
二、印度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得与失()
三、巴西与伊朗核问题()
第三节主要伊斯兰国家在伊朗核问题上的政策变化()
一、阿拉伯人眼中的伊朗核问题()
二、其他伊斯兰国家在伊朗核问题上的政策变化()
第七章伊朗核问题与世界经济秩序重建()
第一节石油政治经济学()
一、石油工业的兴起与石油价格演变()
二、在伊朗核问题上石油政治工具的运用()
第二节西方金融危机原因探析()
一、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对危机的诊断()
二、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对危机的诊断()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危机的诊断()
第三节经济全球化与国际货币选择()
一、货币的两种价值()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
三、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尝试()
四、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之声()
五、伊朗改革结算货币的探索()
六、国际货币选择与人民币国际化()
第八章核不扩散机制与世界政治秩序重建()
第一节核能利用与核灾难()
一、核能利用概况()
二、核能利用中的重大事故及存在问题()
第二节核不扩散机制的历史演进()
一、美国“核威慑”下的核扩散()
二、美国、苏联与英国联合垄断时期的核扩散()
三、国际上的反核运动()
四、后冷战时代美国的无核主张()
五、从伊朗核问题看目前核不扩散机制的局限性()
第三节世界格局重建的理论与实践()
一、世界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二、发达国家的新世界秩序理论()
三、发展中国家的世界新秩序理论()
四、走进无核的世界格局()
第九章人类走向美好未来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透过伊朗核问题看美国()
一、美国将进入后帝国主义时代()
二、美帝国主义衰落的原因()
第二节亚洲的崛起()
一、不同文化背景下学者们对亚洲崛起的预见()
二、从意识形态看亚洲未来()
第三节中国的和谐理念与世界格局转型()
一、正确理解“韬光养晦”()
二、科学社会主义中国与世界未来()
三、和谐:人类的永恒追求()
四、文明交往是通向和谐世界的桥梁()
跋()
內容試閱
第一章伊朗的大国诉求
伊朗核问题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成人仪式”,只不过它举行得有点漫长且充满了焦虑和不安。伊朗核问题过后,国际社会将不再对伊斯兰共和国指指点点,而是把它当作国际社会真正的一员,与之合作,与之交往,共同促进人类的繁荣与发展。为什么伊朗总是处在“十字路口”?1989年,美国西点出版社(Westview Press)出版了由资深记者米龙·李尊(Miron Rezun)主编的《十字路口的伊朗:十年激荡中的全球关系》(Iran at the Crossroads:Global Relations in a Turbulent Decade)一书。该书论述了伊朗的外交政策、伊朗与其非阿拉伯邻国之间的关系、伊朗与中东形势、伊朗与大国关系和两伊战争等问题。2001年,约翰·L埃斯波西托(John LEsposito)和拉玛扎尼(RKRamazani)又出版了《处在十字路口的伊朗》(Iran at the Crossroads,由Palgrave Macmillan出版)。本书对伊斯兰革命后伊朗的政治变化、改革、妇女问题、经济、外交、宗教学者在伊朗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变化等进行了论述。除了这两本专著外,2003年,赖依·塔基耶(Ray Takeyh)在《中东杂志》(冬季号)上撰文《处在十字路口的伊朗》(Iran at the Crossroads),文章对伊朗的政治变化进行了论述。从这些专著和文章的名字可以看出,伊朗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伊朗向何处发展,时刻为外界所关注。在这些作者的“十字路口”中,隐含的是西方价值观和判断标准。如果把人类视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互动、扬长避短和吐故纳新的过程,伊朗的发展与所有民族的发展一样,是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应该用“又上一个新台阶”来表达,而不是通过“十字路口”将其放在西方的对立面。
人们之所以关注伊朗,诚如学者拉玛扎尼所说:“自古以来,伊朗一直是中东舞台上的主要玩家。阿诺德·汤因比将其描述为古代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伊朗对伊斯兰文明、世界文化和文明遗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伊朗是世界最大的什叶派和由宗教人士掌权的国家。伊朗是海湾国家中人口最多、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伊朗也是世界上天然气第二大储藏国和石油资源大国。”RKRamazaniIrans Revolution:the Search for Consensus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0:Ⅷ美国外交事务分析家洛宾·怀特(Robin Wright,1948年—)在谈及伊朗的重要性时也说:“简单地说,伊朗太具价值而不容忽视。首先,其地缘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尤其是对西方来说,大大超过了丰富的石油储藏。它在阿拉伯世界和印度次大陆之间起到桥梁作用的疆域是上千年来政治、军事和商业发展的中心。其位置和伊朗名字由来的印欧种族亚利安人传统使伊朗长时间成为文化和地理的十字路口。”Robin WrightIn the Name of God:the Khomeini DecadeNew York:Touchstone,1990:22-23加拿大学者托马斯·朱诺(Thomas Juneau)为伊朗学术研讨会所写综述的开篇即说:进入21世纪,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有极高的报道价值,他为世界历史上古老和繁荣的文明之一,它在新千年的国际事务中已经确立了地位。在过去50年间,它明显得到了复兴,作为能源超级大国和革命的神权政治正在成为前锋。伊朗与美国的决裂、伊朗人向加拿大的移民,这些将对地区和国际事务产生重要影响。Thomas Juneau,Insights into the Future of Iran as a Regional Power,A conference of the Canadian Security Intelligence Service jointly sponsored by 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anada,National Defence Canada and the Privy Council Office,Carleton University,Canada,June,2009:6伊朗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与伊朗从上到下整个民族的努力分不开的。可以说,是伊朗这个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民族奋斗的结果。美国圣安德鲁斯大学伊朗研究所主任阿里·M安萨里(Ali MAnsari)在其《大国世界观:伊朗探索中的民族认同》一文中说:“对伊朗地区和国际追求的任何评价必须考虑这个国家的历史和世界观。这一视角不但与政治精英们广泛一致,而且知识分子也广泛一致,最为大众所欢迎的本质话题可能就是对违背民族尊严的抗议以及伊朗在世界上的正确地位。”Ali MAnsariWorld Views of Aspiring Powers:Exploring National Identities Iranwww gwu edu-sigurassetsdocsmajor_powersAnsari_on_Iranpdf
第一节伊朗概观
伊朗国土面积为1645万平方公里,在亚洲仅次于中国和印度,排名第三,在世界上按面积排名为第17位。截止到2012年12月,伊朗人口为7515万,在世界人口排名中也位居第17位。伊朗主要民族为波斯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1%,其次是阿塞拜疆人(24%)、库尔德人(7%),另外还有阿拉伯人、土库曼人和以色列人等。郭依峰:《世界能源战略与能源外交(中东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38页。伊朗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8人。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286htm。其官方语言为波斯语,国教为伊斯兰教。伊朗民族从来就没有把自己视为一个小国,而是国际大国。就历史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和伊朗目前的政治而言,它确实称得上世界大国。基于这一认识,伊朗要跻身政治大国,面对苏联解体后的国际格局转换,大国之间的矛盾,伊朗选择核为突破口,以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2010年世界银行的统计数字表明,伊朗国民收入人均4270美元,远高于中低收入国家1905美元的平均值和中东地区2820美元的平均值。2002—2011年伊朗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为473%,根据穆迪公司数据计算得出,http:wwwindexmundicomggaspx?c=irv=66。2011年伊朗上网人数每百人为587人。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number_of_Internet_users伊朗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有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少有的符合国情的政治制度。这些成了伊朗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一、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
伊朗古称波斯是世界上著名文明古国之一。伊朗学者扎比胡拉·萨法在谈及伊朗文明时,自豪地说:“伊朗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在广阔的伊朗高原上,不止一次成为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的主角,对东西方世界的文明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伊朗]扎比胡拉·萨法著,张鸿年译:《伊朗文化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6页。早在公元前第3千纪初,伊朗胡泽斯坦地区就形成了由当地居民埃兰人Elam建立的埃兰王国。它曾被西部崛起的邻国苏美尔城邦、阿卡德王国、巴比伦帝国、亚述帝国所征服,也曾击败过这些国家,重获独立。伊朗主体民族波斯人是伊朗土著与雅利安人民族融合的产物。约公元前3000年,雅利安人的一支由南俄草原迁入伊朗高原。约公元前2000年,该部落逐渐占据了今天伊朗东部地区。约公元前1500年,一部分迁入印度,称印度雅利安人;留在伊朗的仍称雅利安人。“伊朗”即雅利安之转译,最早见于大流士一世在纳克希·鲁斯坦(Naqsh-I Rustan)王陵的铭文,又见于《阿维斯塔》(Avest)经典之中,原意为“雅利安人”或“雅利安人的故乡”。王兴运:《古代伊朗文明探源》,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6页。
公元前549年,居鲁士大帝(Cyrus the Great,前590—前529年)统一伊朗高原各部,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0—前330年)。居鲁士击败了当时统治波斯的米底人(Median),使波斯成为一个强盛的帝国。10年后,居鲁士的军队又占领了巴比伦。到大流士一世(Darius I the Great,前558—前486年)统治时期(前522—前486年),阿契美尼德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帝国。其领土东至北印度,西至色雷斯,北至黑海、里海沿岸,南至印度洋和埃及,几乎囊括了整个地中海东岸地区。帝国各地政治、经济和文化互相交流、吸收,达到空前繁荣。为了巩固东地中海地区的霸权地位,阿契美尼德王朝与希腊长期争斗,其中最著名的是希波战争(前499—前449年)。战争以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公元前330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Alexander,前356—前323年)火烧波斯波利斯王宫,标志着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灭亡和伊朗希腊化时代的开始。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灭亡,公元前312年,伊朗又成为塞琉古王国(前312—前64年)的一部分。
公元前238年,在反抗马其顿殖民统治的斗争中,伊朗东北部游牧部落阿帕勒人的首领阿萨息斯夺取塞琉古王朝的帕提亚行省,建立新政权。该政权被西方称为帕提亚王国(前247—226年),中国古籍称其为“安息”。安息王朝时期是伊朗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较之前有很大发展,著名的丝绸之路开始兴起。
公元226年,安息王朝被新兴的萨珊王朝(226—651年)所取代。萨珊王朝在伊朗古代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法国历史学家吉尔斯曼曾说:“文明世界好像是由萨珊和罗马平分的。”李铁匠:《伊朗古代历史与文化·前言》,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诚如李铁匠先生所说,这话虽然有夸大之嫌,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萨珊王朝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性。萨珊王朝继承古代伊朗文化传统,并有所发展,为伊朗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萨珊王朝在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做出的贡献,正是在这一时期,基督教和摩尼教通过伊朗人传播到了遥远的地区,象棋由印度传入了伊朗,伊朗的十五子棋也传入了印度,还有大批罗马工匠为伊朗建造的房屋,深深打上了罗马人的烙印,等等。公元651年,萨珊王朝为新兴的阿拉伯人所灭,伊朗历史开始进入伊斯兰时期。被阿拉伯征服以后,伊朗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个行省。10世纪左右,伊朗人开始建立起自己的独立政权。接着,伊朗又为塞尔柱突厥人(10世纪)、蒙古人(13世纪)和帖木尔人(14世纪)先后征服。异族占领给伊朗的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破坏,然而,伊朗的先进文化反过来征服了野蛮的征服者。
1501年,萨法维王朝(又译萨非王朝,Safavid Dynasty,1501—1722年)建立。借助突厥人的力量,开国君主伊斯迈尔一世(Ismail I,1486—1524年)统一伊朗,并把疆界扩展到今天的阿塞拜疆、伊拉克和阿富汗境内。1502年,伊斯迈尔宣布什叶派的十二伊马姆派为国教。萨法维王朝是伊朗历史上第一个以什叶派伊斯兰教为国教的王朝,对什叶派在伊朗的发扬光大起了重要作用。萨法维王朝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战争不断。公元1588年,阿拔斯大帝(Abbas I the Great,1571—1629年,1587—1629年在位)继位,迁都伊斯法罕,与土耳其讲和,驱逐乌兹别克人,并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得波斯湾中的小岛巴林,使伊朗成为世界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17世纪末,萨法维王朝逐渐衰落。1722年,阿富汗的吉尔扎部落在马赫穆德(Mahemude)领导下,攻占萨法维王朝国都伊斯法罕,并自立为伊朗国王。
1736年,来自伊朗霍拉桑地区的部落首领纳迪尔率军把阿富汗人逐出伊朗,并以马什哈德为中心建立阿夫沙尔王朝(Afsharid Dynasty,1736—1796年),王朝最盛时版图东至阿富汗和印度北部,西至巴格达,北接里海,南濒波斯湾。1747年,卡里姆汗(1749—1779年在位)建立了赞德王朝(1757—1792年),定都设拉子。经过多年战争,赞德王朝掌握了除霍拉桑及其以东地区之外的阿夫沙尔王朝的土地。1779年卡里姆汗去世,赞德王朝分裂。1792年和1796年,赞德王朝和阿夫沙尔王朝先后被凯伽王朝所灭。
1779年,凯伽王朝(1779—1921年)建立,并首次定都德黑兰。凯伽王朝时期是伊朗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时期。西方列强加紧对伊朗的争夺,1801年,俄国兼并格鲁吉亚。此后英国、法国、奥地利、美国等相继强迫伊朗订立不平等条约。19世纪下半叶,英、俄攫取了在伊朗采矿、筑路、设立银行、训练军队等特权。随着伊朗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凯伽王朝后期,伊朗爆发了资产阶级立宪运动。在立宪运动中,伊朗颁布了《基本法》和《基本法补充条款》,它们相当于伊朗的第一部宪法。但由于英国和俄国的干涉,立宪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
面对积贫积弱的国势和伊朗民众对富国强兵的渴望,1921年2月,军官礼萨·汗·巴列维(Reza Khan Pahlavi,1878—1944年,1925—1941年在位)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并于1925年建立巴列维王朝1925—1979年。为了伊朗的社会发展,礼萨汗政权一稳定,马上实行改革。在内政上,为发展社会经济,以土耳其为样板,以现代民族主义为指导,推行以西方化、世俗化、民族化为特征的改革,伊朗的工业现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建立系统的交通和通讯网络、近代教育体系,提高了妇女地位。在外交上,1921年,伊朗与苏俄签订协议,废除了沙俄与伊朗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927年,伊朗宣布废除所有与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外国在伊朗的领事裁判权,并实行关税自主。礼萨汗的改革维护了伊朗的国家主权和统一,捍卫了伊朗的独立和尊严,他本人因之成为现代伊朗的缔造者。由于他实行个人独裁和亲德的外交路线,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后,英国和苏联出兵伊朗。礼萨汗被迫退位,流亡国外,最后客死埃及金字塔下。其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Muhammad Reza Pahlavi,1919—1980年,1941—1979年在位)继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伊朗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觊觎者——美国。20世纪50年代,随着第三世界国家民族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伊朗石油国有化意识增强,掀起了由摩萨台领导的石油国有化运动。为了染指伊朗的石油等资源,控制战略地位重要的伊朗,美国积极寻找机会。1953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伊朗策划政变,使出走希腊的专制君主巴列维的孔雀宝座失而复得,并由此埋下了伊朗人民的仇美情绪。1952年埃及革命的胜利和1958年伊拉克革命的胜利,对美国和巴列维国王触动很大。1963年,为了巩固统治,在美国支持下,巴列维国王宣布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国的蓝图来进行伊朗的经济和社会改革,例如土地改革、给予妇女选举权、森林水源国有化、工人入股、限制宗教势力等。伊朗给予驻伊美军享受司法豁免,美国人犯罪不受伊朗法庭审判,而由美国人处理等特权。对此,伊朗宗教领袖阿亚图拉霍梅尼Khomeini,1902—1989年竭力反对。巴列维国王将其逮捕,并于1964年11月4日予以流放。
巴列维的“白色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就,从经济上看,1963—1977年,伊朗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1965年,伊朗人均GDP为300美元,1977年上升为2200美元。[伊朗]费雷敦·胡韦达著,周仲贤译:《伊朗国王倒台始末记》,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2页。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不断提高,1963—1966年为88%,1967—1971年为118%,1972—1973年为14%,1974—1975年为30%。《世界经济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790页。从1963—1977年,伊朗的发电量增长了31倍,电视机增长了10倍。全国小学生人数1960年为27万,1977年超过1000万。[伊朗]费雷敦·胡韦达著,周仲贤译:《伊朗国王倒台始末记》,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2页。借改革取得的成效,特别是1973年石油大幅涨价后,巴列维国王要借石油美元把伊朗的军事实力打造成世界第五大军事强国。由于巴列维改革的主要受益者是大资本家、权贵和以美国为首的外部势力,更为重要的是巴列维国王不能使政治与经济发展同步,镇压持不同政见者,在高度集权下产生高度的腐败,这些为其覆亡埋下了隐患。1979年初,在民众的强烈抗议声中,巴列维国王重新踏上了他父亲的流亡之路,伊朗进入到了伊斯兰共和国时期。然而,伊朗的大国梦想却在新的伊斯兰共和制下进一步发展。美国学者RK拉马扎尼曾说:“伊朗人知道其变小的边界的失与得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承认了弱国地位。国王仍然是王中王,伊朗继续是‘帝国’。帝国已经死了,但神话依然活着,真实的历史画卷和传统中的繁荣还在。这种过去的引诱对伊朗的外交政策产生了巨大影响。”Rouhollah KRamazani,The Foreign Policy of Iran,1500—1941,Charlottesville: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1966:62伊朗前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曾自豪地说:“在历史上伊朗总是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毅然挺立,成为各国科学、技术、文化和发展的旗手。”“伊朗总统内贾德:美帝国主义已经走到了尽头”,http:worldpeoplecomcnGB7858996html。纵观伊朗的历史,伊朗民族多次遭到异族入侵,并带来灭顶之灾,这使伊朗人在骨子里存在着不安全感,要通过强大的综合实力去捍卫伊朗的独立与尊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