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国经济转型七问 ——两岸财经意见领袖眼中的中国经济

書城自編碼: 246047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中國經濟
作者: 谭保罗、池薇
國際書號(ISBN): 9787216079983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9-16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80/318千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5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   戴海峰,余卓平,袁浩 著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 戴海峰,余卓平,袁浩 著 》

售價:NT$ 1114.0
绘画的基础 彩色铅笔技法入门教程
《 绘画的基础 彩色铅笔技法入门教程 》

售價:NT$ 279.0
听闻远方有你2
《 听闻远方有你2 》

售價:NT$ 240.0
牛津分配正义手册
《 牛津分配正义手册 》

售價:NT$ 2016.0
全域增长:从战略制定到战术执行
《 全域增长:从战略制定到战术执行 》

售價:NT$ 661.0
澎湖湾的荷兰船:十七世纪荷兰人怎么来到台湾
《 澎湖湾的荷兰船:十七世纪荷兰人怎么来到台湾 》

售價:NT$ 370.0
银元时代生活史
《 银元时代生活史 》

售價:NT$ 493.0
大唐兴衰三百年3:从女主当国到开元盛世
《 大唐兴衰三百年3:从女主当国到开元盛世 》

售價:NT$ 32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739
《 中西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处境与对策 》
+

NT$ 360
《 供给侧改革 》
+

NT$ 324
《 WTO多边贸易规则与实践 》
+

NT$ 621
《 WTO中的贸易与环境问题 》
+

NT$ 405
《 《重启:新改革时代的中国和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以全球视角解释中国改革方向,深度解读改革背后的逻辑。) 》
+

NT$ 448
《 且借纸遁:读书日记选1994—2011(一百五十余种“闲书”,折射出思想史家的视野和境界) 》
編輯推薦:
一个主题 三个维度
七大议题 三十三场对话
追问海峡两岸最受关注的财经专家 聚焦中国经济最具争议的七个议题

看懂这本书,你就看懂了中国经济未来走向!
追问当今中国海峡两岸最受关注的财经意见领袖
畅谈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话题
聚焦当前中国经济转型期下的冷思考
探讨新一轮改革下中国模式走向何方
內容簡介:
2014年是中国经济转型关键的一年,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中国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大家关注,要真正提升中国经济的质量和中国企业的效率,使这个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有七个问题不容忽视,这就是大而不强之痛、房地产之怪、资本市场之困、银行凶猛之罪、金融风险之危、企业变革之惑和经济弱势群体之艰。
作者通过对海峡两岸当前极有影响力的财经意见领袖的采访,以7个议题,33个对话聚焦中国经济转型期下的冷思考,探讨中国模式走向何方。这种布局旨在既把具体问题谈得更深,也希望不丧失对中国经济转型大局的整体把握。
關於作者:
谭保罗:毕业于复旦大学,《南风窗》杂志社高级记者,致力于观察新时期中国政经走势和金融市场改革。职业生涯始于北京《新京报》,曾任深圳报业集团驻台湾财经记者。
池薇:复旦大学硕士,深圳广电集团《直播港澳台》栏目编导,长期专注于大陆、台湾两岸政经领域的深度报道。
目錄
卷首语
前言:中国经济的三块“石头”
第一篇 大而不强之痛
这个世界从未发生过依靠GDP数字来保证经济长久繁荣的事。在乾隆时代,中国GDP已经是世界第一,但这一点用都没有。
企业的壮大和产业的发展,这才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崛起的不二法则。
篇章首语:东亚邻国的启示  2
货币、凯恩斯和国家兴衰漫谈  5
——台湾“清华大学”经济系主任 赖建诚
中国历史上的内部动乱有个特点,就是不存在政治和宗教问题,只有温饱问题,简单说就是“马尔萨斯陷阱”严重化。
日本金融强国“大跃进”的教训  17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孙立坚
我们的GDP已经达到世界第二,很容易像当年的日本人那样盲目自大。研究日本的泡沫是如何形成的,你会发现和我们今天有很多相似之处。
大国崛起不靠空话靠产业  25
——台湾新竹科技园管理局前局长 王弓
万一公营的资金赖皮怎么办?高新产业不都变成公营企业了吗?公营企业没效率,高新产业的竞争又比一般产业要激烈,它们怎么去国际上竞争呢?
财团模式为何让后发国家聪明崛起  37
——台湾大学副校长 汤明哲
大陆最终的目标是必须解决生产力的提升问题。大陆在改革开放之初曾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说法,如果让土地变成“第一生产力”,那么经济肯定会出事。
第二篇 房地产之怪
通过投资制造业和基础设施,香港富豪推动了内地经济最初的勃兴,但他们也带来了土地资本化的“香港模式”。
对一座城市的资产价值暴增而言,“香港模式”是个好东西,但对一个大国的长期繁荣来说,这却是一剂毒药。
篇章首语:“香港模式”之弊  52
华人富豪为何都与房地产有关  56
——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创始人之一 张金鹗
开发商越养越大,它的势力也就越来越大。当局不敢动它,你动它,它就死给你看。台湾要“选举”,“选举”就要政治献金,对不对?
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犯逻辑错误  64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 林祖嘉
假如台湾地区也像美国对房屋持有课税,台北市随便一栋房就三五千万台币,课税1%就等于每年交30万、50万,恐怕每一个人都会跳起来反对。
政府没有收取房产税的理由  71
——华东师范大学房地产系主任 华 伟
城市土地为国有,购房者拥有的是70年连续使用权,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产权。没有真正意义的房产,你如何去征房产税呢?
解决楼市问题的根本是金融和税收  74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易宪容
暴利的本质在于利用全国人民公有的土地资源,让住房成了极少数人赚钱谋取暴利的工具,掠夺与损害了全国大多数人的利益。
中国应重新审视财税体制改革  78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系主任 曾康华
一些地方政府有时会出来辟谣,但我认为房产税推行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地方政府的财力总要找个途径去填补。
第三篇 资本市场之困
在中国的帝制时代,国家政权会积极保护自耕农不被大地主兼并,只要他们有独立的财产(土地),就可以直接向国家交税,从而确保王朝的繁荣。
在现代的中国,监管部门却很难保护好普通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的财产,所以中国人都去买楼,而置“国家号召”于不顾。
篇章首语:股市不应再做“小三”  84
百部法律为何管不好股市  88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证监会发审委委员 李曙光
一些案件不但判罚轻,而且缓刑也用得太多。你想想,坐一年牢就能出来了,还怕什么?
资本市场的边缘地位应改变  94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证监会发审委前委员 吴晓求
寻租者成了股东,并不一定能使企业上市,他们常说有打通关系的能力,实际上并非如此。但他们的确有能力让企业上不了市。
中国人距离价值投资还有距离  99
——台湾元大宝来投信总经理 刘宗圣
在大陆,上市企业老板在外面有公司,然后和上市公司有业务往来,这再正常不过。但在台湾,可能要蹲好多年监狱。
大中华资本市场的可能性在哪里  108
——台湾并购与私募股权协会理事长 黄齐元
大陆的机构法人不发达,根本没人去捧你的蓝筹股。小股民的兴趣是创业板,因为那里有暴富的希望,买蓝筹股还不如买楼,对不对?
第四篇 银行凶猛之罪
局部试点,然后全面推广,这似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宝贵经验。尤其对那些用常识就能解决的简单变革来说,这种循序渐进的模式非常有效,可以把阻力减少到最小。
但世易时移,金融市场的改革却很难通过这个模式去解决。让农民承包土地安心种地和改革金融市场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篇章首语:金融改革没有“小岗村”  118
企业的钱为什么让银行赚了  122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鲁政委
对银行来说,只要能海量放贷,外加利差保护,它就能赚个够,自然也没有改变的动力。因此,如果宏观融资结构不改变,银行转型就是天方夜谭。
银行改革的方向是主体多元化  126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 郭田勇
有一位地方银监局的官员问我,20年来中国银行业的最大变化是什么?我告诉他,20年前,到银行借钱不一定要还,但现在,借钱不还已经不行了。
推进利率市场化不要再搞“双轨制”  13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巴曙松
不同市场主体如果面对不同的资金价格,则意味着不公平的市场环境。部分主体可以在管制的利率条件下获得低成本资金,比如一些大型国企和地方融资平台;另一些主体,比如中小企业,则不得不承受较高资金价格。
过分城市化不如力推金融改革  134
——海通证券副总经理 李迅雷
金融体系本身的问题也是企业高杠杆率的原因。比如,在很多人看来“银行是国家的”,这就很容易想到民企高杠杆率的背后,必然有银行内部人员拿了“好处”。
终结银行暴利的“台湾经验”  143
——台湾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黄达业
大陆银行业的利润是以牺牲民众的利益为代价的,为什么要把钱让外国人赚呢?你居然给外国人,你卖给台湾嘛,至少利润还是让我们中国人自己赚了。对不对?
第五篇 金融风险之危
现在很多人都在谈金融风险,但热钱、坏账、影子银行和债务这些都不是主要问题。
最大的风险在人心,即社会的信用基础。
篇章首语:最大的风险是信用风险  154
中国不可忽略“僵尸银行”的风险  158
——广东金融学院院长 陆 磊
为什么我们发了这么多货币,但却没有出现危机?这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外部保险,那就是人民币有一个升值预期。
“中国特色”债务问题的危险和契机  165
——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 朱 宁
中国的债券交易其实就是银行之间互相买卖对方的贷款,风险最终仍然停留在银行系统里面,没有分散和传递出去。
热钱,你想把中国怎么样  170
——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 黎友焕
还有人把人民币升值和房价上涨的双重收益作为诱惑,来鼓励一些境外热钱投机房地产市场。
富人的钱为何时常危害经济  174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中心主任 翟立宏
长期以来的实际情况是:中国信托业除了信托业务不做之外,其他什么都做。
第六篇 企业变革之惑
中国的企业为何不如它的GDP那样出色?很多人必然会说到产权问题。
但除开产权问题,针对商业本身的探讨更具有操作层面的价值。
篇章首语:中国企业的“后发劣势”  180
“中国制造”为何撑不起“中国内需”  185
——首都经贸大学市场营销系主任 陈立平
在美国西尔斯百货只要200美金的普通西服,在中国的售价高达2500元。如果按购买力计算,这个价格大约是美国的10倍。
钱多了为何让企业做“傻事”  191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系主任 丁 远
作为北京、广东当地的明星企业,遇到很多问题,政府会主动给你“熨平”。问题在于,把跟政府的默契当成核心竞争力,到了国外必然“两眼一抹黑”。
传统民企模式搞不成现代化  196
——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史晋川
从国务院这个层面来看,发展民营经济是大原则和方向,问题在于部分掌握“生杀大权”的部门并未严格执行。
索尼盛衰留给中国企业的管理学七问  199
——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主任 苏 勇
在信息化时代,很多行业物理意义上的“核心技术”概念正在消亡,因为技术在被标准化和模块化之后,很容易从市场上买到。技术的壁垒正在不断地降低,这对企业竞争提出了新要求。
华人企业给世界带来什么  206
——台湾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 李吉仁
有些问题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国家和政府的手终究会慢慢抽出来,关键是在抽出的过程里不断保持平衡。
第七篇 经济弱势群体之艰
中国经济领域的弱势群体一是中小企业,二是农民阶层,他们时常因无法享受“国民待遇”而赢得同情。
实际上,他们本身的力量却并未得到发挥,根本原因是他们都缺乏足够的“社群化”。
篇章首语:弱势群体需“社群化”发展  220
中小企业需要的不是“官话”  224
——台湾中小企业总会副理事长 张大为
在台湾,最具成长力的产业并没有被公营企业占据,而是给了民营企业。如果不是这样,台湾当年也一定不会成为“四小龙”。
中小企业为何要敢于对权力说“不”  232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 周德文
很多人买了绿卡准备长期居留,但不是加入外籍,说白了就是“脚踏两只船”,因为他们很担心国内的政策会变化,财产会受到损害。
大陆不应忽视农村和粮食安全  237
——台湾大学农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徐世勋
越是工业化程度高的地方,农业越是重要,因为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农业必须要提高生产力和效率,才能满足需求。
台湾农民为什么比大陆有钱  243
——台湾省农会总干事 张永成
台湾的农村社会其实可以看做“两套系统”在平行运行,最基层的“权力单位”叫乡镇公所,没有村委会,与此平行,每个乡镇都会有一个农会。
中国式小额贷款为何“挂羊头卖狗肉”  249
——中国社科院小额信贷研究室主任 孙同全
目前的情况是,农村的金融服务供给不充分,同时政府又抑制地方自发的金融活动。国家一直有扶贫开发计划和政府贴息贷款,但很多没有真正到户,容易被基层有权势的少数人占用。
中国人的商业文化应从家庭餐桌开始  254
——台湾《商业周刊》创办者 金惟纯
政治上制约很多,但必须在商业上松绑。那些在政治上和商业上都充满约束的地方,不但商业无法进步,政权也很容易崩溃,苏联就是一个例子。
內容試閱
卷首语

最近这些年,中国人从未如此自信过,也从未如此迷茫过。

过去的30多年,中国人的自信来自好看的经济数据,也来自对方向和路径的笃定,知道自己朝哪里走,怎么走。

回溯大约20年,那是朱镕基的改革。政府和银行分离,中国人开始懂得“财政”和“金融”的差别;推行两税制,让中央和地方明白在财政上应该如何互惠互利;改革国企,让国有部门“龟缩”到利润丰厚的上游,把下游的赚钱机会放给民间。

再回溯30多年,那是邓小平的改革。小岗村、经济特区、温州模式横空出世,中国人重新认识到创造新的财富远比反复分配那点仅有的财富重要。

两次改革都让中国人得到了好处,但在方向上却截然相反。邓小平的改革是从上到下“放权”,金融财政大权向地方下放;朱镕基的改革则是从下到上的“收权”,金融财政大权向中央积聚。“收”和“放”并无对错之判,但“一收一放”则衍生出当今中国经济诸多“迷局”。

一直以来,我们在思考经济问题的时候,习惯从国际大势、国家竞争这类宏大背景去横向思考,容易忽视纵向的“经济史”。本书旨在打通中国经济的“横轴”和“纵轴”,把问题放置在30多年经济衍变的历史脉络中,和海峡两岸的财经意见领袖激辩中国经济最受关注的7个议题,从而寻找解开迷局的“密码”。

前言

中国经济的三块“石头”

在中国的传统典籍中,《论语》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一本。可以说,它奠定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治国安邦和修身立德的法则。和“四书五经”中的其他几本较为典范的编排方式不同,《论语》只是一部孔子及其弟子对话的辑录。这种形式上的简洁和通俗,提高了这本智慧之书的传播效率,也决定了它影响的深远。

笔者比不上孔门先贤们的万分之一,但对这种“约其辞文,去其繁重”的表达风格却一直高山仰止。于是,从2011年至今,经过3年多的采访和修改,笔者也效颦而编著了这样一本对话集——一本关于中国金融和经济的“大白话”。

什么是“大白话”?除了简洁易读的对话形式之外,更重要的是,不绕弯子,直指问题的病灶;同时,力求站在多数人利益的立场之上,不为尊者讳,把那些悄悄拿走普通人财富的“隐形集团”昭告天下。在这方面,台湾经济学家那种特有的直率,尤其让人印象深刻。很多有关大陆金融问题的迷惑,全都被软软的“台北腔”一枪打烂。

当然,这并不是本书的全部。

从内容上看,全书有7个篇章,每篇只谈1个议题,7个议题基本涵盖了当前金融、经济领域最热门的内容。每篇之下的几个对话则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这个议题,全书共有33场对话。这种布局旨在既把具体问题谈得更深,也希望不丧失对中国经济转型大局的整体把握。

转型大局,势必要以改革来推动。在2014年的中国,“改革”几乎成为一种举国范围内的“政治正确”(politiccorrect)。所有人都在高呼“改革”,这两个字既成为了利益受损者的安慰剂,也成为了利益既得者的护身符。不过,对改革的激情歌唱和对改革的理性认知,两者往往存在着不匹配。

比如说,不少朋友都会认为经济改革的当务之急是扩大“民营资本”的准入,但这种想法很可能忽略了中国已经形成的财富分配格局。当今中国,所谓“民营资本”其实早已被“异化”。“你懂的”儿子周滨投到石油行业的钱,不是“民营资本”吗?“房姐”在煤矿的投资,同样也是“民营资本”,对不对?实际上,与其让作为权贵阶层代理人的“伪民资”获得特许经营的权力,倒不如研究如何完善国企利润上缴和充实国家社保基金这些问题。

当然,笔者也同意:要真正提升中国经济的质量和中国企业的效率,一场产权改革在所难免。但改革也必须考虑在过去的30多年之中,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内部,究竟形成了怎样的利益格局,而这个格局又将如何影响今后的改革。很多时候,改革不是“另起炉灶”,而是“继往开来”。回头审视在“摸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我们究竟摸到了哪些“石头”,往往比规划未来的蓝图更为重要。

在转型的节点,我们应该把这些“石头”亮出来,推敲它们的品质,探寻其对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的意义,敲敲打打,有所扬弃,然后逐步完善。唯有如此,才能推演出更有操作价值的改革策略,也才能把改革的成本最小化,成果最大化。那么,“石头”在哪里?

简而言之,就经济层面的改革而言,这30多年来,我们其实主要摸到了三块“石头”。

“石头”之一:充分就业

2014年,两件大事牵动着全球经济的神经。一是美联储对QE规模的调整,二是中国把GDP增速的目标从“保8”调至“7.5%”。两件事其实共同指向了同一个议题,即充分就业的问题。

自从美联储建立以来,降低失业率便是其“法定职责”。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个国家就业问题的解决靠的是两个系统,一是美联储,另一个则是全球最发达的监狱体系。就中国而言,地方官对GDP的崇拜,其背后根源也是中央政府对就业问题的担忧。而“挖坑填坑”的GDP即是创造就业的最便捷方式。

就业问题即“吃饭问题”。1980年代,中国通过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第一次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但在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生产力之后,之前放纵生育导致的“婴儿潮”又开始让农村出现了新的危机,即剩余劳动力不断出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家喻户晓的“治安严打”,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城乡隐性失业的加剧,一度影响了社会治安。随后,中国选择了新的战略,即全面接收被亚洲“四小龙”淘汰的加工业,同时加入WTO。于是,中国第二次解决了“吃饭问题”。

但如今,加工业或者说制造业的根基正在被侵蚀,“饭碗”可能不保。一直以来,全球金融海啸被认为是“制造业危机”的首要因素,但事实并非如此。“内因”比“外因”更为重要:长期的金融抑制和利率体系的扭曲,正从根本上瓦解“中国制造”的金融基础。

“中国制造”始于70年代末,浙江人“鸡毛换糖”和香港人北上广东建厂是开端。这些制造业中的中小企业,绝大多数都没有和银行发生过借贷关系,民间借贷才是其融资的主流渠道。但这个渠道,正被冲毁。

一方面是楼市的疯狂,让资金大量进入房地产行业逐利,很多制造业企业关厂炒房。同时,这种行业“错配”,也使得提供给制造业的民间借贷资金供给减少,资金价格必然上升。

另一方面,权力逐渐让民间借贷体系长出了毒瘤。在很多地方,民间借贷的债主都有权力背景,它们其实可以称为“伪民资”,比如那些借钱给吴英的公职人员。权力的介入带来两个问题:一是资金在权力帮助下从银行体系流出,几经转手,必然层层加价,抬高企业的融资成本;二是权力使得借贷关系的约束机制逐渐“黑社会化”,负债企业家从“跑路”变成“跳楼”。

从以上这个金融运行体系的截面可以看出,重振“中国制造”,必须要改革,但改革并不仅仅是放宽民营银行准入这么简单。对那些“伪民资”放宽准入,必然导致更严重的寻租行为,并形成新的“食利集团”。最终,钱还会在虚拟的投机领域空转。要重振实体经济,让“充分就业”这个改革成果坚如磐石,我们既要对金融体系“动手术”,同时还必须把改革引入“更深层面”。

“石头”之二:中央集权

如果说解决“吃饭问题”是目标,那么中央集权便是快速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

在秦朝之后,中国社会产生太平盛世的前提,一定是国家拥有稳定的中央集权体系。而所有王朝崩塌的根源,无不是因为中央权威的丧失,导致了国家的衰弱,最终被来自底层的怒火烧成灰烬或被异族攻灭。几千年来,中央集权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远远胜过所有西方政治理论中的“流行词汇”。

中央集权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因为我们是世界上“内部不均衡”最严重的大国。比如,在明朝末年,陕西饥民已经“易子而食”,而江南却莺歌燕舞,东林党坐而论道。更严重的是,江南富商富得流油,而国家却财政困窘,只能向西北的贫苦大众摊派“三饷”,酿成民变。再看清末,华北平原的饥馑从未中断,这是义和团兴起的重要因素。而在工商业勃兴的东南地区,各省早已不听中央号令,八国联军入侵,竟抛弃慈禧太后搞“东南自保”。最终,清朝亡于地方独立。

对古代中国来说,“内部不均衡”的缓解有赖于中央来调配资源,而伦理和民心的稳固,也要依靠中央集权的支撑;同样,现代中国的经济增长,也离不开中央集权的推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面临物价飞涨、地产泡沫和银行坏账等多重困境,而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正是通过90年代中期那次财税和金融领域的中央集权来完成的。但这次改革的影响也是双面的。

首先,财税改革重新划分了中央和地方资金分配的界限,建立了“地方竞争”格局,从而奠定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宏观架构。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后,中国GDP增速再也没有低于7%。但改革遗留的问题也显而易见。一方面,财政资源高度集中,增强了中央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但也使政府容易形成以财政扩张支撑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变成“公司”,“土地财政”成为主营业务,而由此衍生的高地价、高房价问题既拉大了各阶层的经济差距,也不断撕裂着各阶层的社会认同。

其次,该轮金融改革的正面意义重大,可以说为中国构建起了现代意义上的银行体系。但金融资源通过巨型国有银行过度向上收拢,其后果必然是向下分配时的效率失衡和不公平。巨型央企坐享低廉的银行贷款,银行本身也有可观的利差收益,而留给普通储户和中小企业的则是财富的贬值和融资空间的逼仄。“影子银行”体系便由此而生。

此外,在直接融资领域,金融审批权也实现了向上的集中,股票发行“核准制”即是典型。“核准制”的本质,是把“决定谁上市”的权力从地方交易所收归中央部委。在这个制度之下,股市的市场机制被严重削弱。当“场外利率”飙升,股市的钱便会被迅速抽空,任何拉抬股市的努力都会徒劳无功。

因此,完全可以说,上世纪90年代的那一次改革已经到了必须重新审视的时候。资源的集中可以提高体系的安全性,但也会降低体系的效率,最终再次危及体系的安全。“过犹不及”,这句老话一点也不过时。

“石头”之三:海外资源

除了内部的两块“石头”之外,我们还摸到了另一块外部的“石头”,即对外部资源的获取。

中国对国外资源的引进,远远早于对外资的引进。改革开放之前,红色资本家霍英东和华润这样的驻港“窗口央企”便开始为解决内地的资源短缺而努力着。埃及、巴基斯坦的棉花,泰国的大米,新马的橡胶,中东的石油多数都通过这些特定渠道流入内地,缓解中国人的资源之困。

可以看一个数据。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不到20%。但从2008金融海啸到2013年这几年,这个数字已在50%~60%之间浮动,超过60%也指日可待。而中国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早已超过60%。大宗商品超高的对外依存度,其实折射了中国经济的另一种风险:海外资源的可得性。

不难发现,中国并不缺钱,关键问题是能否用适当的价格买到该买的东西。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往往和更深层面的因素相关。不妨举个日本的例子。日本是出名的资源穷国,70年前和美国开战的原因很大程度便是后者的资源封锁,而其不到4年就迅速战败的原因,同样是因为资源的短缺。战后的经济发展中,日本找到了出路。当制造业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后,日本人迅速在全球下单,四处买矿山,买农田,如今已成为“海外资源大国”。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人在买资源时遇到的阻力远比如今的中国小。比如,就在各大资源类央企对海外矿商的并购频频受阻之时,我们却蓦然发现这些目标公司早已有着强大的日资股权背景。澳大利亚人曾抵抗过日本人的侵略,为什么他们的铁矿还会让日本人入股?很多人发出这样的疑问。

事实上,日本人对自我形象的革新历程被我们忽略了。

“一个日本兵,看上去活像用牛皮纸胡乱卷起来的包裹,又脏又皱,随时有可能散开来。他的绑腿不整,军衣肥大,裤筒宽松,罗圈腿短得可笑。”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国作家威廉·曼彻斯特在《光荣与梦想》中这样描述欧美人眼中的日本人。在他们眼中,日本人丑陋、奸诈、残暴,而且不守信用,只会偷袭。但战后呢?日本人似乎成为了各国人民心中的谦谦君子,包括很多中国人也是这么认为。BBC近年的一项调查中,日本的国际形象甚至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德国。

日本怎么做到的?美国日裔学者涩泽尚子认为,战后初期,出于政治需要,美国政府开始在民众心中重塑日本形象。盟军统帅部抓住了两点,一是日本人的女性气质,二是日本人的孩童形象。于是,美国传媒开始不遗余力地宣传温柔的“蝴蝶夫人”和“追逐美军吉普车索取糖果的小孩”这类形象。另一方面,则号召美国人对日本表现出负责任的“丈夫”态度和宽容大度的“慈父”作风。宣传上的独辟蹊径,效果好极了。

更重要的是,日本人更懂得主动迎合国际社会的需要。比方说,在“日本制造”横扫世界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的文化输出也主要是“阴性的”,艺伎、奥特曼、阿童木……这些形象或温柔,或可爱。几十年来,通过这种一以贯之的形象强化,日本“好战者”和“侵略者”的本性被掩盖,留给人们的此种印象似乎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女子般温柔”和“孩童般单纯”的国家气质表象。这种气质,是海外资源获取过程中最好的“政治通行证”。

对中国来说,作为一个能源、矿产乃至水资源都不充裕的大国,未来的持续发展,必定也越来越离不开对海外资源的依赖。要让资源的“买卖”更顺畅,我们也必须考虑“形象问题”了。

而遗憾的是,中国目前的形象经营主要是零散、自发的企业或民间行为,而其营造的多是“山寨仿冒者”和“土豪”的形象。这两种形象既会殃及中国企业的品牌打造之路,也会让中国变成跨国交易的“冤大头”。台湾著名投资银行家黄齐元说,国际并购领域已经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