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四圣心源》白话讲记

書城自編碼: 245836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醫學中医
作者: 李玉宾
國際書號(ISBN): 9787509176740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9-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239/23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1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佛教文化十八讲
《 佛教文化十八讲 》

售價:NT$ 418.0
背弃圣约:处于考验中的美国公民宗教(社会学名著译丛)
《 背弃圣约:处于考验中的美国公民宗教(社会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215.0
卖掉法拉利的高僧
《 卖掉法拉利的高僧 》

售價:NT$ 324.0
次经导论
《 次经导论 》

售價:NT$ 829.0
故纸留痕:抗日战争时期澳门报刊资料选辑
《 故纸留痕:抗日战争时期澳门报刊资料选辑 》

售價:NT$ 1613.0
玩转Photoshop(零基础快速上手,全彩赠视频)
《 玩转Photoshop(零基础快速上手,全彩赠视频) 》

售價:NT$ 269.0
故事力:TED演讲者助力,当代青年克服表达难题(两位TED专业讲者教你掌握故事五大力)
《 故事力:TED演讲者助力,当代青年克服表达难题(两位TED专业讲者教你掌握故事五大力) 》

售價:NT$ 381.0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绘(套装共15册)
《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绘(套装共15册) 》

售價:NT$ 2128.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22
《 药性赋白话讲记1.寒性药 》
+

NT$ 288
《 小郎中学医记1.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
+

NT$ 268
《 李可六经辨证学 》
+

NT$ 268
《 跟师一日一得2.临证取象 》
+

NT$ 283
《 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辨象(民间中医课堂丛书) 》
+

NT$ 162
《 四圣心源.黄元御医籍精品 》
編輯推薦:
这本《四圣心源》讲记,就是结合作者李玉宾自己的体悟,试着从医学的源头,从五运六气的层面,去剖析黄元御学术的根源,使学习《四圣心源》的读者,能够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在此基础上,融会贯通,师古而不泥古,则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才是对黄元御学术真正的继承和发扬。
內容簡介:
本书是对《四圣心源》理论体系的系统讲解。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提出一气周流的理论体系,作者在讲解时,追本溯源,从五运六气的角度,探讨一气周流理论的源头;在传承运用上,融汇古今,体察古今差异,提出痰浊致病的新特点。对内容的讲解,灵动清晰,注重体悟,体现了一气周流的特色。本书适合中医爱好者阅读,也可供各级中医业者临床参考。
目錄
第一讲 黄元御与《四圣心源》 1
书香门第,少有奇才 2
庸医误治,左目失明 3
三年幽思,一朝而解 4
考据灵兰,传承古圣 4
十载幽思,三月而就 5
登峰造极,四圣心源 6
一生心血,化为医书 8
阳湖张琦,首刻流传 9
赵氏兄弟,再刻流通 10
单行本出,学术渐起 11
本气为病,一气周流 12
运中扶正,巧愈顽疾 14
小结 15
课后交流 15
第二讲 阴阳变化 18
天人合一,古圣心传 19
阴升阳降,一气浮沉 20
四象轮旋,无非一气 22
土枢四象,一气周流 23
一气周流,普适天道 27
课后交流 28
第三讲 一气周流 32
五行相生,一气顺行 33
五行相克,中土守控 33
不知变通,套方无效 35
五脏气通,周流如一 36
肝升肺降,化气生血 38
五脏藏神,气流神变 39
毛脉筋骨,各应脏气 40
官窍神气,脏精外现 41
声色臭味,五气分主 42
病则外现,准确定位 42
反反复复,用心良苦 44
小结 45
课后交流 46
第四讲 体悟一气 49
针合四圣,成竹在胸 49
一气周流,体会真切 51
诸象相合,方从证出 53
随行就势,动态调整 55
脉诊为主,体察全局 56
热郁于上,分类通降 57
整体把握,准确相应 58
小结 60
课后交流 61
第五讲 五运六气 64
五六各异,统于天道 64
一气周流,暗通河图 65
四象五行,太阳为主 66
天道阴阳,六爻体现 67
五源于日,六出于月 68
太阳月亮,合为主气 70
五大行星,产生中运 70
满天星体,客气加临 71
五运六气,须臾不离 71
一气周流,以五统六 72
《内经》明言,天之数五 73
地之数六,以阴配阳 74
五六相合,干支纪年 75
火分君相,六统于五 76
小结 77
课后交流 78
第六讲 六气从化 80
六气本质,统于五行 80
六气名目,天干别名 82
经脉循行,如环无端 84
升降出入,同步进行 84
六气从化,实力为王 86
水火立极,物极必反 88
能者主化,化繁为简 88
火藏于水,六归于五 90
五气分主,升降周流 90
十二经脉,贯通如一 91
一气周流,真实不虚 92
小结 93
第七讲 经脉循行 94
一气周流,诸多层次 94
人气应天,五脏为主 95
升降斡旋,各司其职 96
升降一体,无非流通 99
分经主时,潮起潮落 100
小结 102
第八讲 六气治法 104
火隐于水,君相合一 104
厥阴风木,温润而升 105
阳明燥金,凉润而降 108
金木升降,一气一体 109
太阴湿土,固运利湿 111
急救水火,以固两极 113
少阳相火,郁则宜通 115
小结 116
课后交流 117
第九讲 体会脉气 120
肺朝百脉,现于寸口 120
动态及时,客观准确 121
诊察脉气,如水似流 122
净心素食,映照脉气 125
六部合参,圆成一气 128
小结 129
课后交流 130
第十讲 邪正虚实 136
脉贵缓和,圆融通畅 136
邪正虚实,执简驭繁 137
凡病则郁,凡病则虚 138
郁结不同,脉象各异 139
正则清灵,浊则黏滞 140
强弱清浊,或补或泻 141
六部浮沉,准确定位 142
全局察脉,以决进退 144
药合脉证,丝丝入扣 146
正气为主,邪气为标 147
诊治一体,方随脉出 148
脉象即时,症状后至 149
课后交流 150
第十一讲 中气与阴阳 156
正气一虚,百病丛生 156
温运中土,固守正气 156
中气轮转,首推黄芽 157
邪气纷杂,黄芽变通 159
恒守正气,相机祛邪 160
阴虚宜降,多路敛藏 161
阳虚宜升,润养升达 163
阴阳升降,圆融归一 164
阴脱急升,阳脱急藏 165
小结 168
课后交流 168
第十二讲 精神为病 173
正气为干,病气为枝 173
疏通道路,敛神归位 175
温藏敛神,以固精遗 177
方如导航,引导归正 179
课后交流 180
第十三讲 气血为病 182
破气为通,降气为补 182
破散积滞,升达郁结 184
活血化瘀,温通润养 186
血脱急止,祛郁流通 190
衄血凉降,补泻兼施 191
吐血温降,中虚固养 192
便血温升,黄土固守 193
尿血通利,发灰来止 194
止血息风,通补引行 195
小结 196
课后交流 197
第十四讲 古今差异 206
古今差异,清浊之分 207
浊气秽凝,生痰滞气 208
化痰祛浊,流通一气 209
痰滞郁重,化痰郁解 210
痰滞气急,痰动脉滑 211
化痰宜温,痰黏溶散 212
痰浊化散,滑润泻下 213
成药竹沥,兑姜方便 214
课后交流 214
第十五讲 凡病皆郁 221
乳腺增生,一周而减 221
诸病缠身,腿麻自除 221
凡病则郁,流通为主 222
郁浅不通,流通即愈 223
郁深不出,先破再散 224
脉满宜通,脉深须破 224
郁深外达,症增为散 225
血气并用,流通郁结 227
破养兼备,郁深可散 227
流通气活,通畅自在 228
课后交流 229
第十六讲 治病调心 233
治病一时,养心一生 233
过动耗精,久治不愈 235
思虑多疑,内耗难补 235
心开性平,正气自复 236
內容試閱
第三讲 一气周流
咱们今天呢,把书打开到《卷一?天人解》。第一小节——阴阳变化,主要是讲了《四圣心源》的理论体系,讲了它的基本结构:中土斡旋,土枢四象,一气周流,就是这个结构体系。黄元御先生主要是从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流变化的角度,从这个层次,给我们讲解了一气周流的这个简洁的结构模式。
我们知道,《四圣心源》整个理论的核心就在第一卷《天人解》里。这个理论模型,就是黄元御先生在《阴阳变化》这一小节里讲的天人合一,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模式。这种结构体系,它在整个天地间都是存在的,是一种普遍的规律。人作为天地的一员,人本身的五脏六腑也是一气,这一气必然也符合这种一气周流的模式。《四圣心源》主要就是讲医理,讲治病。所以黄元御先生接下来又从人与天地相参的角度,人体本身脏腑气血的角度,继续来阐述一气周流这个模式在人体的具体表现,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来反复阐述这个问题。
所以咱们说《天人解》这一卷实际上就讲了一个问题,就是讲了一气周流的结构,就是中土斡旋,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这个结构呢,它是天、地、人,整个天地间普遍存在的这么一种运动规律,在任何一个层面都存在。在人体上,它也分很多层次,从不同的角度,它都是存在这个规律。后面黄元御先生就是在从不同的层面来反复给我们阐述这个问题,阐述一气周流的结构体系,阐述这个模式。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反复理解建立这么一个立体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后面这些东西,咱们在讲解学习的过程当中,可能会觉得有些重复,反过来复过去,就说这么一个事,黄元御先生也是煞费苦心,希望为我们讲得更透彻、更圆融一些。所以咱们今天呢,可能交流的内容会相对多一些。
五行相生,一气顺行
往下看第二小节《五行生克》。什么叫五行呢?在第一节,黄元御先生已经说了,中土斡旋,土枢四象,这个中土升降斡旋演变成水、木、火、金四象。四象轮旋,一年而周,从一年的角度阐述了土合四象,这就是五行。中土,还有四象轮旋,合起来,这就是五行。所以咱们《内经》讲的五行,中医讲的传统的五行,实际上呢,它并不是天然的五块,它实际上也是一个整体,也就是一气的不同的变化,叫它一行也可以。实际上它就是一行,就是一气。后面的五行生克,实际上是黄元御先生从五行的角度,来阐述这一气周流与五行生克是什么关系。
五行相生,由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你看这一圈,这一圈实际上就是这个气,从升到降,由降到升,转了一圈。肾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所以这五行相生,实际上就是一气,按正常的次序,正常地周流。它在不停地变化,慢慢地由内向外,由下向上,由阴出阳。然后反过来再由阳入阴,由上向下,由外向内,是一个动态的周流变化,动态盈缩的这么一个过程。
再看相生,一个发展成另一个,就跟春夏秋冬这个季节交替是一样的,它是慢慢变化的,这就是相生的过程。那什么是相克呀?咱们学过五行嘛,学过中医基础的这五行相克都知道,我也不再念。我说一下我个人的理解,和大家交流一下,我说的呢也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这个相生呢,大家好理解,这一气呢,它本身就像一股生气一样,它本身就是生发的,它就是流动的,它自然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它就是天然有这个周流转动的这个趋势,它只要在周流,五行就一直在相生,就和那个接力赛一样,一个接一个的它就转起来了,这就是相生。
五行相克,中土守控
那相克呢?相克实际上是,这木气不能升得太过,升得太过就降不下来了,所以它要金克木要降下来。为什么金能克木?我个人理解,这就要从一气周流的模式上来理解。这个一气周流,这股气来源于中土,中土之气它本身是斡旋升降的,中土的土气,本身它就在升降,在转,在转动升降的这个过程当中,慢慢的由中焦向外周,向外周的脏腑流通,它慢慢地就演变成外面的四象,演变成外面的金、木、水、火这四象。
所以大家知道,在外面的四象的根源,它在中土,这个一气从后天一气的角度来讲,这股气的根源在哪儿呢?在中土。一个人中气足的时候,说话很有力量,道理是一样的。只要你这个中气很充足,外面这个四象它周流得也很通畅。打个比方说,像放风筝一样,只要这根线在我的手里,这个风筝不管往哪飞,它跑不了,它始终是围着我飞,围着我转,跑不了。所以这一股气,往上升,升到一定的程度,还能降下来,木气升发,升为火气,火气那就到顶了,不能往上升了,就开始往下降,慢慢演变成金气,往下敛降。为什么能降下来呢?就在于这个中土之气,在那守着收着呢。这一圈,四象的这股气,木、火、金、水这四象之气,实际上它的根都在中土这儿,中土不散,这个气它跑不出去的。这下你可以理解这个四象,这股气就好比风筝,中土就是放风筝的人,气血经络就是放风筝那根线,所以这四象,这气,它不管是升也罢,降也罢,它始终离不开那个土气,围着中土这股气在转。
所以呢,所谓的相生相克,它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这个气机升降。这个气,由升到降,顺序相生,从一气周流这个角度来讲就是相生。这个气不会摆脱中土这个核心,一直围绕着中土在运行。所以,它肯定是升上去也会降下来,放出去还会收进来,肯定有相对的两个方面,因为它是围着一个中心在转。从这个角度来讲呢,它就有相克的一方面,而且这个相克讲的是气机升降,相对的,相反的,有升就有降。
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个相克呢,它的根源其实还是在中土,没有中土的这个根基,就无从谈生克,也就没有所谓的升降。所以大家要知道这个升降、相克的根源在中土,但是具体这个实现是在外周脏腑。比方肺气主降,如果没有肺气,没有肺这个器官,没有肺经这股气,它也降不下来。在临床上很多抽烟的人,肺部患病的人,他往往都肾虚,气短,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这一股气呀,在肺气这一块,不能执行一气敛降的功能。如果中土这块,这是枢纽,要求你给我降下来,但是它自己执行不了,没有这个执行能力,所以它也降不下来,这就是标和本的问题。大家知道这个相克,不管是相生还是相克,它的根基是中土这股气,但是具体实现这个一气周流,实现这个功能,它还是要靠四象,靠五脏各自的功能来顺序实现这些功能,这就是相辅相成,互不可缺。
不知变通,套方无效
我们在治病的时候,会遇到不升的时候,也会遇到不降的时候,这是最常见的。有时候我们不能单纯去升,单纯去降,要考虑到中土的虚实,要考虑到斡旋中土,否则的话单纯升降有时候可能是没有效果的。根源在哪里呢,就在这里,升降,它的基础是中土。黄元御这个理论,好在什么地方呢?他把问题的核心给我们讲透了。我们一旦在临床上遇到问题,能看得很清楚,知道该怎么处理。尽管这个《四圣心源》里的方子,有时候你直接照搬的话,不一定有很好的效果。这并不是说,这个方子就没用,或者说只是花拳绣腿,只是好看,它不是这样。它就是给我们一个方法,就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它教给我们治病的方法,全都是这些东西,而不是具体的这个头痛怎么治,脚痛怎么治。这个后面会有疾病的治疗,它大部分还是从方法论这个角度去讲的。
说到这里我多说几句,有的朋友说啊,这个《四圣心源》原方,有时使用效果也不是很好,学它有什么用,学了我还是治不了病。这说明,咱们对《四圣心源》的理解还不够透彻,运用还不够圆融。
打个比方说,有人说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里的经方效果很好,只要用对了,一剂而愈,覆杯而愈,其效如神。实际上经方的适用范围也是很严格的,要碰上正好是经方这个证,它用上是很好,如果你碰上不是经方这个证,不完全吻合的话,你用上照样没有效果。不能说风寒感冒,我用上那个麻黄汤没有效果,这就是经方无效,经方是假的,没有用的,不能这么理解。实际上经方啊,它的适用范围很窄,必须是非常确切的这个证,用上后效果才非常好,才会是效如桴鼓。一旦不符合经方的那个证,用上可能一点效果都没有。大家如果在临床上,用过经方的就会有这个体会。经方并不是说治所有的病都没有问题,都可以通治,有时也需要灵活运用、灵活化裁的。
《四圣心源》里的方子也是这样,更多的是从调治正气,就是调节一气周流,调整人身正气的角度来治疗所有的疾病,就是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你就走这条路,就没有问题。但是针对具体的疾病,你还是要灵活地去区别对待,这个方子还是要灵活化裁的。当然,如果是单纯的虚证,没有很多郁结的话,《四圣心源》的原方效果也非常好,和经方一样也是其效如神。不是说他所有的方子都没有效,所有的方子其实都是有效的,只不过呢,就是完全对症的情况比较少。因为临床上的病症非常复杂,并不像书上讲的,这个症就用这个方子,这种情况比较少。如果真碰见这样的情况,《四圣心源》里的方子也都是经方,效果也都会非常完美,非常理想。
所以我说《四圣心源》的方子临床用着,效果有时候不是很理想,并不是说这个方子没有用。《四圣心源》的方子对这个病症,只是某一方面的症,它和临床上真实的病情不完全一一对应,所以你要是单纯照搬的话,有时候效果是差一些。你如果会灵活运用的话,那么他的方子都是经方,效果都是非常好的。这里多说了几句。
那么黄元御呢,从五行生克的这个角度,又把这个一气周流讲了一遍。这样的话,咱们就把中医传统的五行理论和一气周流的模式完全结合在一块了,成为一体了。后面这几节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讲一气周流这个模式。《天人解》第一卷里面每一小节都是从一个层面来讲,这所有的层面实际上都是这同一个模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给你不停地讲、反复讲,最后你把这所有的层面都能够融合到一块,成为一个框架,成为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就算是把《四圣心源》这个理论体系基本上掌握了。从理论的角度我们应该是理解得就不错了,能达到这样一个效果就很好了。
所以这一卷讲了这么多,这么多小节,他不是讲了很多东西,他只讲了一个问题,只不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反复讲而已,这一点大家如果能够理解就达到目的了。这是讲五行生克,也是一气周流。
五脏气通,周流如一
下一小节讲脏腑生成。因为这个五行生克呢,还是从一个抽象概念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天地、四季的角度来讲,而到了脏腑生成,就是从人体的角度来讲了,直接进入到人体了。人体五脏,中土脾胃,然后呢,其他的四脏:肝木、心火、肺金、肾水,那就是人体的五行。人体五行,和刚才讲的这个天地之间的五行生克是完全一样的,它也是肾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然后心火生中土,中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
其中这个中土,它处在中间的位置,实际上呢?它这个真正的周流模式,它是中土这股气,脾土就是己土,胃土就是戊土,己土左升,戊土右降,中土这一气在中焦这么一斡旋一升降,那么气血就随着在一身周流开来。水生木,木生火,火气在中土的这个收引、潜藏下,中土就像中枢一样,它对这一切,整个周流的这一气都是有一个无形的引力一样。转到心火这个位置,火气它就开始往下降了,就变成金气。金气往下降,降到下面,再往里收,就成了肾气。所以这个所谓的木火之气往上升,实际上就是脾土的气往上升外在的表现,从中焦周流出来,就是木火之气,同时戊土这股气往下降,它实际上表现出来就是肺金和肾水这股收藏之气,这是从人体五脏的角度阐述人体这一气。
这股气周流运行的模式,还是咱们前面讲的天地之间一气周流的这种模式,这是直接从人体五脏的角度来讲的。当然还要强调一点就是,所有的这个模式,运转规律为什么都一样呢?因为它都是从气的这个层面来讲的,就是从这个无形之气,天地有天地之气,万物都有自己的气,人本身也有自己的气。天地万物为什么能相互沟通,能够天人合一,不光是天人合一,天地和万物都是合一的呀,之所以能够相互沟通,就在于这股气是相通的,无形之气是相通的。你看人和人之间,不同国家的人讲话都不一样,语言不一样,需要翻译。但是我们说,一个人哭和笑的时候都不需要翻译,我们都能懂,这就是层面不一样。哭和笑是人类共同的一些东西,所以不需要翻译,你都能懂。
无形之气就是天地万物之间相通的东西,在这个层面上,天地万物都是相通的。所谓的天人合一,就是说这股气是相通的,可以按共同的规律在周流,在这个运行规律上是一致的,就和一个整体一样,这是天人合一的意思。并不是说人和天真的成了一个东西了,至少从这个形体的角度来说,人还是人,天还是天,你就是你,我就是我,还是有区别的。但是从气的角度来讲,它确实是融会贯通,是可以像一个整体那样,符合相同的规律,在那共同运行的。
从人体的内部讲一气周流结构体系、这个规律的时候,大家也知道,它主要是从气的这个层面来讲的。有时候是从神的层面,神就是比气的层面更高一些,都是从无形的角度来讲,它不是从有形的角度。有形的角度,你说这个肝脏和肺脏从西医来讲,具体的器官各自有各自的组织结构,不可能成为一个整体,那是不一样的。但是整个这个生理之气,它是融会贯通的,是可以成为一个整体的。所以咱们理解的时候一定要从这个气的角度,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这个气,会意一样,讲究这个神气,就是这个意思。
肝升肺降,化气生血
这是讲了人的脏腑的功能,脏腑之气的运行规律,也是一气周流的。下一个小节《气血原本》,越讲越细,还是讲的这个一气周流在人体之内的这个规律和模式。他讲这个气和血呢,血为阴,气为阳,阴升为阳,阳降为阴,所以血是温升的,气是凉降的。肝主血,肺主气,气血也都是从中焦化生而来。后天的饮食,经中焦消磨,化为气血,这就是说为什么中焦是一气的根基、来源。后天的一气,气血都是从每天的饮食,都是从脾胃来的,所以它是一个中枢。
首先讲这个气血它也是相对而言,气血也都是一气的不同形式。这一气呢,由阴出阳的时候就是由血变成气,由阳入阴的时候它就会由气变成血。气血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在中医里面气血也是相关联的,可以相互化生的,也是一气的不同形式。所以讲肝血就是往上升的,由下往上,往上升;肺气就是往下降。血升为阳变成气,气降为阴变为血,它们都是来源于中土的化生,中土脾胃化生气血。脾土主升,所以它就主生血;胃土主降,所以它主生气。
这么讲这个道理,实际只是为了说明一气周流的模式。实际上一个人血虚的时候,你给他补血的同时要温运中土,加强左路升的这个力量,就是说血虚的人左脉都是偏细、偏虚的。你要给他养血养阴的时候,还是要从中土的角度来给他运中土,通过中土的化源来补。同样的道理,一个人气虚的时候,他右脉,特别是右寸肺脉都是偏虚的,摸着比较软。你给他补气的时候也要注意给他运中土,中土运转有力,可以消磨水谷,化生气血的时候,他这个气血自己就补上来了。所以补中益气汤是很好的方子,为什么能够有比较好的效果呢?其中有一个道理,就是它有这个运中焦的药。
气血,从这个脏腑的角度来讲,肺主气,肝藏血,但是它的源头还是在中土。这一小节就是从气血由中土化生,气血本源的角度来阐述人体一气周流,它在各个脏腑之间存在的这种模式。实际上还是讲了人体五脏本身这个一气周流的模式,还是中土斡旋,肝升肺降,心散肾藏,还是这个模式,他不过是从不同的层面来反复给你讲,就是这个道理。
五脏藏神,气流神变
下一节《精神化生》也是。精神化生呢,就是从神气的角度了。神气发于心,黄元御讲,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肾藏精。肾精之气,来源于肺的阴魄,这是从这个人的精神层面来讲。肾精上升,下焦发动演变成肝木的阳魂,由阴出阳,就是魂,魂魄的魂;再往上升,就演变成心神,心神在中土,中土是脾藏意,在中土的吸引斡旋下,它会演变成肺的这个阴魄,肺藏魄;继续往下降,它就演变成肾藏精,这是从精神的层面来讲。精神呢,我个人理解就是说人体的一气,它是周流五脏六腑,既执行全身一气周流的路线,同时它在五脏六腑就相当于周流不同的路径,又体现了五脏六腑不同的功能,也体现了这个一气在不同的部位,它相应的一些特点。
为什么叫肝木呀,因为它在这一块的时候,升发之气强,升发之力旺盛,由阴出阳往上走,所以叫肝木。肝木呢,它在精神层面就是魂的这个层面,就是说这一气周流在不同的脏腑的时候,它会在相应脏腑的这个精神层面也有相应的表现。这实际上是有比较明显的外在表象,因为人的精神面貌、神情,我们可以感觉得到,可以看出来的。它这个不同的变化,它的根源实际呢还是来源于一气周流。所以为什么给我们讲得这么细呀,从不同的层面反复讲呢,就是方便我们来判断病情,了解这个理论体系。它的这个在各个层面相通的规律,让我们了解得更细致。如果来了一个病人,他某一方面的神智不一样,我们通过望诊,就知道他的一气周流,哪个地方出了问题。主要起这么一个作用。
我们要知道神志也是一气,它的周流变化在神志方面体现出来的,人的精神这种变化,不同的精神面貌实际上也是一种连续的变化,也是一气周流的体现。黄元御为了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一方面煞费苦心,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反复给我们讲;另一方面因为这个结构体系很圆融、很对称、很完美,所以他用词的时候,遣词用句都很对称,很有美感,念他的书,很有节奏,很押韵。看这样的书,你看着看着就会有这种愉悦的感觉。
书只是一种形式,真正的理论结构,天地之间天然存在的这个规律,它是真实存在的,我们通过看书,念书,看文字,通过这种外在的表象也可以间接地体会到这种意境。黄元御先生为什么用这种方式来写,他是有他的深意在里面的。他希望大家通过看书就能体会到这种意境,体会这种结构,从形式到内容到内涵,实际上都是统一的。从不同的层面上来讲,也是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各个层面它这个理论体系都是存在的,都是统一的。这是气血流通在各个脏腑,在不同的脏器演变成不同脏器的功能。五脏都藏神啊,演变成人体的神气的时候,它依然也是符合一气周流这个规律的,所以这一节《精神化生》讲了这个问题。
毛脉筋骨,各应脏气
那么《形体结聚》呢,讲得就更具体了,讲得就更细了。前面讲五脏,然后讲了五脏的神气,现在继续讲五脏和人体各部位很细微的东西,爪甲毛窍具体的组织结构,这都是《内经》的东西。《内经》讲:肝主筋,其荣爪,其色青,其味酸等,五脏各有所主,实际上这些都是一气周流、土枢四象这个体系在一些非常具体的脏腑器官层面的一些体现。前面我们讲了,一气周流它只是在无形之气的角度存在,为什么在这个有形的器官上它依然存在呢?这不是矛盾吗?这就牵扯到一个气聚而成形的理念。
《内经》讲:气聚而有形,人体之气聚在一起它就成形了,聚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聚的方式,可能会有不同的形。木气聚结在内脏这个层面,它就是肝;聚结在外周它就是手指甲、身上的筋。它还是这股木气,只不过这个木气它在周流,在人体生成的过程当中,在演变的过程当中,它就会慢慢地由无形之气演变成有形之体。在演变的过程当中,它保留了一气周流的这个特点和规律,所以它有这个具体的五脏。五脏是有形的,但它的功能还是由无形的一气来流通串联在一块的。外在的爪甲毛窍它是与内脏相应的,也都像分成五大块一样,它实际上也是一气周流在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脏器、不同细节上的一些体现。所以它虽然外观不一样,指甲、毛发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但是,它实际上也是一气在不同脏器、外在的小节上的相应体现。
所以,我们看一个人的指甲可以看到一个人肝气的好坏,看一个人的头发能看到一个人的肾气的好坏。一看这个人白头发,肯定是肾气不足。所以这个气它是由内到外,由内在的脏腑到外在的皮毛爪窍,它都是相应的。《形体结聚》这一节讲了这个问题,讲了这个人体具体的组织器官和五脏也是相应的。同样的道理,它和一气周流也是相应的,也具备一气周流、土枢四象、四象轮旋,也具有这个相同的规律。
讲这么多,也是便于我们在临床上灵活运用,假设我不能感受到一气周流,那你就靠看,靠望诊,看这个人的外在表现,外在表现和内在的脏腑是相对应的,头发反映肾气的问题,体表的毛发反映肺气的问题,身体肌肉的厚薄反映了中土的问题等。所以这个一气,在任何时候,在人体的不同的器官上,不同的内外组织上,这个规律都是同时存在的。黄元御反反复复讲,就是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来体会这个规律。
官窍神气,脏精外现
再下一节《五官开窍》,前面讲的外在皮毛爪甲,这节主要是讲开窍的。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它也是五脏的精气向外伸达,舒达于外,成为五窍精气的来源。黄元御讲:官窍者,神气之门户也。耳、鼻、目、口、舌,它的功能来源于五脏。精气还是来源于五脏,五脏的精气输布于外,会产生相应的功能。所以我们治疗五官方面的疾病时,还是要从五脏的角度,不能单纯地治五官。
像鼻炎,现在很多孩子都有鼻炎,单纯治鼻炎有时可能效果不好。你要知道这个鼻炎的根源还是在五脏,不单是肺脏。不同的小孩有不同的类型,有的可能是单纯的肺虚,有的可能是中土虚,有的可能是木气郁滞,有的可能是肾虚,它是不一样的。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治疗效果就比较好,比单纯治鼻炎效果要好得多。
讲五窍的功能,它也是有阴有阳有升有降,主要是清气,清阳之气荣养着五窍。所以精气不足的时候,浊气在上面郁滞的时候,五窍就会出问题。治疗的时候就要从补益五脏、祛除郁滞、流通五窍这些思路来治。它的根基还是人体本身这个一气周流,人体本身这个一气周流的基础是以五脏为基础的,内养五脏嘛。五脏就是根,是人体的根本,中土斡旋,四象,就是外在的四脏——心、肺、肝、肾,四象轮旋,形成这个一气周流,这是人体一气周流大的基础,大的模式。那么具体到某一个层面,官窍、形体、精神、气味都是一些不同的细微的层次,一气周流的规律是怎么体现的,主要从这个角度来讲。
声色臭味,五气分主
再下一节呢,《五气分主》,肝属木,其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声呼,其液泣等,这是《内经》里的东西。你看我们学《内经》,学阴阳五行的时候,这是最基本的常识,至于它为什么会这样?黄元御是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给我们讲颜色的变化、气味的变化、味道的变化、声音的变化、体液的不同。不同的状态,代表了一气在不同脏腑的功理。打个比方说,脾土,其味甘、其嗅香,甘甜、香甜,人饮食靠脾胃,我们都喜欢吃甜的,小孩都喜欢吃糖,吃饭我们要吃色香味俱全,甜甜的,中土它就是这个特点。如果我们觉得不香了,吃什么都没味了,这首先第一条肯定是中土出现问题了,要想办法去运中土。
正常情况下,一气周流圆融的时候,感觉不到这个一气的存在,相当于合而为一了,土枢四象,这个五行啊很圆融地成为一行,感觉不到五行,五象也成了一象了。一旦生病,我们就感觉到这也有问题,那也有问题,这就是一气周流不圆融了,分裂开了。所以正常情况下,嘴里是没味的,感觉不到异味,当你觉得有不对的味道,总觉得有酸味,有的觉得嘴里是咸味,有的觉得嘴里是火辣辣的,这都是相应的脏器出了问题。打个比方说,心脏不好的人,心阳虚,这样的人,尤其是年纪比较大的,很多人会觉得舌头好像抹了辣椒一样。这股火气怎么都下不去,这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信号,这就是心阳虚郁结比较重的才会出现这个问题。我们一看到这个火气大的时候,舌头又辣又苦,出现这种问题的时候呢,我们就要温通心阳。这些都是供我们临床辨证用的,碰到什么症状,我们知道它是哪一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讲,它在哪个位置。这就是讲生理。
病则外现,准确定位
在正常的情况下,一气周流,流通无碍,无所外现。一旦生病了,它可能就表现出来啦,所以就知道哪儿病了。所以一气周流的体系,相当于定位,它定的是那个位置。在不同的层面它都存在这个规律,疾病它在不同的层面表现出来,就说明疾病是在这个层面上。比方说是在官窍这个层面,还是在体液这个层面,还是在气味的层面。然后它具体地定位,在四象中土的角度讲它是在中土?还是在周围的四象?在哪一个部位,你也就知道了。是一气周流的哪个环节?大的部位一定,然后具体根据疾病症状的表现,它是在哪个层面上也就知道了。那么就会有针对性地去用药,首先从一气周流的角度去疏通,是升还是降,然后针对这个疾病,在不同的层面我会用一些相对应的药。比方说在肌表的时候,那我可能用些走表的药,在脏腑的时候我会用些入里的药。但是呢,可能同时是需要升,感冒了往上升不上去,我可能会用麻黄,如果内脏升不上去我可能会用黄芪、会用升麻,用药不一样,但是治疗的走向是确定的。
所以你看《四圣心源》这个理论体系,它是一个很精确的治病定位的工具,很准确的。不光能将疾病定位到一气周流这一圈的哪个位置,还能定位到这个具体疾病的哪一个层次。你这个疾病表现在哪方面,它就在哪个层次。当然治疗的时候,因为脏腑是根本、是基础,大部分时候我们还是要从脏腑这个角度来入手治疗。根据不同的疾病层次,也会相应地用一些不同层次的药物,不同的药入的层次是不太一样的。所以临床你用药如果用得比较熟练的时候,可能也不难,很灵活的一件事。一看这个病,在哪个层面你知道就该用哪个药,因为每个药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是偏走表、偏走里,还是半表半里,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同的药物它可能疏通的方向是一致的,只是作用的层次不一样,治疗不同的病时它就有不同的效果。把最恰当的药用于最相合的病,那就会有一个最好的效果。所以《四圣心源》它本身的方子,大部分都是从脏腑的层面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方向性的处方。我们不能所有的情况都照搬,你用上肯定有时也有效果,但有时候如果疾病的层面不一样的话,你照搬这个方子有时效果就差一些,就要灵活变化一些,是这个意思。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