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唐诗百话:全3册

書城自編碼: 243231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古诗词
作者: 施蛰存
國際書號(ISBN): 9787561375747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9-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884/624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79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郭建龙亚洲三部曲:印度、穿越蒙古国、三千佛塔
《 郭建龙亚洲三部曲:印度、穿越蒙古国、三千佛塔 》

售價:NT$ 1305.0
工作:从平凡到非凡(原书第5版)  [英]理查德·泰普勒 陶尚芸 译
《 工作:从平凡到非凡(原书第5版) [英]理查德·泰普勒 陶尚芸 译 》

售價:NT$ 330.0
带献帝去旅行--历史书写的中古风景(论衡系列)
《 带献帝去旅行--历史书写的中古风景(论衡系列) 》

售價:NT$ 325.0
出行创新设计:概念、范式与案例
《 出行创新设计:概念、范式与案例 》

售價:NT$ 559.0
爱的能力:为什么我们既渴望爱,又害怕走进爱(第13版)
《 爱的能力:为什么我们既渴望爱,又害怕走进爱(第13版) 》

售價:NT$ 391.0
环艺设计手绘:景观/室内 马克笔 手绘效果图技法精解
《 环艺设计手绘:景观/室内 马克笔 手绘效果图技法精解 》

售價:NT$ 447.0
明清与李朝时代
《 明清与李朝时代 》

售價:NT$ 381.0
感动,如此创造
《 感动,如此创造 》

售價:NT$ 33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16
《 花间新集:清花间集 》
+

NT$ 1228
《 灵谿词说正续编 》
+

NT$ 252
《 冠英说诗(碎金文丛2) 》
+

NT$ 270
《 小书馆:学诗浅说 》
+

NT$ 874
《 施蛰存全集 北山楼词话 》
編輯推薦:
《唐诗百话》是著名文学大师施蛰存先生晚年创作的唐诗研究鉴赏佳作。施先生因此书的学术成就和广泛影响而获得了上海文学艺术奖的最高奖项“杰出贡献奖”。 该书体裁既宏观的诗史的梳理,又有诗体流变的辨析澄清,更有诗情文意的体贴品评,还有历代唐诗疑难问题的独到见解,单看文字则又是蕴藉儒雅,可以让人再三颂诵。文字通俗,道理精深,普通读者亦不难读完。读完,则唐诗赏读水平不输于一般中文本科生。用以学诗亦佳。
《唐诗百话》(修订版)单行本以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为底本,参考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本,对全书做了全面的校订,对诗词原文、人名、地名、引用文献等都做了核对修订。此次校订耗时颇长,除文字和知识校对,我们也反复琢磨封面版式,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个装帧美观又方便阅读的版本。
內容簡介:
《唐诗百话》全书正文共100篇,上册收入“初唐诗话”“盛唐诗话”,中册收入“中唐诗话”,下册收入“晚唐诗话”和全书名词索引,并附录了施先生有关唐诗研究的10篇文章,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和研究。全书以唐诗讲解和专题两大部分相结合,将唐诗的讲解与唐诗创作方法,历史知识的介绍相结合。分析中不乏研究,澄清了诸多历史上众说纷纭的唐诗难题。诗有绝句七律乐府的单篇赏析,也有将几首诗歌组合起来的一并分析,专题有关于唐诗作者的介绍,也有关于唐诗诗体问题的探微。全书有识见、有考据、有性情。被誉为一部“唐诗百科全书”。
關於作者:
施蛰存(1905——2003),名德普,中国“新感觉派“主要作家。文学翻译家、学者,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1926年创作《春灯》、《周夫人》,其小说注重心理分析,着重描写人物的意识流动。 1958年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和碑版文物的研究工作,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2003年11月19日,施蛰存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代表作有《唐诗百话》《北山楼词话》等
目錄
(上册)
初唐诗话
1 王绩:野望 003
2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008
3 杨炯:从军行 014
4 五七言绝句四首 021
5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029
6 宋之问: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036
7 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042
8 杂言歌行三首 047
9 陈子昂:感遇诗 上 053
10 陈子昂:感遇诗 中 060
11 陈子昂:感遇诗 下 064
12 王梵志诗 068
13 初唐诗馀话 082
盛唐诗话
14 王维:五言律诗三首 093
15 王维:五言律诗二首 101
16 孟浩然:五言律诗三首 107
17 孟浩然:五言律诗又三首 115
18 高适:燕歌行 121
19 岑参:七言歌行二首 127
20 早朝大明宫唱和诗四首 134
21 王湾:五言律诗二首 143
22 边塞绝句四首 148
23 五言绝句四首 156
24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66
25 王昌龄:七言绝句四首 172
26 李颀:渔父歌 179
27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 183
28 黄鹤楼与凤凰台 188
29 李白:古风三首 200
30 李白:蜀道难 208
31 李白:战城南 222
32 李白:将进酒 227
33 李白: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235
34 李白:五言律诗三首 242
35 杜甫:哀江头 249
36 杜甫:新安吏 259
37 杜甫:无家别 265
38 杜甫:悲陈陶 悲青坂 269
39 杜甫:七言律诗二首 275
40 杜甫:吴体七言律诗二首 285
41 杜甫:五言律诗二首 293
42 盛唐诗馀话 299
內容試閱
再版说明
施蛰存先生所著《唐诗百话》,自一九八七年初版以来,一直广受读者喜爱,且获得海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和赞誉。二〇〇二年,刘效礼在《中华读书报》撰文称:“《唐诗百话》在选诗、解题和理论基础等方面,匠心独运、极具巧思,从不因袭前人或时贤,因而如清水芙蓉般傲然挺立于众多同类平庸著作之上。全书一百篇,每篇均运用严谨的考证和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将历代至今诸多众说纷纭的唐诗难题,条分缕析、清澈通达、举重若轻地揭示在读者面前,从而使读者充满了阅读的愉悦和惊喜。”这是非常准确而深入的评价,很能揭示《唐诗百话》的独特价值。施蛰存先生曾自谦说:“这本书的问题是写得不上不下。”是说这本书既不是唐诗研究专著,也不是简单的赏析读物,但它又的确是既有研究,又有赏析的佳作。施蛰存先生是文学家,也是学者,他无意中把这双重的身份和功力,都倾注在这本书中。文学家角色提供了解读的灵感以及独特的欣赏视角,学者身份又保证了知识的全面和准确,两者不仅不冲突,而且恰恰在欣赏与研究之间找到了一种绝佳的平衡。也难怪美国耶鲁大学等名校会将这本书作为汉学研究课程的教材。
《唐诗百话》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一九八七年九月首次出版。一九九六年五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将之作为《施蛰存文集:古典文学研究编》第一卷再版,二〇〇一年十二月修订重印,二〇一一年二月又将之作为《施蛰存全集》第六卷校订出版。施蛰存哲嗣施达先生深感《全集》的受众面较小,不利于《唐诗百话》在大众读者中普及,因此特授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单行本。单行本以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为底本,参考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本,对全书做了全面的校订,对诗词原文、人名、地名、引用文献等都做了核对。需要说明的是:(一)本书对唐诗的版本流传中出现的异文,一般尊重原稿,个别处择善而从,不再作校勘说明。(二)书中涉及
的古代史部分的历史纪年,采用旧纪年,视需要括注公元纪年。(三)为保留作品原貌,在符合语言文字使用习惯和规则的前提下,编辑对文中语词的旧时用法尽量不作更改。有些词语在诗中保留原字,文中采用现今用法。(四)本书中所用诗人画像承袭上海古籍版,从日本古刻本《诗人图象》中选用。此次校订耗时颇长,除文字和知识校对,我们也反复琢磨封面版式,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个装帧美观又方便阅读的版本。
施蛰存先生博学多闻,引用古籍颇杂,限于编者的学识水平,处理不当之处还请方家学者与广大读者指正。
编者
二〇一四年六月
3.书摘:
1 王绩: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大业末,官为秘书正字。因不愿在京朝任职,就出去做六合县丞。天天饮酒,不理政事。不久,义兵四起,天下大乱,隋朝政权,有即将崩溃之势。他就托病辞官,回到家乡。李唐政权建立后,武德年间,征集隋朝职官,以备选任。王绩还应征到长安,任门下省待诏。贞观初年,因病告退,仍回故乡,隐居于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王绩与其兄王通,都不热衷于仕宦。王通隐居讲学,为河汾之间儒学宗师,著有《文中子》。王绩以诗赋著名,其文集名《东皋子集》。
隋文帝杨坚结束了南北朝对峙的历史,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统一了中国,南北两个文化系统,逐渐趋于融合。但是杨坚的政权,被他的荒淫无度的儿子杨广断送了。统一的新文化,没有来得及发展。在初唐的几十年间,唐代文化,特别是文学,基本上是隋代的继续。王绩生于隋末唐初,文学史家一般把他列为最早的唐代诗人。我们现在选讲唐诗,也就从王绩开始。《野望》是王绩的著名诗作。这首诗一共八句,每句五字。古人称一个字为一“言”,故每句五字的诗,
称为五言诗。第三句和第四句词性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第五句和第六句也是词性一致,也是句法结构相同。这样形式的结构,称为“对子”,或称“对偶”“对仗”。每二句称为一联。词性一致的对句,如“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称为“对联”。上、下二句不对的,如“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和“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都称为“散联”。每一联末尾一个字,都是“韵”,或称“韵脚”。这首诗第一联末尾是“依”字,于是以下三联末尾一字就必须用与“依”字同韵的字。按照这样的规律结构起来的诗,称为“五言四韵诗”。后来称为“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我国古代诗歌,最早的是《诗经》里的三百零五篇四言诗。其后有了以六言句为主的《楚辞》。汉、魏、南北朝诗才以五言为主。这些古诗,都不在声、韵、词性、句法上作出严格的规律。因此,在唐代以前,还没有“律诗”。王绩这一首诗是最早的唐代律诗,但在王绩的时候,“律诗”这个名词还没有出现,故一般仅称为“五言四韵”。这首诗是作者在故乡北山下东皋上傍晚眺望时有感而作。东皋,即东边的高原。第一句“东皋薄暮望”,说明了诗题。地:东皋,时:薄暮,事:望,全都交代了。这种表现方法,叫作“点题”。五、七言律诗的第一句,或第一、二句,通常都得先点题。第二句是说出作者在眺望时的思想感情。如果从字面上讲,对照上一句,他是觉得转来转去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但这样讲却是死讲、实讲。他并不是找不到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而是找不到一个可以依靠的人物。一方面是没有赏识他的人,另一方面是没有他看得中愿意去投奔的人。
因此,在社会上“徙倚”多年,竟没有归宿之处。这是活讲、虚讲。诗和散文句法的不同,就在这里。在散文里,“徙倚”必须说出在什么地方,“依”必须说出依的是什么对象:是人物还是树木或山石。像这一句诗,不增加几个名词是无法译成散文句的。因此,散文句子绝大多数不会有双关意义。第三、四句,即第二联,描写眺望到的景色。每一株树都显出了秋色(树叶的黄色),每一个山头都只有斜阳照着。这也还是按字面死讲,而其含蓄的意义却是:眼前所见尽是衰败没落的现象,不是我所愿依靠的和平、繁荣的世界。第三联是描写眺望到的人物。牧人赶着牛羊,骑马的猎人带了许多狩获物,都回家去了。第四联就接上去说:这些牧人和猎户,他们看看我,我也看看他们,彼此都没有相识的人。于是作者写出了第八句。在一个衰败没落的环境中,又遇不到一个相识的人,便只好放声高歌,想念起古代两个隐居山中、采野菜过活的伯夷、叔齐了。一首律诗,主题思想的表现,都在第一联和第四联。第二联和第三联,虽然必须作对句,较为难做,但在表达全诗思想内容时,并不占重要的地位。我们如果把这首诗的第二、三联删去,留下第一、四联,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并没有重要的缺少:
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你看,这样一写,第二句的“依”字更清楚了。作者所要依的肯定是人,而不是树木山石。学习一切文学作品,必须先了解这个作品及其作者的时代背景。在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传统上,有一个成语,也可以说是文学批评术语,叫作“知人论世”。要了解一个作家之为人,必须先讨论一下他所处的是个什么时世。但是,了解一个作家的时代背景较为容易,这个作家的传记资料愈多,我们对他的“知人论世”工作便愈容易做。至于一篇作品的时代背景,就较难了解。因为一个人的时代背景是几十年间的事,一篇作品的时代背景,可能只是作者的一小段生活环境。对于一个诗人,我们要知道他的某一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除非作者本人在诗题或诗序中自己交代明白,否则就很不容易明确知道。王绩身经隋唐二代,对于他这首诗,似乎必须先知道它是在什么时候写的,才能了解它针对的是些什么。著《唐诗解》的明人唐汝询说:“此感隋之将亡也。”这样,他是把此诗的写作时间定在隋亡以前。这样,第二联就成为比喻隋代政治的没落了。清人吴昌祺对唐汝询的意见,表示异议,在《删订唐诗解》中加上一个批语:“然王尝仕唐,则通首只无相识之意。”唐汝询以为王绩感隋之将亡,因而,为了忠于隋代,有效法伯夷、叔齐,归隐首阳山之志。吴昌祺提醒了一句,王绩也做过唐代的官,不能把这首诗理解为有隐居不仕之志。唐汝询以“长歌怀采薇”为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吴昌祺则以为诗的重点在“相顾无相识”“徙倚欲何依”。何文焕在顾安的《唐律消夏录》中增批了一句“王无功,隋之遗老也。‘欲何依’‘怀采薇’,可以见其志矣。”这样讲,就把诗的写作时间定在隋亡以后,而以为王绩是隋之遗老,所以赋诗见志,表示要做一个“不食周粟”的隐士。
许多著名的唐诗,历代以来,曾经许多人评讲。同一首诗,往往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关于王绩这首诗,我选取了三家的评论,以为代表。何文焕的讲法,显然不是可取的,因为王绩在唐代做过门下省待诏、太乐署丞,虽然没有几年,已不能说他是隋代的遗老。至于他在贞观初年,已经告老回乡,这里很可能有政治上的利害得失,史书没有记录,我们就无从知道。我以为这首诗很可能作于隋代政权将亡或已亡之时。但王绩并不效忠于这个一片秋色和残阳的政权。他的“长歌怀采薇”是为了“徙倚欲何依”,是为了个人的没有出路。待到唐皇朝建立,李渊征集隋代职官,王绩就应征到长安出仕,可见他并不以遗老自居。我这样讲,完全是“以意逆志”,没有文献可以参证。但是恐怕也只有这样讲法,才比较讲得通。
一九七八年一月四日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