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2012中国最美的散文(精选李存葆、梁晓声、王宗仁、阿成、莫言、余秋雨等)

書城自編碼: 241784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名家作品
作者: 蒋建伟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801039576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3-03-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402/49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7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汗青堂丛书048·科举史(新)
《 汗青堂丛书048·科举史(新) 》

售價:NT$ 370.0
新形势下海事综合风险管控理论与实践
《 新形势下海事综合风险管控理论与实践 》

售價:NT$ 448.0
数码港元:Web3.0构建香港新金融
《 数码港元:Web3.0构建香港新金融 》

售價:NT$ 420.0
邓正来著作集(全9册)
《 邓正来著作集(全9册) 》

售價:NT$ 8893.0
努斯: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6辑)--逻辑、同异与辩证法
《 努斯: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6辑)--逻辑、同异与辩证法 》

售價:NT$ 381.0
碳交易与碳金融基础(彭玉镏)
《 碳交易与碳金融基础(彭玉镏) 》

售價:NT$ 269.0
当下的骰子--福柯的光与影
《 当下的骰子--福柯的光与影 》

售價:NT$ 493.0
数字经济蓝皮书:全球数字经济竞争力发展报告(2023)
《 数字经济蓝皮书:全球数字经济竞争力发展报告(2023) 》

售價:NT$ 88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42
《 《文化苦旅》(新版) 》
+

NT$ 238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迄今唯一一部语种超过《圣经》的书) 》
內容簡介:
《2012中国最美的散文》一书,系中国散文年会、《散文选刊·下半月》杂志社精选,蒋建伟先生主编的年度散文选本,旨在“繁荣当代中国散文创作,总结和梳理当年度最美的散文”。
《2012中国最美的散文》精选了李存葆、梁晓声、余光中、王宗仁、阿成、莫言、余秋雨、苏童、林清玄、鲍尔吉·原野、林海音、林非、周同宾、蒋建伟、刘庆邦、阎连科、蒋勋、陈奕纯、王巨才、李国文、谢冕、李佩甫、柴静、李娟等作家的109篇散文。
一文一哲思,篇篇求精彩,觅出百态人生中的一点美来。
目錄

2012中国散文漫谈
人文中国
渐行渐远的滋味
父亲与茶
老黄被捕时讲的话
中国文脉
800米故乡
丽江不哭
故国神游
被掰碎的土地
老家的年味
香香的端午
竹之韵
天香
楼与人的记忆
鬼子的敬礼和狞笑
一条找不到家的土著狗
你也许无法赢得一场战斗,但你仍能赢得整个战争
冬牧场
在尼泊尔的喜马拉雅
寒夜生花
民族心理的觉醒
春莺啭
一个人的陵园
接通地脉

文化漫步
佛鼓
心重
会唱歌的墙
忠诚的狗
我怀念
季羡林先生与我们父女两代
魏征:朝堂上的持不同政见者
黄花梨之乡赋
一旦上路,别有洞天
那一些晶莹的泪花
火红的身影
难忘7·13之夜
生活随笔
另外一课
蛇法
母亲的秘密
那曲那歌
山歌女
给全二平的一封信
父亲的清明节
蛰伏在旧照片上的父亲
父亲,我的老师
父亲的遗愿
给父亲的一封信
给父亲的一封家书
走近防川,走近土字牌
在战场上写给母亲的一封信
双河物事
曲姆的心事
老叔的铁匠铺
睡喜床
你是那颗遥远的闪烁的星
所有的安如磐石
S,你好吗?
碌碡
苦恋
沿着王小波走过的道路
大山行孝记
橘子的故事
梭趣
在东莞闻香
好人曾广禧
一次别开生面的欢送宴会

母亲的爱国情怀
黄鹤归来不看楼
在那大山深处
大青、小青和三叔
良知上的伤痕
一片腊梅叶
铁山的记忆
杏仁之味
信的记忆
讲述新加坡故事的人
紫微微的野菊花
百昧人生
大竹的味道
一路馕香
家乡擦菜情
吴江美食诗话
枣树
停车场的保安员
两个哑巴
温暖
有名字的树
咱家老妈
我的宝贝孙女
小孙女
跃龙湖游记
远去的木船
命运是一张洁白的纸
赶婚礼
日光岩
童年生病时
新桃花源记
追赶草原
双合的石壁
远方的情书
长大后我想成为你
清明,我为父亲烧双鞋

茶事
绿色在喀斯特高原流淌
雪夜
桔梗情结
半袋花生
一默斋主
內容試閱
渐行渐远的滋味李存葆古人谈滋味,通常是论诗说文的。在这里,我是专说舌与口的味觉的。
“眼、耳、鼻、舌、身、意”,向被佛家称为罪恶根源的六根,要想修炼成佛,必须六根清净。作为一介文人,我食的是人间烟火,六根自是清净不了的。人有五官:耳、目、口、鼻、身。与这五官对应的是: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视觉、嗅觉、触觉都是见异思迁,随遇而安的家伙。耳可以被五音所乱,目可以为七彩所迷,鼻可以因香风所醉;人之身一遇舒适,也常会寡情薄义,乐不思蜀,飘飘欲仙。
唯有味觉是恋栈原始,拒绝遗忘的。
味觉是由分布在舌头表层的味蕾,在接受物质刺激时产生的感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滋味。
在我的认知中,20年前,不管是乡下人还是城里人,人们的好胃口都是随着季节走的。在“非人吃食食吃人”的当下,诸多食品、菜蔬、瓜果,都溜走了它们的原汁原味。让我不妨在此充当-个齐鲁荷锄老汉和撒网渔翁的角色,去追寻舌尖上的记忆,呼唤舌尖上的故乡。
煎饼·饼子·馒头一提及山东,外地人往往会认为,煎饼卷大葱是齐鲁人的主食。其实这种说辞有点儿偏颇。在山东,真正以煎饼为主食的地域只有临沂、枣庄、泰安、莱芜、日照及潍坊南部、济宁东部的一些县份,总人口不到山东的三分之一。
煎饼,作为山东一种标志性食品,当是齐鲁先民智慧的结晶。在中国食品史上,应有它浓墨重彩的一笔。
食品常常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山东吃煎饼的地方,多为山区与丘陵地带。小麦、谷子、玉米、高粱、瓜干,均可作煎饼的原料。五谷的秸秆,秋日的枯草,树下的落叶,皆可以为燃料。煎饼易储放、耐饥饿自不待说;它能促进人的咀嚼肌的发达和牙齿的坚固,也是不争的事实。摊煎饼用的是圆形的鏊子。休看摊煎饼的工具原始且又简单,但最容易的常是最难做好的,最简单的也往往是最复杂的。昔年,在山东以煎饼为主食的地区,姑娘能否摊得一手好煎饼,常是未来婆家考量的重要因素。农妇村姑,若是做煎饼的高手,也会誉满邻里。
摊煎饼前,需将一种主粮用清水泡胀,再用石磨磨成糊儿。做法有“淋、刮”两种。淋者多为小米、玉米、高粱;刮者常为麦子、瓜干。淋煎饼的糊儿较稀,刮煎饼的糊儿较稠。淋煎饼用的是拇指粗、一柞长的圆木,刮煎饼使的是一月牙状的薄木片。这两者中间,均嵌有20多公分长的细木棍儿。
淋时,做煎饼人先用长把勺将稀糊儿扣在鏊子的圆心,手与臂便像飞旋的车轮,于目不交睫间,将稀糊儿摊于整个圆鏊上;俄顷,那大圆煎饼的周边儿便微微翘起了,一张或金灿灿或黄澄澄或红殷殷的煎饼就做成了。刮时,做煎饼人先将一勺稠糊儿扣在鏊中间,便用刮儿旋即刮转,于三四秒内,将一勺稠糊儿均匀地刮在圆鏊上。刮比淋略显从容,但摊煎饼人的手与臂亦需柔中见刚,徐中有疾。摊煎饼火大了不行,火小了不行,火不匀也不行。农妇村姑需脑眼手并用,鏊上鏊下兼顾。一勺复一勺,一张复一张。在烟熏火燎中,待数百张煎饼做成后,摊煎饼人的手与臂,常累得像是抽掉了筋骨。
摊煎饼是将原野上的粮和草,化为农家饭桌上美食的艺术劳作。我在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当创作员时,曾在大型歌舞《东方红》中当过一节领舞的穆大姐,是团里的舞蹈编导,她到沂蒙采风时发现,姑娘们摊煎饼的过程里有曲、有谣、有诗、有画,更有舞,遂创作了《摊煎饼的小嫂》。此舞将一群沂蒙姑娘的淳朴、俊美、勤劳推上了极致。《摊煎饼的小嫂》参加了国家文化部国庆三十周年的会演,也成为团里的保留节目。
通过对粮食的泡、磨和或淋或刮的一系列流程做成的煎饼,能将各种粮食中最精华的部分,最纯正的味道呈示出来。即使以塞饱肚子为目的之瓜干煎饼和高粱煎饼,比起煮瓜干、煨高粱米、蒸窝头,就味道而言,不知提升了多少个档次。还有一种将糊儿发酵而摊成的酸煎饼,不仅肠胃弱了的老人喜欢吃,有些孕妇尤喜食之。做婆婆的见儿媳猛嚼酸煎饼,便预感到宝贝孙子不久会降生,梦中也会笑出声来。
煎饼有多种吃法,大葱抹酱是最低级的一种。卷上刚腌好的香椿芽或各种腌制菜蔬,吃起来会口角生津;如裹进炒豆腐条儿、炒鸡蛋、香菜梗炒肉丝儿,吃起来会满口流香。如将上好的煎饼撕碎,泡在滚开的猪肉汤、羊肉汤或鱼汤里,会让人吃得舌底咂咂,遍体通泰。
我最喜爱吃的是20年前,那用小麦、小米、玉米做的煎饼。三者之间,我将小麦煎饼排为第一,小米、玉米煎饼,则难分伯仲。家乡日照盛产黄鲫子鱼。那时,用鏊子将黄鲫子鱼煎熟,就着麦子煎饼吃,我觉得是天下最美的食物。上世纪70年代,我常赴沂蒙深人生活,食宿大都在军分区及各县武装部的招待所里,因餐桌上很少放煎饼,我便到集市买一叠麦子煎饼和一包新鲜虾皮打尖儿。那时的煎饼与虾皮的品质,与沂蒙山人一样纯真。用麦子煎饼卷起虾皮一道吃,那软绵绵的筋道,那甜丝丝的醇和,那咸渍渍的爽净,当是山野与大海所拥抱,所亲吻才能发出的滋味。在我味蕾的记忆里,这滋味时隐时现,至今仍挥之不去。
改革开放前,山东大部分地区,农家的主食是窝头和饼子。
“要想吃好饭,围着烟台、威海转。”烟台、威海的饭菜,山馐海味,水陆杂陈,天上人间,美味多多。给我印象最深的主食,莫过于胶东沿海一带的贴饼子。胶东饼子以玉米面为主原料,掺以小米面和豆面。口味上乘的饼子,贴时需用六印以上的大锅,燃料以松球、松枝、劈柴为佳。做饼子前,农家一般要在锅的底部,炖上各种鲜杂鱼,熬上半个时辰;或将各种晒得半干、咸淡适中的杂鱼块儿放进瓦盆,置于箅子上,待蒸得六七成熟,方才贴饼子。贴饼子最讲求的是火候,锅太热饼子易糊,热度不够饼子易溜。饼子贴毕,需将锅盖扣紧,再将纱布包袱捋成长条,将锅盖周边围个严严实实。当北山的玉米、南岭的谷子、西洼的豆儿和来自浅湾深海的鱼儿,咸集一锅时,红中有蓝的火焰抚慰着锅底,向灶膛周边辐射。随着锅中咕咕有声的沸腾,谷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和鱼的高蛋白、低脂肪的分子,便异常活跃起来。它们在蒸气里互相氤氲着,浸润着,唼喋着,一道参与了这场“美食剧”的排演。
有经验的胶东农妇,根据火焰的高度和深浅,便知锅中水沸的高低;眼观锅边冒出热气的疏密,便能判断出饼子和鱼的生熟。熄火三五分钟后,锅盖揭开了,美食亮相了。用铲子将饼子一一取下后,所有饼底上都有厚厚一层黄中见红的嘎渣儿,而不见一点儿黑糊斑点,方称得上贴饼子手艺的“炉火纯青”。
贴饼子就鱼,是水陆美味的“绝配”。我曾以为,只有山东人好吃这一口儿。不承想,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数度陪南方文友至胶东,他们竟也爱上了这一口儿。伴着灶膛里松球、松枝燃后散发出的淡淡幽香,南方文友们左手拿着热乎乎的贴饼子,右手举筷夹起杂鱼,大吃大嚼,间或还咂咂有声地嘬几口鱼汤。他们一个个吃得两腮鼓鼓,像山东汉子一样风卷残云般地狼吞虎咽,完全失却了南方士子平素吃饭时,那上下牙齿慢慢咀嚼的儒雅。
在山东广袤的农村,改革开放的最大成效是,让父老乡亲们告别了在地瓜干子的王国里左冲右突的漫长岁月,走进了以小麦面粉为主食的时代。盼着吃上馒头,曾是北方农人撑持灵魂的精神支柱。在五谷中,唯有小麦历经了去岁和来年的秋、冬、春、夏四季。小麦经过秋雨的滋润,冬雪的覆盖,春水的浇灌,夏风的熏陶,方可完成它的生命旅程。它的生命元素里浸透过霜的清洌,露的晶莹,月的明丽,星的璀璨,日的辉煌。昔年,小麦向被北方农人视为高贵的象征。
一样麦子百样吃。在山东,就做馒头而言,味道最佳者当属胶东和沂蒙。究其缘由,是这两地的农妇。能够巧使善用“面引子”。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