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网络党建能力论:信息时代执政党的网络社会治理能力

書城自編碼: 240321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薛小荣,王萍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802327177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51/258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4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罗洛·梅谈死亡焦虑
《 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罗洛·梅谈死亡焦虑 》

售價:NT$ 381.0
锁国:日本的悲剧
《 锁国:日本的悲剧 》

售價:NT$ 437.0
AI智能写作: 巧用AI大模型 让新媒体变现插上翅膀
《 AI智能写作: 巧用AI大模型 让新媒体变现插上翅膀 》

售價:NT$ 330.0
家庭养育七步法5:理解是青春期的通关密码
《 家庭养育七步法5:理解是青春期的通关密码 》

售價:NT$ 279.0
三体(全三册)
《 三体(全三册) 》

售價:NT$ 512.0
天象之维:汉画像中的天文与人文
《 天象之维:汉画像中的天文与人文 》

售價:NT$ 490.0
妓女与文人
《 妓女与文人 》

售價:NT$ 179.0
舵手证券图书 短线交易大师:工具和策略 24年新修订版 实战验证的交易技术 经典外版书
《 舵手证券图书 短线交易大师:工具和策略 24年新修订版 实战验证的交易技术 经典外版书 》

售價:NT$ 43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95
《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材(2016版) 》
+

NT$ 1159
《 布哈林文集:辩证法概论、过渡时期经济学、社会主义及其文化、时代(全四册) 》
+

NT$ 291
《 制度的笼子 》
+

NT$ 117
《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32开) 》
+

NT$ 441
《 网络党建能力论:信息时代执政党的网络社会治理能力 》
+

NT$ 441
《 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 》
編輯推薦:
网络时代执政党如何提高党务管理能力?
如何增强声誉维护能力?
如何游刃有余地与媒体交流?
如何掌握意见表达、舆情引导的主要渠道?
如何利用网络加强组织凝聚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DJ008)、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1EDS001)阶段成果、上海市党的建设研究会“网络党建”系列研究最终成果——《网络党建能力论》将会给您提供有益的参考!
內容簡介: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推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已经日益显现出其对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深刻影响,对植根于传统工业社会的党的执政方式、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一挑战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时刻保持战略清醒,在探索加强与新群体、新组织的联系时,要着眼新的社会发展需求,培育新的社会治理能力。网络社会治理能力作为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能力体系中新的生长点,不仅成为党克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治理“本领恐慌”的需要,更成为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能力组成。应该积极构建包括党务管理能力、声誉维护能力、媒介交流能力、意见表达能力、舆情引导能力和组织凝聚能力在内的网络社会治理能力体系。
關於作者:
薛小荣,1977年生,陕西省安康市人,法学博士。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副教授、上海市党的建设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网络党建与网络社会治理。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课题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上海市党的建设研究会委托课题8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3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和论点摘编。出版《网络党建论:互联网时代政党的组织变革与社会适应》等6部著作。
目錄
导论克服信息时代“本领恐慌”,积极提升网络
社会治理能力
第一章党务管理能力
第一节把握党务管理能力的内涵
一、工作方式
二、信息素养
三、系统平台
第二节增强党务管理能力的意义
一、提升党务活动的管理效能
二、增强党员的民主参政能力
三、克服党员组织生活的缺位
第三节提升党务管理能力的途径
一、以信息存储的数字化实现党员党组织信息编码的
精确管理
二、以信息流动的瞬时化实现党员党组织信息管理的
动态管理
三、以信息选择的差时化实现党员党组织信息传播的
统一管理
第四节案例解析:湖北荆门市利用QQ群加强党员管理
第二章声誉维护能力
第一节把握声誉维护能力的内涵
一、政治理念
二、政策工具
三、作风形象
第二节增强声誉维护能力的意义
一、提升党员群众的政治归属功能
二、增强引领社会的政治示范功能
三、扩大组织吸纳的政治包容功能
第三节提升声誉维护能力的途径
一、加强形象管理,密切党群关系
二、发挥理论引导,增强政治认同
三、规范权力运行,践行宗旨使命
四、树立阵地意识,坚持守土负责
第四节案例解析: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运用Facebook
维护党的形象
第三章媒介交流能力
第一节把握媒介交流能力的内涵
一、思维观念
二、语体符号
三、情感情绪
四、形式方法
第二节增强媒介交流能力的意义
一、信息获取方式的转变,促成了组织与个体共享信息的
新局面
二、主—客体关系的转变,强化了虚拟环境主客体身份的
新角色
三、媒介交流环境的转变,形成了虚拟环境中身心分离的
新规范
第三节提升媒介交流能力的途径
一、树立平等、开放、包容的交流态度
二、突出“精、实、新、快”语言风格
三、投入真挚情感以满足网民精神需求
四、运用灵活、互动的多点式交流方式
第四节案例解析:漫画形象:“习主席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第四章意见表达能力
第一节把握意见表达能力的内涵
一、表达立场
二、表达态度
三、表达意涵
四、表达机制
第二节增强意见表达能力的意义
一、网络声音的“多语”,需要执政党网络意见表达的
“存在彰显”
二、网络空间的“多元”,需要执政党网络意见表达的
“能力重塑”
三、网络民众的“多疑”,需要执政党网络意见表达的
“理性关怀”
第三节提升意见表达能力的途径
一、增强意见表达的解释力
二、提升意见表达的亲和力
三、强化意见表达的组织力
四、扩大意见表达的影响力
第四节案例解析:“上海阿键”的博客
第五章舆情引导能力
第一节把握舆情引导能力的内涵
一、观念认识
二、能力素质
三、组织机制
四、舆情特征
第二节增强舆情引导能力的意义
一、把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引导网络舆情有序发展
二、增强网上网下的双向互动,缓解现实社会矛盾激化
第三节提升舆情引导能力的途径
一、掌握舆情社会成因,主动开展心理疏导
二、整合舆情治理力量,形成全党参与格局
三、培养网络意见领袖,积极影响议题设置
四、坚持信息公开原则,及时正面加以引导
五、加强依法治网原则,着力规范网络行为
第四节案例解析:汶川地震时期的网络舆情引导
一、汶川地震时期的网络舆情特征与治理
二、汶川地震时期的网络舆情危机特征与治理
三、汶川地震时期网络舆情危机治理模式特征
四、汶川地震时期网络舆情危机治理模式的普适性
第六章组织凝聚能力
第一节把握组织凝聚能力的内涵
一、组织宗旨
二、组织伦理
三、组织结构
第二节增强组织凝聚能力的意义
一、克服角色“缺位”,发挥网络党组织的组织引导作用
二、克服功能“缺位”,发挥网络党组织的组织吸纳作用
三、克服价值“缺位”,发挥网络党组织的组织同化作用
第三节提升组织凝聚能力的途径
一、提升凝聚意识,使网络党组织成为党员管理的组织载体
二、确立服务意识,使网络党组织成为利益表达的畅通渠道
三、增强开放意识,使网络党组织成为社群合作的联系纽带
四、树立危机意识,使网络党组织成为舆情治理的主要力量
第四节案例解析:德国社会民主党开展“网络党”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导论克服信息时代“本领恐慌”,积极提升网络社会治理能力网络党建能力论导论
內容試閱
第一章
党务管理能力
党务管理是政党进行组织内部管理的一项基本活动,涵盖政党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其主要内容包括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基层党组织的学习、评议、奖惩、选举、监督,以及党内规章制度的制定、颁布、执行、反馈等。车辚:《适应环境变化,改善党务管理》,《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0期。简言之,党务管理能力即是指政党内部组织建设的管理能力。不同组织类型的政党,其党务管理能力的强弱也是不同的。比如在关于党员的吸收管理方面,不同类型的政党采取的管理方式就不一样。中国共产党采取党员申请制,欧美等国的政党采取党员登记制,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则采取党员邀请制。由此造成在党员管理方面的差异,中国共产党的党员管理比较严格,欧美政党的党员管理则比较松散,尤其以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为甚,两党基本上可以说是“竞选党”。可以说,政党的党务管理能力直接反映了政党的组织水平,并决定着政党的组织力和战斗力。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党务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党的纯洁健康和团结稳定,是执政党治国理政能力的重要组成,是执政党网络社会治理能力的组织基石。因此,必须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积极推进党务管理的信息化,有效提升党员和党组织信息的精确管理、动态管理和统一管理。第一节把握党务管理能力的内涵政党的党务管理能力是政党内部建设的组织理念、组织原则和组织结构的集中反映。它既是政党组织文化塑造的必然结果,体现了政党在治党建党方面的价值追求,同时又是社会技术建构的组织活动方式,不可避免地要满足和适应社会技术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变,不仅促进了政党发展赖以为基的社会公众的价值和利益追求的多元化,而且信息网络技术的普遍性运用更使政党组织能够跨越地理的时空限制,实现对组织成员的全接触、全管理。这一深刻变化对政党的工作方式、信息素养和系统平台等构成党务管理能力的要素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主动顺应这一变革趋势,正视党员党组织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部署,深刻把握信息时代党务管理能力的内涵方式,着力提高执政党的党务管理能力。一、工作方式党务管理作为一种政党建设的主要活动,其能力形态的展示集中体现为党务管理的工作方式。中国共产党党务管理的工作方式,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为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完成党在不同时期提出的历史任务,建立起了以民主集中制为特征的无产阶级政党组织,从而有效满足了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需求。这种能够有效动员全党力量的工作方式,其具体途径体现为鲜明的政治动员和严密的组织保证,其价值核心则在于党员党组织的整体服从。同时,这一工作方式又受到机械工业时代以报纸—电视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技术的制约,在工作理念和活动方式上突出表现为强烈的单向垂直的线性思维和自上而下的层级管理两大特征。应该说,党务管理实践活动中的这一工作方式,既满足了中国共产党聚全党全社会之力谋求国家富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任务,又契合了以报纸—电视为代表的社会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组织者、领导者奠定了坚实的政党组织基础,在预期效果的达成上表现出了极强的高效性。因此,既有绩效表明党务管理实践中工作方式的形成和塑造在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的同时,还往往保有强大的习惯性心理和行为。而正是后者在社会经历深刻转型的历史时期,既发挥了保持组织稳定的功能,但同时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集中起来就是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变迁不可避免地使党员的个体角色产生了分化,为其赋予了多重角色内涵,更加凸显了党员的社会角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打破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同时,又逐步建构起一个适应于市场经济的新的社会结构。在这一巨大的历史变革时期,传统的社会角色认同和社会心理也在发生着深刻嬗变。对普通党员而言,这一变革的影响尤为明显。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个体的角色定位和认同更多地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特征。个体的命运是与组织单位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对广大普通的共产党员来说,其党员的政治角色认同往往具有压倒一切其他角色的强大力量。各级党组织为普通党员的角色认同、政治塑造和心理依附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基础。但是,当市场经济逐步取代计划经济并确立起来之后,伴随着社会结构的重新分化组合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在促使普通党员为了个体和家庭幸福而拼搏努力的经济理性成长的同时,却也使党员自身的角色认同和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无论是个人理想抱负的拼搏努力,还是迫于生活压力的劳累奔波抑或是对社会现实的愤懑情绪,都在使普通党员的社会角色(或经济角色)成为个体的主要社会认同,而其政治角色则受到削弱。另一方面,从普通党员与党组织的关系来看,当市场经济确立起来后,各级党组织无法为普通党员提供满足各种需求的时候,党组织对身处于体制之外的普通党员的吸引力和依附力也就受到了其他组织(或社群)的挑战,比如志愿者组织、网络社群等等。因此,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组织如何根据党员角色的社会变迁,从而为其提供有效需求就成为一个迫切而艰巨的课题。这就要求必须改变现有的党务管理工作方式,以发展党内民主为切入点,吸引和满足广大普通党员的政治需求和社会关怀,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凝聚广大普通党员的坚强纽带。二、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指党务管理人员适应社会技术发展需要所具备的相应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以及能够熟悉运用信息管理技术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情况。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执政党加强党务管理能力的重要因素。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务管理能力的强弱。据中央党校相关课题组关于领导干部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表明姚志红:《领导干部信息素养现状分析》,《党建研究(内参)》2013年第10期。:在信息意识方面,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已充分认识到信息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且开始积极尝试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来获取、交流信息。调查结果显示,675%的领导干部认为信息素养对其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影响很大”,313%的领导干部认为“有一定影响”;经常上网的领导干部比例高达718%,从不上网的领导干部已不到1%。在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方面,调查表明,尽管问卷中提到的都是信息领域中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常识,80%左右的领导干部都仅仅是“一般了解”,“非常了解”的只占10%至15%。这说明大多数领导干部信息知识相当薄弱,对信息领域基本概念和基本常识的理解,还都停留在初级水平。不过,领导干部在信息技能方面的进步非常显著,特别是在信息检索、信息交流等方面尤为明显。调查显示,领导干部选择“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报刊、上级文件等纸质资料来获取信息”的选择“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来获取信息”的比例已经非常接近。这表明领导干部的信息意识、信息敏感度和信息运用能力比之以前进步明显。不过,在培育信息思维、养成信息行为方式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据笔者对基层党务管理实践的相关调查也表明了基层党务管理干部的信息素养较之以前也有了很大提高。在“支部书记党建网站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中调查情况详见《网络党建论:互联网时代政党的组织变革与社会适应》(薛小荣著,时事出版社2013年版)第四章“网络党建的活动平台”,第147页。,基层党支部书记对党建网站在现阶段的基层党务活动实践中的主要功用分别表现为:“了解党建的最新信息和指示”的占244%、“了解上级党组织的活动动态”的占222%、“获取开展党务活动的相关资料”的占217%、“了解其他基层党支部活动情况”的占176%、“寻求上级党组织的指导和帮助”的占141%、“其他需求”没有选择。见下图:这一调查统计表明:党建网站在目前的基层党务活动实践中,对党建信息的需求成为基层党支部书记开展党务活动时的主要功能诉求。这一点也能够通过基层党支部书记在下述问题选择中得到证明。基层党支部书记主要是在“党员的学习活动”(34%)、“方针政策的传达”(333%)和“远程教育”(327%)等活动时借助党建网站平台开展党务活动。这三项活动,主要是依托党建网站的丰富资源而得以顺利实现的。上述两项针对领导干部和基层党务人员的信息素养的调查表明: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各级党务管理干部主动顺应信息时代党的建设要求,着力培育与信息时代政党组织发展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极大促进了党务管理能力的提升,为党加强网络社会治理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三、系统平台信息化的系统平台是提升党务管理能力的重要支撑。中国共产党积极进行信息网络社会中党的建设的尝试,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发生的“法轮功”事件事实上,国外学者也敏锐地注意到互联网在此一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见\[美\]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和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空军的导弹袭击事件,这两起事件从经验层面证实了互联网的两面性,即谁能利用好互联网,谁就能掌握舆论!正是在对这两起重大事件的反思中,中共中央办公厅于1999年10月6日转发了《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关于加强国际互联网络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这是中共中央第一次从争夺21世纪思想舆论阵地制高点的高度,明确了今后网络新闻宣传工作发展的方向,成为指导网络新闻宣传的纲领性文件。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中国共产党在继续强调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引导的同时,更加关注用信息网络技术来提升党的建设的信息化水平,以此作为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举措。胡锦涛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现在信息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党的建设提出挑战,也带来机遇。全会提出要办好党建网站、建立全国党员信息库、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建设、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等等,目的就是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效率。”正是胡锦涛在这次会议上的讲话不仅成为直接推动此后党的建设信息化的号角,而且也明确了党的建设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可以说,从20世纪末期跨入21世纪,中国社会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冲击下开始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既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发展的重大机遇,又为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发展的严峻挑战。充分利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网络技术来开展网络党建,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时代新要求下作出的积极、主动、灵活的战略部署。在中共中央发出党建信息化的号召之后,各级党组织积极响应。在丰富实践的过程中,各级各地党组织探索出了多种多样的网络党建表现形式,为党务管理活动的提供了信息系统平台。具体来说,主要包括系统、平台、网站等三个方面的体系建设。系统建设信息系统主要是指党员党组织信息系统。这一信息系统是推进党务管理信息化的主体工程。没有灵活、动态,以数字化为表现形式的党员党组织系统,党务管理就无法获得系统平衡地发展。具体来说,党员党组织信息系统主要是指通过党员党组织的信息录入、采集、管理等信息化手段,逐步建立立体化、交互式、多层级和广覆盖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党员党组织的数字化、网络化、动态化和个体化服务与管理,提高党员党组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中共河南省信阳市委组织部课题组:《信息化发展对党员队伍建设的影响》,《党建研究》2012年第3期。在实践中,党员党组织信息系统主要是通过三个专项子系统的完成而建立起来的。一是党内组织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系统内“党组织基本情况”、“党员个人基本情况”、“党组织换届情况”、“预备党员转正情况”、“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手机号码”等规定项目的信息录入,以实现各级党组织的信息数字化。二是党员电子身份认证系统。主要用来完成党员个体的网络身份认证。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中共河南省信阳市委组织在《信息化发展对党员队伍建设的影响》的专题课题研究中就提出建议,认为可以通过制作配发具有读写功能的IC芯片的党员网络身份证,实现党员的电子身份认证,以利于党员组织关系的自动接转和实时的动态网络管理。同上。三是党务动态管理网络系统。通过这一系统,可以实现党员组织关系实时“网上转移”功能、党内实时统计功能(如完成相关统计报表)、党务工作实时提示功能(如提示按期换届、预备党员转正等)、党内实时动员功能(如通过邮件捆绑短信,确保党内重大精神迅速传达到各级党组织)等这是上海市委在推进网络党建过程中的主要经验。见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2009年12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全会精神推进上海基层党建信息化工程建设的通知》。,为有效解决流动党员的管理问题提出了新思路、新对策。平台建设信息平台是开展党务管理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渠道。具体来说,各级党组织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下六个平台建设的共识:一是信息发布平台。主要是及时公布党内重大信息,使各级党组织、党员能迅速接收和了解党内情况。同时,及时发布反映各级党组织、党员在党的建设方面的有益探索,增进党员、党组织之间的交流。二是理论宣传平台。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影响,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牢固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意识。要以互联网为平台,大力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宣传教育,使互联网成为党的思想舆论阵地,引领党员群众和网络民众的思想导向。三是在线学习平台。通过打造在线学习平台,建立远程教育体系,开展网上党校活动,使党内外群众能够方便、迅捷的接受党的组织培训。四是党群交流平台。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党的组织结构中固有的层级传递体制,使党的各级领导与党内群众的直接对话、交流成为可能。通过构建党群交流平台,比如“网络论坛”、“网络邮箱”、“网络微博”等形式,可以使党内群众的意见和想法得到反映。五是党务活动平台。利用网络开展党务活动,是当前各级党组织在推进网络党建实践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其中,以“网上党支部”最为典型。所谓“网上党支部”,就是借助网络技术这个平台,为实现党组织建设的意图和目标而创建的基层党组织,它是党的建设在虚拟世界中的一种拓展和延伸,也是党的组织设置的一种创新性实践。徐根义、李守成:《大力推进基层党支部建设网络信息化进程——临朐县网上党支部建设的实践思考》,《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六是舆论监督平台。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党员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有效落实。通过建立反腐倡廉监督网络体系,比如12380举报平台、12371手机短信平台、全国组工网等监督平台,可以进一步发挥党内监督、社会监督的综合力量,促进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纯洁性。网站建设党建网站作为党务管理的主要活动平台,是开展党务管理的主要依托,也是各级党组织推进党务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切入点。首家利用互联网宣传党的建设的官办网站,是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创办于2000年7月1日的“北京党建”http:wwwbjdjgovcn,这是全国第一个组织工作专业网站。此后,由各级党组织创办的党建网站纷纷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党务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第二节增强党务管理能力的意义作为一种社会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对政党建设最为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价值层面,即要求我们必须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正视重视党员主体价值的实现,提升政党组织的持续发展能力。在迅速变动的社会中,政党的持续发展有赖于全体党员主体价值的充分实现。“一个社会对于信息的掌握程度可以衡量其社会的发展程度。”\[美\]宾柏著,刘钢等译:《信息与美国民主:技术在政治权力演化中的作用》,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3页。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提升政党组织活动效能的同时,也为党员个体在信息获取、民主实践等方面提供了更大的可能。这一深刻变化要求政党必须正视、重视党内普通成员的主体性,切实采取措施为党员主体价值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以保证党的健康发展。可以说,一个内部团结、充满活力、昂扬向上的党员队伍,是执政党保持团结、稳定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因此,培育和增强与此相适应的党务管理能力就成为信息时代党的建设的主要举措,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政治意义。一、提升党务活动的管理效能党务管理的重心是对党员的管理。党务管理的过程就是培育和塑造符合政党政治要求的合格党员的过程。信息时代的党务管理,不仅在于党务管理方式的信息化,更在于党务管理内涵的信息化。这种内涵的信息化即是指党员在政党组织结构中的个体价值的凸显。“人”作为政党组织的主体构成,其价值内涵并非一成不变。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及其所展现的社会意义都已经表明,一个有别于机械大工业时代的新时代已经出现,并越来越展现出其强有力的变革力量。现有的政党模式多脱胎于机械大工业时代,其政党的组织理念、组织架构、组织成员等都具有明显的机械大工业时代的特点,即“分割肢解的、集中制的、肤浅的”。\[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8页。具体来说,在组织理念上,强调的是统一指挥;在组织架构上,表现出的是中央—地方的垂直线性机制;在组织成员上,强调的是个体的纪律与服从。而在信息网络时代,政党的组织理念、组织架构、组织成员等方面都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地改变,表现出“整体化的、非集中制的、有深度的”\[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8页。特点。从组织理念上来看,信息网络技术的分权特点使组织越来越呈现出多元自治而非统一一律的特点;从组织架构上来看,信息网络技术的多中心特点使组织越来越表现出扁平化的非线性结构趋向;从组织成员来看,信息网络时代的“人”的特点在人与组织的关系中越来越彰显出“人”的理性自我特征,强调的是个体自我价值实现而非一味地要求组织成员个体的牺牲与奉献。也就是说,在人与政党的关系中,究竟是人作为政党组织的主体价值存在还是政党本身成为组织主体价值存在?在政党本身成为主体价值存在的人—政党关系中,政党强调的是个体集合——集体——的整体利益,这一组织伦理要求组织成员必须放弃个体的一切特征与需求——即个体的“去个人化”,个体的“人”泯然于组织的千万大军之中,成为一架庞大机器的螺丝钉、一座宏伟大厦的地砖。米歇尔斯分析了政党组织发展背后的价值演变,他指出:“组织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没有组织,现代社会空前复杂的利益结构便无法进入一个秩序的轨道。组织是现代社会利益分化的结果,也是有着共同利益的人们相互合作,采取共同行动和维护集体安全的重要保障。在政治领域,组织在帮助克服工人无产者由于力量分散而可能被敌人利用,使无产者获得对资产阶级的抵抗力和社会尊严的同时,却带来了新的危险。在规模庞大的的大众组织中,通过成员普遍参与的办法解决所有的组织内纷争,无论在技术上还是机制上都变得不太可能。这样,代表制便应运而生。起初,代表是大众的‘公仆’,他的一切行动都受到大众意志的支配。然而,随着代表们所从事的事务日趋繁复,对个人的某些才能(如演讲才能和丰富的知识积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劳工运动早期推行的那些保障成员参与政党事务和工会管理的措施日见失效,并最终被抛弃。现代政治组织中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开始走向分化,那些具有更高经济和社会地位并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获得了更多进入领导阶层的机会。这样,一个相对稳定、受过特殊训练的由薪给职业领导组成的精英群体就此产生。组织的决策逐渐被认为是只有领导者才具备的才能,将这一权力从大众手中抽走,集中于领导者之手。曾经只是集体意志执行者的领袖很快从大众的控制中解脱出来,他们从当初大众的‘公仆’变成大众的主人。而且,领导者的权力往往与组织的规模成正比,即组织的正式建制愈扩展和分化,成员规模愈大,财力愈充足,组织领袖的个人权威愈不可动摇,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