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国学的天空(修订版):著名国学导师傅佩荣最经典之作,人人能看懂的国学入门第一书——以孔孟精进入世,以老庄安顿身心。

書城自編碼: 239914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传统文化
作者: 傅佩荣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807618720
出版社: 岳麓书社
出版日期: 2014-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40/34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5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世界花纹与图案大典
《 世界花纹与图案大典 》

售價:NT$ 1669.0
周制与秦制
《 周制与秦制 》

售價:NT$ 717.0
花路
《 花路 》

售價:NT$ 493.0
万亿指数
《 万亿指数 》

售價:NT$ 493.0
中世纪英国的财政、军事与外交(中外文明传承与交流研究书系)
《 中世纪英国的财政、军事与外交(中外文明传承与交流研究书系) 》

售價:NT$ 437.0
缺席者的历史:以色列十个遗失的部落
《 缺席者的历史:以色列十个遗失的部落 》

售價:NT$ 437.0
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 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

售價:NT$ 447.0
美索不达米亚神话
《 美索不达米亚神话 》

售價:NT$ 391.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74
《 中国文化精神 》
+

NT$ 315
《 中华的另一种可能:魏晋风流 》
+

NT$ 288
《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梁文道主讲,与莫言、史铁生、帕慕克、马尔克斯……邂逅的旅程) 》
+

NT$ 466
《 傅佩荣谈人生:心灵的旅程 》
+

NT$ 466
《 傅佩荣谈人生:哲学与人生(第二版,周国平全力推荐,傅佩荣唯一亲自授权作品,本版增加对人生的全新领悟,附赠CD一张) 》
+

NT$ 646
《 论语300讲(全二册) 》
編輯推薦:
▲ 著名国学导师、CCTV《百家讲坛》、凤凰卫视《国学天空》主讲人傅佩荣教授最经典作品,全新增订,精细编校。著名学者周国平等郑重推荐。
▲ 人人能看懂的国学入门第一书:用孔、孟、老、庄的智慧解答当代人的心灵困惑;以孔孟精进入世,以老庄安顿身心。
▲ 傅佩荣教授凝聚数十年研究心得,融汇中西哲学,深入浅出,指引读者轻松领悟四位先哲思想精髓,找到立身处世的人生正路。
▲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能没有儒家作为指引,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从家庭出发,然后进入社会,因而必须设法实践人与人之间适当的关系。从整体来看,到更高的层次来看,跟“道”结合,做到屈伸自如,进退有度,“外化而内不化”。就会摆脱世上的许多烦恼和束缚,活得更为自在、潇洒和愉快。
孔子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性的价值必须由内而发,人道确立则万物亦得以安顿。
孟子认为“思诚者,人之道”,只要真诚,就可以体验自我要求的力量,走上人生正途,由此活出人格的尊严与伟大。
老子的修养方法是虚与静,以道为本源,由此孕生智慧,则人生的困境与虚无之感化解于无形。
庄子相信人的最高智慧在于明白“未始有物”,既然如此,在现实生活中,人
內容簡介:
“国学”是个宽泛的名词,但是不论你如何分类,都会把儒家与道家列为重点。儒家的代表是孔子与孟子,道家呢?自然是老子与庄子了。这四位古人最主要的身份是哲学家。哲学家的文章有三点特色,就是:澄清概念、设定判准、建构系统。譬如,孔子一再回答学生问“仁”,孟子多次说明“心之四端”,老子对“道”加以描述,庄子由各种角度形容“游”与“化”,这些概念都是他们各自的心得,用以掌握生命的真实本质……国学对现代人的意义,不就是要归结为“价值观”的塑造与补强吗?简单说来,学习儒家与道家之后,如果在言行上没有任何改变,那就不能算是学过了。
關於作者: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曾获台湾地区“教学特优奖”“校园最热门教授”,新浪、搜狐年度杰出文化人物。著述繁多,范围涵盖哲学、宗教、神话、教育、文化、心理励志等。学术论著融贯古今与中西,结构严谨,迭出创见,是当代新士林学派的重要代表,当代华人世界公认的一流国学研究专家。
傅教授还是一位杰出的演讲家,近年来,每年演讲达两百多场,态度真诚,条理清晰,理融辞畅,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2006年首开大陆问道,先后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开展了一系列国学演讲,引起了热烈反响。自2007年起,陆续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山东卫视、上海卫视等多家电视台主讲国学,获得一致好评。
目錄
前言 001
第一部
孔子的真诚 001
第一章 立志于学
1. 孔子之学 002
2. 珍惜时间 005
3. 用心专注 007
4. 把握时机 010
5. 不厌不倦 012
6. 老师帮不上忙 014
7. 学生不争气 016
8. 学生启发老师 018
第二章 立志行仁
1. 立志行仁 021
2. 行仁与为善 023
3. 六位仁者 025
4. 立志求道 028
5. 一以贯之 030
第三章 自我修养
1. 化解我执 033
2. 欣赏曾点之志 036
3. 困惑来自何处 039
4. “克己复礼”新解 041
5. 心存敬畏 043
6. 少说少妙 046
第四章 孝敬父母
1. 孝出于天性 049
2. 敬爱父母 052
3. 委婉沟通 054
4. 孝与健康 056
5. 法理与人情 058
6. 孝与守礼 061
7. 三年之丧 063
第五章 结交良友
1. 真诚相待 067
2. 志趣相投 070
3. 信义兼顾 072
4. 益者三友 074
5. 损者三友 076
6. 孔子交友 079
第六章 社会责任
1. 淑世精神 083
2. 社会责任 086
3. 孔子想移民 088
4. 名正言顺 090
5. 上行下效 093
6. 一言兴邦 095
第七章 理解孔子
1. 谁了解孔子 099
2. 谁歧视女性 102
3. 谁在收肉干 104
4. 为何挑剔食物 107
5. 谁的耳朵顺了 109
6. 谁说孔子不幽默 112
7. 孔子知不知“死” 114
8. 孔子有无信仰 116
第二部
孟子的向善 119
第一章 人性向善
1. 人性向善 120
2. 善是什么 125
3. 心之四端 127
4. 人禽之辩 129
5. 三种快乐 132
第二章 人格之美
1. 修养六境 135
2. 浩然之气 139
3. 三种勇敢 141
4. 四种圣人 144
第三章 人我之间
1. 勇于自省 149
2. 做人处世 151
3. 五种不孝 153
4. 易子而教 155
5. 以德论交 158
6. 守经达权 160
第四章 仁政理想
1. 一曝十寒 163
2. 缘木求鱼 166
3. 与民共享 168
4. 见牛未见羊 171
5. 不可忽视环境 174
6. 事半功倍 176
第五章 自我超越
1. 豪杰之士 179
2. 效法尧舜 181
3. 与古人为友 184
4. 有为者亦若是 186
5. 天降大任 188
6. 孟子之乐 190
第三部
老子的智慧 193
第一章 老子的道
1. 儒道之别 194
2. 《老子》第一章 197
3. 道是什么 200
4. 道与自然 203
5. 道生万物 205
6. 悟道之法 208
7. 自足于道 210
第二章 圣人之道
1. 自我反省 213
2. 被褐怀玉 215
3. 不为物役 217
4. 内在觉悟 219
5. 处下居后 221
6. 为而不争 223
第三章 治国之道
1. 四种统治 226
2. 若烹小鲜 229
3. 小国寡民 231
4. 反战思想 234
5. 民不畏死 236
第四章 立身之道
1. 化解执着 240
2. 自己做主 243
3. 消除烦恼 245
4. 以德报怨 247
5. 和光同尘 249
6. 老子三宝 251
第五章 阅世之道
1. 相对价值 257
2. 祸福相生 260
3. 慎始慎终 262
4. 功成身退 264
5. 上善若水 266
6. 天地不仁 268
第四部
庄子的逍遥 271
第一章 转化生命
1. 未始有物 272
2. 大鹏展翅 275
3. 太仓稊米 279
4. 螳螂捕蝉 281
5. 鼓盆而歌 283
第二章 修炼方法
1. 浑沌之死 287
2. 心如死灰 290
3. 忘适之适 292
4. 天人合一 295
5. 不死不生 297
第三章 审美情操
1. 黏禅老人 300
2. 庖丁解牛 303
3. 桓公读书 305
4. 谁是美女 307
5. 自以为美 310
第四章 处世态度
1. 孝的六种境界 313
2. 算命不如修养 316
3. 材与不材之间 318
4. 从容的风度 320
5. 虚己以游世 323
6. 外化而内不化 325
第五章 与道相通
1. 鱼快乐吗 328
2. 彼此相忘 331
3. 朝三暮四 333
4. 每下愈况 335
5. 庄周梦蝶 338
內容試閱
第一章 立志于学
1.孔子之学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时为春秋时代末期,周室衰亡,礼乐崩坏,文化传统濒于断绝。孔子的祖先为宋国人(殷朝后代),后迁于鲁国定居。他生于鲁国鄹邑(今山东曲阜市附近的尼山),三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他由母亲颜征在抚养长大,接受一般乡村孩子的教育,至十五岁告一段落,再自己立志学习,终于以博学知礼而闻名。
孔子十七岁时,母亲去世。二十岁时娶官氏(宋国人)为妻,翌年生子孔鲤。孔子做过的职业包括委吏(管理仓库)、乘田(管理牧场)与助丧(承办丧事)等。三十岁前后就有学生求教并追随他,形成一个独特的师生团体,以讲学修德与治国利民为其目标。孔子学不厌而教不倦,学问与见识渐成系统,四十岁已可“不惑”,五十岁达到“知天命”,明白自己的天赋使命乃承启文化道统。五十一岁至五十五岁,孔子在鲁国从政,先后当过中都宰(县长)、小司空(工程部门副长官)、司寇(司法部门长官)等职,位列大夫,政绩卓越。但由于与当权者政见不合,且不满鲁定公沉湎美色等,终于去职离乡,开始周游列国。这一去,便是十四年,遍历卫、曹、宋、郑、陈、蔡各国,推行教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甚至两度面临生命危险。六十八岁时,鲁国新的执政者正式召请他回国。七十岁,独子孔鲤去世。七十一岁,他最喜爱的弟子颜渊去世。七十二岁,忠心耿耿的学生子路去世。七十三岁,孔子辞世。
综观孔子这一生,其实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却以身教和言教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儒家学派,成为两千五百多年来最伟大的“至圣先师”。孔子的智慧是什么呢?首先即是“真诚”。人若真诚,将能体察内心有一股自我要求的力量,期待自己去行善。所谓“行善”,是指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亦即包含古代所说的五伦以及今日复杂多样的人际关系。由真诚引发的社会关怀,将会随着个人角色的变动而由近及远,其最高目标则是孔子亲口叙述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正好反映了人类生命的最高价值。只要肯定自己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自然可以心安理得。
其次,孔子重视知识和教育,给予理性思维极高的评价。他立志之后就非常好学,而且坚持了一辈子。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有十家人的地方,必定有忠信如我的人,但却不像我这么好学。事实上,他凭什么断定呢?就是因为他无时无刻不在读书、学习。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人在世上生活,只要耳聪目明,能够开放心灵,那么整个宇宙、人类都可以当他的老师。到了最后,这样的人往往是最杰出的,因为他得到了众善之所长,就像所有的河流汇集到江海一样。这就是孔子立志向学的情形。
孔子的学问有三个特点:
一、学习传统。传统包括《诗》《书》《易》《礼》《乐》五经。诗代表文学,书代表历史,易指哲学,礼是社会规范,乐则是艺术修养。此外,还有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是礼仪,乐是音乐,射是射箭,御是驾车,而书、数则是书写、计算等技能。当时的人只要具备这六项技能,就可以在社会上立足了。孔子不仅学习传统的智慧结晶,也习得传统的技能,到他三十岁的时候,已经展现为一个人才的典范了。
二、学思并重。孔子知道光靠学习是不够的,还必须思考,否则一味接受外来的资料与信息,没有一个中心思想予以统合,难免导致混乱。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光学习而不思考,到最后毫无心得,白学了;反过来,如果只就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思考而不念书学习,就会陷于迷惑。别的不讲,光是善恶报应,你就搞不清楚。
三、学行并重。孔子的学并非只是一种理论而已,同时也是一种道德实践。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也就是说,“好学”首先要降低物质享受的欲望,其次要在言行上磨炼自己,然后再虚心向良师请益,使自己走上正途。此外,孔子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把该做的事认真做好,行有余力,再去努力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有一次鲁哀公问他,你这么多学生里面,谁最“好学”?孔子说只有一个学生颜渊好学,很可惜已经过世了。为什么只有颜渊好学?因为颜渊“不迁怒,不贰过”。这乃是道德实践的表现,也说明了好学和具体的行动有关。
孔子立志于学,不是为了独善其身,而是为了“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因此他在“学不厌”之后,还要“诲不倦”,由学而教,为人师表,开启了平民教育的先河。他有教无类,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这些人各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面有所成就,成为当时知识阶层的中坚力量,并且汇聚为儒家学派,影响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直至今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