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道德经(附赠《弟子规》全新典藏权译本)(中华民族智慧及哲理的最高代表!治国、齐家、修身、为学之第一宝典!大志者从中建功垂名;淡泊者从中处世度命!南怀瑾、林语堂、胡适赞叹不已!马云、柳传志等推崇备至)

書城自編碼: 239125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春秋]老子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11345035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20/40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1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故事力:TED演讲者助力,当代青年克服表达难题(两位TED专业讲者教你掌握故事五大力)
《 故事力:TED演讲者助力,当代青年克服表达难题(两位TED专业讲者教你掌握故事五大力) 》

售價:NT$ 381.0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绘(套装共15册)
《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绘(套装共15册) 》

售價:NT$ 2128.0
无限可能的身体
《 无限可能的身体 》

售價:NT$ 336.0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研究报告:大型语言模型的教育应用
《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研究报告:大型语言模型的教育应用 》

售價:NT$ 325.0
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第2辑)
《 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第2辑) 》

售價:NT$ 717.0
汗青堂丛书048·科举史(新)
《 汗青堂丛书048·科举史(新) 》

售價:NT$ 370.0
新形势下海事综合风险管控理论与实践
《 新形势下海事综合风险管控理论与实践 》

售價:NT$ 448.0
数码港元:Web3.0构建香港新金融
《 数码港元:Web3.0构建香港新金融 》

售價:NT$ 42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88
《 古文观止 中国古典 》
+

NT$ 162
《 老子·庄子 中国名著 》
+

NT$ 177
《 人间词话(插图本)(权威校本、无障碍阅读家藏四库系列全新增订版) 》
+

NT$ 141
《 人间词话(插图本)(权威校本、无障碍阅读家藏四库系列全新增订版) 》
編輯推薦:
★推荐1:治国、齐家、修身、为学之宝典,随书附赠中国传统启蒙教育典籍——《弟子规》。《道德经》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极、涵括百家、包容万物,被誉为“万经之王”,无论对中华民族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弟子规》从居家、外出、待人、接物、学习五个方面教育儿童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行。这本书是国学爱好者必备读本,是物超所值的经典珍藏版本。
★推荐2 :和李嘉诚、马云、张瑞敏一起分享《道德经》的智慧!马云退休前爱谈的不是术,不是独孤九剑,而是《道德经》!
★推荐3:本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详细注解并翻译原文,并针对每章内容分别从为人之道、从政之道、经商之道等三大方向列举了大量妙趣横生的古今中外案例,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在版式上都力求呈现出多方位的立体化效果,使读者能够更好体会和感悟两千多年前的哲人圣典。
★推荐4:中国智慧第一书,中国哲学第一书,全新典藏权威译校本。参透为人处世的最高智慧,追寻人生的终极意义,为处于忧虑和迷惑中的人们指出了幸福之道。
(哲学家从中洞悉天道,军事家从中参透兵机,政治家从中安邦定国;大志者从中建功垂名,淡泊者从中养生延年……)
內容簡介:
《道德经》亦称《老子》,或称《五千言》,相传为春秋时老子所作,是道家开山立派的经典,是道家学派最具权威的经典著作,更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源泉。它文约意丰,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其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极、涵括百家、包容万物,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为学、修身的宝典。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奇书,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无论对中华民族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称《道经》,下篇为《德经》。《道经》讲述的是宇宙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揭示了阴阳变幻的微妙。《德经》讲述的是处世方略。道出了人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世之道。本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详细注解并翻译原文,并针对每章内容分别从为人之道、从政之道、经商之道等三大方向列举了大量妙趣横生的古今中外案例,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在版式上都力求呈现出多方位的立体化效果,使读者能够更好体会和感悟两千多年前的哲人圣典。
關於作者: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目錄
上篇.《道经》三十七章
第一章.天地之始,万物之母 002
第二章.为而不恃,功成弗居 006
第三章.圣人之治,无为而治 009
第四章.挫锐解纷,和光同尘 013
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017
第六章.玄牝之门,谓天地根 021
第七章.以其无私,故成其私 024
第八章.上善若水,不争无尤 027
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031
第十章.抟气为柔,明白四达 035
第十一章.有以为利,无以为用 039
第十二章.圣人为腹,去彼取此 043
第十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047
第十四章.执古之道,御今之有 051
第十五章.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055
第十六章.致虚守静,复归其根 059
第十七章.悠兮贵言,功成事遂 063
第十八章.道废仁出,慧出大伪 066
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069
第二十章.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073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078
第二十二章.夫唯不争,莫与之争 082
第二十三章.同于道者,希言自然 086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090
第二十五章.寂兮寥兮,道法自然 094
第二十六章.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098
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迹,善言无瑕 102
第二十八章.知荣守辱,为天下谷 106
第二十九章.无为无执,无败无失 110
第三十章.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113
第三十一章.夫唯兵者,不祥之器 116
第三十二章.万物自宾,知止不殆 120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24
第三十四章.不自为大,故成其大 128
第三十五章.道之出口,淡乎无味 131
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134
第三十七章 .不欲以静,天下自定 137

下篇 《德经》四十四章

第三十八章.失道后德,失义后礼 142
第三十九章.以贱为本,以下为基 146
第四十章.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50
第四十一章.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153
第四十二章.负阴抱阳,冲气为和 157
第四十三章.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161
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64
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167
第四十六章.罪于纵欲,知足常足 170
第四十七章.不行而知,不为而成 173
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177
第四十九章.善者吾善,不善吾善 180
第五十章.善摄生者,其无死地 183
第五十一章.尊道贵德,而常自然 188
第五十二章.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192
第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196
第五十四章.善建不拔,善抱不脱 200
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205
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10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214
第五十八章.祸兮福倚,福兮祸伏 218
第五十九章.重积德者,长生久视 221
第六十章.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224
第六十一章.各得所欲,大者为下 227
第六十二章.万物之奥,为天下贵 231
第六十三章.难作于易,大作于细 235
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39
第六十五章.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243
第六十六章.以其善下,为百谷王 247
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251
第六十八章.不争之德,用人之力 255
第六十九章.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259
第七十章.知我者稀,则我者贵 263
第七十一章.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268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271
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74
第七十四章.代大匠斫,稀有不伤 278
第七十五章.无以生为,贤于贵生 281
第七十六章.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285
第七十七章.余者损之,不足补之 289
第七十八章.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293
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96
第八十章.甘食美服,安居乐俗 299
第八十一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03
內容試閱
天地之始,万物之母
【原文】
道①可道②,非常道③。
名可名,非常名。
无④,名天地之始。
有⑤,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⑥。
常有,欲以观其徼⑦。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⑧。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①道:名词,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变化所遵循的秩序、方法和规则。
②道:动词,说出。
③道:名词,万物遵循的规律,即老子所说的“道”。
④无:天地万物没形成时的混沌状态。
⑤有:天地万物形成并产生名物之状态。
⑥妙:微妙、奥妙。
⑦徼(jiào):边际、边界,这里引申为端倪。
⑧玄:深奥的、不可预知的。
【译文】
能用言语说出来的道,不是非常之道。
能形容说出来的名,不是非常之名。
无影无形的混沌状态,乃天地万物之始。
天地形成时的本源状态,乃孕育万物之源。
所以要常从“无”中领悟“道”的玄妙。
要常从“有”中领悟万物产生的端倪。
“妙”和“徼”本源相同名称相异,但都体现了“道”的玄妙变化。
变来变去,这就是宇宙天地万物玄妙之所在。
【解读心得】
1.开篇第一章,老子即提出了“道”之存在,以及它的无形、无名、玄妙。老子认为,是“道”使宇宙万物“无”中生“有”,化生有名之万物。所以,“道”为“众妙之门”。他的这种思想,体现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
2.“道”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它存在于天地万物形成之前的“无”中,又主宰并化生天地万物。这个“道”,实际上就是对天地万物的规律性认识,即自然大道。
3.“道”是规律,是真理,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所以我们只有遵循,不能违背,否则,就是背道而驰,必然走向灭亡。
4.“名”,是概念,能用言辞表达出来的,多带有主观色彩。自然,它是有局限性的。而“道”是无影无形的,所谓“大道无形”;“道”也不是概念和语言所能表达出来的,所谓“言不尽意”。
【前人校注名句】
“常道无道,常名无名。”——王夫之

“可道之道,可名这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关系密切,不可名也。”——王弼
 
 “老氏悯夫世人逐末忘本,浸失真源,不得已而应机垂训,又恐人溺于言辞,弗能内观,故复示人以深意,必使反求诸己,欲其自得之,而入众妙之门以复其初,又能体是而行,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同归于一也。宜深味之。”——范应元
【经典故事】
孔子问道于老子而得道
老聘,就是老了。老子的大智慧,孔子早有耳闻,心向往之。孔子当时虽然也是名闻天下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但他自觉,自己的思想和学问远不及老子,于是一直想着有朝一日能向老子问学问道。
一天,孔子去见老子,老子刚洗完头,正披着发待干。老子凝神定立,形直身僵,像个木偶人。
孔子见老子在静思练功,就知趣地退出来等。
过了一会,待老子练完功,孔子进去。说:“我看见刚才先生形体直立不动,犹如枯木,又好像超然物外而遗世独立的样子。”
老子说:“我心回归到生命的最初状态,游于万物的初元了。”
孔子说:“怎么讲?”
老子说:“心困而不能明理,闭嘴而不能说话,给你说个大略吧。至阴寒冷,至阳炎热;寒冷出于天,炎热出于地。阴阳相交,万物化生,这是万物产生发展的规律,但你看不到。生死兴衰,时隐时现,日迁月移,道无时不在此中起着作用,但你却不见他的形迹。生有所始,死有所归,生死循环,无有穷尽。这就是万物生死之根本。”
孔子说:“请问游心于此的情境是怎样的?”
老子说:“这种境界,是至美至乐的境界,能够达到的,可称为圣人了。”
老子所说的,正是道的“道可道,非常道”,它“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孔子由此得知,大道无形无迹、玄奥无穷,为天地之母之根,更领悟到老子静心功夫的关键,在于让内心回归淳朴真我的状态,而这,正是一个人超凡入圣的修养功夫之所在。
又有一次,孔子对老子说:“我研究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自以为很久了,熟悉其中的道理了,但凭此进见72个君主,讲解先生您的道理,阐扬周公召公的业绩,可是没有一个君主采纳。太难了!是这些人难以说服?还是道理难以发扬呢?”
 老子说:“幸好你没遇到治世的君主啊!所谓六经只是先王陈旧知识,怎么是真正的道呢?你的所谓知识和道理,就像是足迹,是先人的足迹,足迹又不是鞋呀,怎么有用?白鸟雌雄相视但可生育;而虫类则是雄在上,雌在下,上下相交应和才生育。有种叫“类”的动物,身兼雌雄两性,能自身自育。本性不可改,命不可变,时间不可留,道不可闭塞。得到道就能成功,失道必定失败。”
 孔子听得去里雾里,然后,他三个月没出门,在家静坐自修,然后,他再去见老子。
 孔子说:“我懂了。乌鸦喜鹊孵化而生,鱼儿濡沫而生,蜂类则是化生。弟弟出生,哥哥失爱而啼哭。我离开自然造化已经很久了,所以怎能到道,怎能去教化人呢?”
 老子说:“很好。孔丘得道了!”
 老子告诫孔子,他所学的所谓六经不过是陈旧的知识,远远不是道。道需要与法天效地,与自然天地合一,观察天下万物,观察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得到道;得到道,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学以致用,教化天下。孔子最终认识到此,所以老子说他得道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