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上海先生·海派文化典藏(纪念著名作家程乃珊。男人在上海讨生活不容易,要做一个标准的上海先生就更难;先生情怀已成上海人文精神的精髓)

書城自編碼: 235648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地域文化
作者: 程乃珊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49611072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5-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282/200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7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争吵的恋人:我们为什么相爱,又为什么争吵
《 争吵的恋人:我们为什么相爱,又为什么争吵 》

售價:NT$ 330.0
秘史:英国情报机构的崛起
《 秘史:英国情报机构的崛起 》

售價:NT$ 381.0
李鸿章及其时代:中西方世界的历史撞击
《 李鸿章及其时代:中西方世界的历史撞击 》

售價:NT$ 330.0
剑桥罗马骑士等级史(历史学堂)
《 剑桥罗马骑士等级史(历史学堂) 》

售價:NT$ 1277.0
脉络:小我与大势
《 脉络:小我与大势 》

售價:NT$ 484.0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修订版)
《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修订版) 》

售價:NT$ 435.0
欧洲四千年
《 欧洲四千年 》

售價:NT$ 435.0
孙中山与海南(1905—1913)
《 孙中山与海南(1905—1913) 》

售價:NT$ 42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97
《 洪太太 》
+

NT$ 270
《 山水有相逢 》
+

NT$ 315
《 女儿经 》
+

NT$ 297
《 蓝屋 》
+

NT$ 441
《 上海爱情故事(一个时代的老上海记忆,"张爱玲的传人"程乃珊 经典中篇小说首次结集。王安忆、陈丹燕、曹可凡、周立波推荐。)(浦睿文化出品) 》
編輯推薦:
纪念著名作家程乃珊。男人在上海讨生活不容易,要做一个标准的上海先生就更难;先生情怀已成上海人文精神的精髓。
內容簡介:
这是一本人物故事集,作者笔下的"上海先生",有银行家、医生、美食家、运动员、侍者等,他们的出身、职业、境遇各不相同,但都有老派上海先生的特点:温文有礼,处世有方,生活节制而有情趣,接受传统教育,又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在历经多次运动洗礼后,这些"上海先生"特点在后人身上不多见,于是作者搜集资料,采访本人,向读者讲述他们的故事,也展示老上海的神韵。
關於作者:
程乃珊,擅长写上海题材的著名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并被译成多种语言。1990年开始穿梭沪、港两地写作。出版有《蓝屋》《穷街》《上海Lady》《上海探戈》等上海系列小说及纪事作品。
目錄
总序
自序
辑一一代上海先生
男人的世界--银行
光明使者
一代名医乐文照
大宅门里出来的银行家
辑二帝国斜阳下的上海先生
帝国斜阳下的上海先生
一张去香港的戈登号单程船票
孤独的长跑者
辑三上海先生众相
两代风流
一代上海美食家沈京似
老Boy黄伯伯
球拍挥出的时尚
內容試閱
男人的世界--银行
--我所知道的中国银行
我可谓银行世家出身。我祖父和外公都是服务中国银行一辈子。这里的"世家",绝无半点奢贵之意,只是那早在我出生前已注入我血液中的浓浓中行情。在我牙牙学语时,外公已抱着我对着压在写字台玻璃板下的中行古钱币行徽轻轻吟诵"事繁勿慌,事闲勿荒,取象于钱,外圆内方"的中行行训。我还背得出八十年前中行宿舍社区的铭句:筑室百诸,爱居爱处;殖殖其庭,君子悠宁。
两位长辈一世只打中国银行的工,经手资产上万上亿,最后带着一身清白两袖清风骑鹤而去,留给我们小辈最宝贵的遗产是他们的两本自传。
银行作为西方引入的一种金融运作模式在中国尚属很年轻,作为中国有史以来首家国家银行(中行前身为户部银行,后为大清银行)的中行还未满百岁,据中行行史档案馆所存资料记载:1912年1月24日,孙中山授权财政总长陈锦涛对大清银行作停业清理。1912年1月28日,大清银行股东联合会召开大会,宣读孙中山总统谕,宣布中国银行成立。即时群情激昂,全场高呼:"中国银行万岁!"这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以来,首次对皇帝之外称"万岁"。可见中行成立是中国从帝制走向共和的一个里程碑的标志。中国银行对中国近代的贡献和在近代史上的地位,自有专家学者为之定位,轮不上我这个既不懂金融也不懂政治的财政外行说三道四。然自小耳闻目睹,再加上二位老人的自传,对中行自有一番感性认识,恐怕是现今众多中行现职员工都体会不到的,在此写写点滴体会,俗话说,以温故而知新!
长衫帮和洋装帮
中行员工历来分长衫帮和洋装帮。
祖父程慕灏(1898-1990)是典型长衫帮,即无学历从练习生做起。祖父自小家境贫寒,小学辍学但仍能以优异成绩考上杭州省立簿记学校主修了两年会计,1913年2月经人介绍进上海中国银行做练习生。他的背景与近年犯事的原建行董事长张恩照很相似,都是从基层一级级上去。祖父十五岁入中行做练习生,从包银元做起,还要学点钞票、译电报、打算盘,三年后由练习生升为助员,再升办事员,然后是初级文员……直至八十六岁离行荣休,仍兼任香港中银集团顾问、中国银行总行常务董事之职,直至九十三岁过世,以廉正的工作态度为自己赢得七十八年光明磊落、贡献重重的金融生涯,从而成为中行有史以来跨越新旧两个时代的在职工龄最长的唯一一名员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行史》对他作出如此评述:"程慕灏终身服务中国银行凡七十八年,这在全国金融界中是罕见的。"
祖父回忆,包银元属银钱业的基本功。银元圆滚滚的,要包得服帖紧扎,这项技巧很难学。此外,作为练习生的基本功,还要学会听银元以辨真伪。为了苦练基本功,祖父小小年纪每天清早守在水缸边,寒冬腊月也不例外,双手都生满了冻疮,坚持逐个用银元敲击水缸边,如果声音锵锵清亮,就是真的。假的,会发出闷闷的哑声。还有种识别方法,是用手指分别夹在两块银元之间,再轻轻一吹,真的声响如银笛……祖父还有个习惯,就是站着吃饭,特别吃早饭,为此祖母向他提了几次:"皇天不打吃饭人,啥事连吃顿饭也坐不太平!"祖父说这是做练习生时留下的习惯。祖父自小乖巧精灵,手脚勤快,随时应师兄上级客户之召,吃饭时也作好应召之准备,故习惯站着吃饭,以方便随时放下饭碗做事……对传统的学徒(银行称为练习生)训练方式,祖父认为有其合理处:苦学基本功,去尽家中带来的娇骄二气,学会谦虚全力为客人服务!
外祖父则为典型的洋装帮。外公潘德民(1898-1978)圣约翰大学毕业,是从英资亚细亚石油公司跳槽至中行,可见当时中行在白领心目中地位高过外企。外公从八仙桥中行分理处主任做起直至广州中国银行副行长,并在1949年配合人民政府做好移交手续后回到上海,共计服务中行二十八年!再经人民政府分配仍在外滩23号的中国畜土产出口公司重新上岗,直至退休。无论如何,总算是在中国银行大楼里上了一辈子班!
中行对两派一视同仁,并让其各展所长。外公英文好不久就被派往加尔各答、仰光、海防、香港等海外中行任职直至广州中行副行长。祖父熟谙由下至上各工作环节及人事,再加人脉广通,一直重责在身,并在二十九岁上婉拒宋子文所邀任中央银行业务局副局长之职,在陈光甫建议下,由贝祖诒(贝聿铭之父)将他直接由国库主任升任上海中国银行副行长(当时最高管理层只一个经理兼行长,四个副行长),是中行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经理,也是首个没经过襄理直接由主任跳到经理级,更是首个没有学位而能晋身高级管理……所谓君子群而不党,两派私下或有亲疏之分,也不可避免会有人事纠葛,但公务上绝不互拆台脚拉党结派。外公祖父还成亲家,做了一世的朋友。
"想发财的,不要进中行……"
"想发财的,不要进中行,但只要勤勤恳恳,行方应承一定会给你一世小康的生活……"
今日年近九旬仍健在的老中行员工,一定会记住新员工入行上层管理的这第一句训话。此话版权属何人,已无从考实。但1913年祖父入行做实习生时,当时的行长丁道津亲自召见他,如对自己小辈般对他讲了这句话。
今香港著名银行家八十多岁的原南洋商业银行总裁舒慈煌仍记得,他当年进中行,我祖父对新员工训话的开场白,也还是这句话!
中行惯例,新员工一入行即发一把沉甸甸的全红木(连盘珠都是红木)长二尺宽七寸的算盘,从此就跟住你一辈子,除非离行才交出。我外公不论是抗战期间孤身一人在大后方重庆中国银行,还是身负行务在海外中国银行,直至与人民政府办好移交手续带着两袖清风回上海,始终没丢弃这把红木算盘。小时候在外婆家过暑假,常常见外公在书桌前滴滴笃笃地打算盘,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很诧异早已退休的外公哪还有这么多账要算?细看他的账本,记的无非是"鸡毛菜三分,三轮车资二角……"!这把逃过八年抗战三年内战烽火的算盘却逃不过十年浩劫,在抄家中不知去向!
员工结婚,不论职务高低,行方必送贺礼二十大洋。在当时低级文员月入只十几大洋(相当一个西厨月薪),这份礼算很有分量。如夫妇双方都是同事,就有四十大洋,那算一笔数目了!当然,更重要的是其中一份对下属的厚爱和情意。
现今电视电影中出现的银行家,都为红酒雪茄高尔夫杆不离手,手挽红舞女交际花百乐门出出进进……或者我辈目光浅陋,在现实中没碰上过这样的银行家,但我自小至大耳闻目睹的银行家,完全不是这样的。
中行首任老总,在位时日最长达近四十年的,一生都奉献给中行的中国近代金融史上堪属头一块牌子的银行家宋汉章,一贯生活俭朴。曾见过他一张照片,皮鞋尖都磨得发花了。听外公讲,某日中行工友去他家送文件,远远看见他自己用一根筷子串了几根油条从外面走过来--原来这位银行家自己去买早餐。其实他家中有佣人,但一些简便小事他尽量不麻烦下人。说出来读者不会相信,这样一位大银行家六十年代在香港去世,身后遗产仅十来万美元!他一世都没有私人物业,一辈子住的银行提供的住宅。祖父亲口向我说过,六十年代,宋汉章从南美回香港定居,租住北角二房一厅没有冷气的住宅。六十年代日本电器开始大举抢滩香港,冷气机已不属特别奢华之物。香港闷热,实在热得吃不消,他就到楼下一家理发店去吹吹冷气!也有传说他常去中国银行的营业厅吹冷气,因他衣着朴素,行员谁都没认出他是中国银行的"老祖宗"。一个偶然的机会被一个老行员认出,众人大为感叹。又说,后来中国银行为他装了一台冷气机,但对此说我有质疑。因为,宋公生前在港居住时,我祖父常去看望他。祖父曾传达香港中行之意,邀请宋汉章搬入香港中行的高层宿舍,宋公婉拒,理由是无功不受禄。他说:"我现在已不是中行的人了,没有理由再享受中行的福利。"由此考证,他一定不会接受银行为他装这只冷气机。其实,中国银行的老高层,清廉的何止他一人,张公权(老中国银行总行副总,徐志摩前妻张幼仪之兄),晚年在美国时,也受困于居无定所,他一世在金融界拼搏,毫无私心,最后连房子都买不起,后来还是银行界的旧同仁集资为他解决此事。
就是这两位中国金融巨头,在1916年联手江浙财团调拨资金,并与外资商行订立两百万元的透支合同,以对抗北洋政府的停兑令,令中行创造了一个金融神话,信誉猛增,宋汉章本人也成为金融界呼风唤雨的人物。他的才干与魄力由此可见一斑。但他在位的三十来年总经理生涯竟从未为自己谋过一丁点私利!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