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精英课(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中文图书!为中国政府和企业培养一流的公共管理人才提供借鉴!)

書城自編碼: 223277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王辉耀,张晓萌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08635422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1-01
版次: 1

書度/開本: `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9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禅之道(畅销全球60余年的一代经典,揭示禅对现代人的解脱意义)
《 禅之道(畅销全球60余年的一代经典,揭示禅对现代人的解脱意义) 》

售價:NT$ 386.0
改变历史的意大利豪门 : 传奇家族美第奇
《 改变历史的意大利豪门 : 传奇家族美第奇 》

售價:NT$ 420.0
Procreate插画手绘从新手到高手
《 Procreate插画手绘从新手到高手 》

售價:NT$ 493.0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

售價:NT$ 252.0
独自走过悲喜
《 独自走过悲喜 》

售價:NT$ 381.0
永不停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传
《 永不停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传 》

售價:NT$ 442.0
假努力:方向不对,一切白费
《 假努力:方向不对,一切白费 》

售價:NT$ 335.0
北京三万里
《 北京三万里 》

售價:NT$ 43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95
《 全球化时代的民主(大学译丛) 》
+

NT$ 268
《 论美国的民主(精装) 》
+

NT$ 371
《 舌战中国:21世纪属于中国吗? 》
+

NT$ 399
《 第三种文化:洞察世界的新途径 》
+

NT$ 466
《 权力大未来--全球软实力之父、美国总统顶级智囊约瑟夫·奈扛鼎之作 》
+

NT$ 466
《 世界30年 》
編輯推薦: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中文图书!
为中国政府和企业培养一流的公共管理人才提供借鉴!
哈佛大学前校长、前奥巴马政府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劳伦斯?萨默斯亲笔题词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任院长约瑟夫?奈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艾什中心主任托尼?赛奇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兼院长薛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
隆重推荐
收录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大卫?埃尔伍德等知名专家珍贵访谈
內容簡介:
哈佛商学院的培养模式自改革开放30年来一直风靡我国,出版的相关书籍众多,而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却在中国无人知晓,也没有一本这样权威性的专著介绍,这本书非常及时地填补了在塑造公共管理方面人才的空白。本书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建立谈起,追踪其发展和变革历程,系统地梳理学院教学的独到之处。同时,还详尽细致地分析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国际化师资力量、国际化生源构成等参与主体,以及课程设置、案例教学、活动会议、毕业走向、中国官员的培训等,试图生动而全面地为读者展示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形象。
以上述内容为起点,本书对培养公共管理精英的国际经验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培训模式,为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发展、为广大有志从事公务员工作和公共管理的精英人才提供可参考的国际最前沿的公管人才培养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也为出国留学生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關於作者:
王辉耀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高级研究员,现任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院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国侨办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会经济组召集人,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九三学社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先后兼任北京大学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等多家经管学院客座教授,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访问研究员和中组部国际人才战略研究专题组组长。历任中国经贸部官员,全球最大工程咨询公司之一SNC-Lavalin国际公司董事经理和世界最大项目管理公司之一AMEC-Agra国际公司副总裁,加拿大魁北克驻香港和中国首席商务经济代表,担任过GE、西门子、阿尔斯通、ABB等多家跨国公司顾问。在人才战略、人才培养、国际人才、中国海归、华人华侨及中国企业国际化等领域有广泛的著作和学术研究,出版近30部有影响的中英文著作。


张晓萌


哲学博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师,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学士、法学学士,法国巴黎政治学院硕士,清华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海外中国学研究、公共治理等,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多项,在核心报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錄
序一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 约瑟夫?奈/XI
序二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艾什中心主任 托尼?赛奇/XIII
序三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薛澜/XVII
序四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 卢迈/XXI
序五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王辉耀/XXV

第一章 哈佛大学与“政治精英的摇篮”
影响力:先有哈佛,后有美国/3
魅力:莘莘学子梦/7
生命力:哈佛精神和精英培养理念/12

第二章 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历史发展脉络
历史沿革/19
培养理念的演变/24

第三章 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精英培养特色
精英培养方案/31
肯尼迪政府学院的招生过程/39
教学特色/41
肯尼迪学子的责任意识与公共服务精神/71
职业生涯助推器/75

第四章 肯尼迪政府学院精英培养模式评析
价值导向与精英定位/88
精英培养的经验与思考/94

第五章 培养公共政策精英的国际经验比较
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101
美国与新加坡公共管理精英教育的比较/108
国际经验对我国政治人才战略的启示/112

第六章 肯尼迪政府学院与中国
肯尼迪政府学院与中国公共管理培训项目/127
肯尼迪学院经验对我国建设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启示/138
肯尼迪学院经验对我国本土精英培养模式的启发/148

第七章 中国公共管理与服务现状分析和政策建议
海外公共政策专业毕业去向呈现出的关于人才引进的问题/157
中国公共服务现状分析和政策建议/162

第八章 肯尼迪政府学院访谈录
哈佛精神与肯尼迪政府学院教育
——访前哈佛大学校长、肯尼迪政府学院终身教授劳伦斯?萨默斯/173
哈佛大学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访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大卫?埃尔伍德/178
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国际化
——访谈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约瑟夫?奈/188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中国项目
——访肯尼迪政府学院艾什中心主任托尼?赛奇教授/192
公共事务与全球责任
——访谈肯尼迪政府学院副院长梅洛迪?杰克逊/202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多元模式
——访谈肯尼迪政府学院副院长爱丽丝?伯纳特/208
哈佛大学官员培训项目
——访肯尼迪政府学院艾什中心中国公共政策项目主任劳拉?马/212
哈佛关于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研究
——访谈豪泽非营利组织中心中国项目主管胡罄/216

附录一 肯尼迪政府学院的75个新思想/223
附录二 肯尼迪政府学院课程列表/237
参考文献/243
后记/251
The Path of Public Management Elite at Harvard
—Experiences of Harvard Kennedy School and the Revelation of Its
Talents Training Success
By Wang Huiyao and Zhang Xiaomeng
January 2013

Table of Content
Preface
Comments by Laurence Summers
Preface by Joseph Nye
Preface by Tony Saich
Preface by Xue Lan
Preface by Lu Mai
Preface by Wang Huiyao
I. Harvard University and “The Cradle of the Political
Elites”
1. Uique Influence: American Celebrities in Harvard History
2. Fascination: Dream School of the Worldwide Students
3. Vitality: Harvard Spirit and Elite Training Philosophy
II.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John F. Kennedy School
1. Reform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2. Evolution of Training Philosophy
III. The Elite Training Mode of Harvard Kennedy School
1. Degree Programs and Executive Education
2. Admissions of Harvard Kennedy School
3. Teaching feature of Harvard Kennedy School
4. Advancing The Public Interest by Responsibility and Public
Service
5. Booster of Professional Career
IV. Review and Revelation of Harvard Kennedy School Training
Process
1. American Value Orientation and Elite Cultivation System
2. Experience and Reflection of Harvard Kennedy School Elite
Training
V. Comparison of International Public Policy Elite Training
Mode
1. Training Model of Lee Kuan Yew School
2.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merican and Singapore Public Management
Elite Training
3. The Inspiration of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on China’s Public
Management Elite Training Model
VI. Harvard Kennedy School and China Talent Strategy
1. China Public Management Elite Training and Harvard Kennedy
School
2. Enlightenment of Harvard Kennedy School Public Administration
Talents Cultivation
3. Suggestions for Chinese Elite Training System
VII. Analysis of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1. Employment Intentions of Harvard Public Policy Graduates
2.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Public Service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VIII. Interview with Harvard Kennedy School Professors
1. Harvard Spirit and Harvard Kennedy School
?—Interview with Lawrence Summers, the 27th President and Tenured
Professor of Harvard University
2. The Elite Training Mode of Harvard Kennedy School
—Interview with David T. Ellwood, the Dean of Harvard Kennedy
School
3.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arvard Kennedy School
—Interview with Joseph S. Nye, Jr., the Emeritus Dean of Harvard
Kennedy School
4. Harvard Kennedy School Training Program in China
—Interview with Tony Saich, the Director of the Ash Center for
Democratic Governance and Innovation.
5. Harvard Kennedy School Public Service and Its Global
Responsibility
—Interview with Melodie Jackson, the associate dean of Harvard
Kennedy School
6. Diversified Mode of Harvard Kennedy School Public Administration
Cultivation
?—Interview with Iris Bohnet, the Associate Dean of Harvard Kennedy
School
7.China Public Policy Program
—Interview with Laura Ma, the Program Director of China Public
Policy Program
8. Nonprofits in China
—Interview with Xing Hu,Domain Manager of Hauser Center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ppendix
Appendix1: 75 Thoughts in Harvard Kennedy School
Appendix2: Harvard Kennedy School Courses Listing
Bibliography
Afterword
Back Cover Comments
The book is recommended by:
Julian Chang, Executive Director, Rajawali Foundation
Institute for Asia of Ash Center , Harvard Kennedy School
Jeffery Williams, Executive Director, Harvard Shanghai Center
Wu Jiang, President of China Personne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Duan Peijun, Professor of Strategy, China Central Party
School
Wang Zhenyao, Dean, Charity Research Institute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Tang Min, Counsellor,Counsellors’ Office of State Council
內容試閱
序一
大学最激动人心的事情就是与和你不同的人交流,对于所有杰出的大学来说,最关键的事情之一就是能够吸纳不同的想法,这样不仅能增进相互的理解,还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做出最恰当的决策。肯尼迪政府学院通过吸纳多元化的人才,设计多元化培养方案,致力于培育公共领域的领军人物,并为他们提供支持和解决方案,使世界变得更好。这已经成为肯尼迪政府学院备受推崇的办学特色之一。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的使命是培养能力超群的公共领域的领导者,而公共领域的精英不只在美国而是遍布全世界。所以我们希望从学院毕业的学生回到祖国有所作为,对周围产生实质性的改变和影响。
我们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通过创新探索互动教学的新方案,打造学院教学特色,例如案例教学。这些努力使得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享有很高的声誉。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学生有44%左右是国际学生,来自80~90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所以学院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多元化国际背景和多元化的专业领域。肯尼迪政府学院的教授通过教导不同的学生来学习和提高。挑战是有趣的,因为它给你带来不同的视角。
我对长期的美中关系持乐观态度,因为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增强可以使两国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由于两国的文化差异、政治差异,交流中会存在一些误解,对待它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强交流,长期、深入的交流是双赢的选择。
我很高兴地得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高级研究员王辉耀博士和访问学者张晓萌女士有意愿在中国出版一本介绍肯尼迪政府学院的著作,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好消息,因为我很高兴地看到他们为美中在公共管理人才培育和交流方面所作的努力,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工作。近些年,我们与中国有着很好的合作关系,培养和培训了一大批中国学生和官员,双方形成了良好的互动,这是双向学习的过程。我们很希望这种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继续深入下去,在多元化的交流中加深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
希望王辉耀和张晓萌的这本书,能向更多的中国朋友传达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理念和培养经验,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共领域服务中来,共同协作,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约瑟夫?奈(Joseph Nye)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
卡特政府助理国务卿
克林顿政府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助理国防部长
2012年10月
序二
哈佛公共管理学院自1936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公共政策领域的研究,同时使它的学生能够随时应对现实世界发生的最为紧急的公共问题。哈佛公共管理学院在建立公共领导者的培养体系方面是一个开创者,这套严谨的培养体系可以使学生获得和在医学院、商学院和法学院一样的职业型教育,这种职业型教育可以使学生直接进入公共领导领域的工作岗位。所以哈佛公共管理学院在它建立的头30年重点关注了职业中期培训项目,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1966年,为了纪念遇刺不幸身亡的肯尼迪总统,哈佛大学成立了政治学院,同时公共管理学院改名为肯尼迪政府学院。1969年,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公共政策硕士(MPP)项目正式建立。
如今,肯尼迪政府学院已经成长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之一,它拥有15个研究中心和机构、30多个高级管理人员培训项目和学位课程项目。2010年,共计2
860名学员参加了肯尼迪政府学院的高级管理人员培训项目,其中49%的学员来自海外140个不同的国家。肯尼迪政府学院有46
000名校友,分布在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这充分体现了它的国际化。为了应对全球化对公共管理的影响,肯尼迪政府学院在开发面向未来的培训项目时,大大拓宽了公共领导能力的内涵,同时进一步开发了培训项目。
肯尼迪政府学院在培训公共领域现在和未来的领导者的过程中,采用了问题解决导向的综合教学策略,例如课堂教学、项目实习、案例研究和工作实践。我们相信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正是它和其他公共管理学院的区别所在。
另外,从建立的初始阶段,肯尼迪政府学院就打破了国界的局限,致力于为世界各国培训新一代的公共事业领导者。现在,肯尼迪政府学院有接近42%的学员来自海外,是哈佛大学里留学生比例最大的学院。1958年梅森学者项目(Mason
Fellows
Program)成立,它是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国际旗舰项目。每年会有来自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的65~75名具有代表性的学员来到肯尼迪政府学院进行职业中期公共管理硕士项目(MCMPA)的学习,同时他们要参加为期一年的课程辅助项目,这个辅助项目可以使梅森学者项目的学员们接触到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社会发展领域杰出学者和从业者的思想和策略。有许多知名人士是梅森学者项目的学员,其中包括1984年毕业的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肯尼迪政府学院和中国有相当长的合作史,这些合作交流在最近的10年间有着非常快速的发展,许多中国的政府官员、学者和专业人士来到肯尼迪政府学院参加各种项目,他们从这些项目的学习中获得了许多知识和经验。中国的许多同事参与了我们的学位课程项目和高级管理人员培训项目,还包括艾什研究中心的新世界学者项目(New
World Fellows programs)和Rajawali学者项目(Rajawali Fellows
programs)。在过去的10年间,大约有1
000名中国学员来到肯尼迪政府学院参加这些项目。这些哈佛大学的中国学员组成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校友网,通过这个校友网,学员们可以交流经验并互相提供专业上的支持。当然中国学员同样给肯尼迪政府学院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学院接下来将会增加来此学习的中国学员的数量。
为了招收更多中国学员来肯尼迪政府学院学习,2008年7月,学院的亚洲项目并入艾什研究中心。亚洲项目是一个整合了哈佛大学全校范围内涉及亚洲地区的研究项目。扩大后的艾什研究中心充分利用了科研队伍、高层经理培训和学生支持三方的优势。2010年1月1日,亚洲项目改名后正式成为Rajawali基金会亚洲研究所的一个项目。它将世界范围内针对亚洲地区重大事件的学术研究和实践研究整合起来,用于提高亚洲地区的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教学和培训水平。
Rajawali基金会亚洲研究所最重要的一个项目是中国公共政策项目。该项目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肯尼迪政府学院和中国的项目培训中国政府官员,这些项目包括中国案例项目、发展项目中的中国领导人、中国领导危机处理培训班、新世界学者项目、Rajawali
项目和上海高级管理层培训班。有关上述培训项目的详情,请见本书最后附录一的访谈章节。
1976年,我第一次来中国,当时我还是一名学生,此后我每年都会来中国。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重要性不断上升,肯尼迪政府学院和中国的关系也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中国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领域也是如此。最近几年来,中国开始重视公共管理领域的教育,中国的许多高校建立了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当前正处在快速的转型期,我相信中国在公共管理培训和国际交流方面有更大的需求。肯尼迪政府学院利用自己的优势与中国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我与王辉耀先生和张晓萌女士相识有一段时间了,王耀辉是艾什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曾出版不少中英文著作,张晓萌也曾是肯尼迪政府学院的访问学者。我非常高兴他们共同编写了这本介绍肯尼迪政府学院的书,值得祝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中国的读者更好地了解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历史、发展、教学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这本书可以通过其独特的方式增进美中两国的关系,同时它将把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理念和经验带给中国的同行,并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公共服务事业中,从而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更适宜居住。
美国和中国都是伟大的国家,美中两国的双边关系是最重要的国际关系。美中两国关系的增强需要两国政府和民间不断的交流、对话以及合作。肯尼迪政府学院将会继续支持、巩固和增进两国间的相互理解。
托尼?赛奇(Tony Saich)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大宇国际关系教授
中国公共政策项目主管
Rajawali基金会亚洲研究所主任
艾什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主任
2012年10月

序三
很高兴看到王辉耀和张晓萌所著的《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精英课》一书出版。公共管理教育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密不可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公共管理以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配置公共资源,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提供和优化公共服务,组织和协调公共关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支撑。当今时代,中国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社会涌现出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这对公共管理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和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使得相关公共管理和政策议题广受社会各界关注,中国国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为全球的公共管理研究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实践案例,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时刻关注中国改革开放中公共领域出现的重大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规律性,另一方面也有其中国特色。因此,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深入研究既需要从公共管理的一般规律出发,将一些看似独立出现的问题加以深入分析,挖掘其内在的普遍性和规律性,从而提出制度性的解决方案;也需要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背景出发,研究中国公共领域问题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答案。公共管理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它对多元化的需求。在推动公共管理教育的进程中,我们应当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更好地发掘自身的定位、理解他人的观点,传递我们的价值理念。这是公共管理学科的价值和使命所在,它应当承担起这份时代赋予的责任,为中国与世界更深入的交流提供智力支持。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国际合作与交往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我们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希拉丘兹大学马克思韦尔学院、法国巴黎政治大学、德国柏林赫尔梯行政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等世界知名院校合作,推动公共管理人才的交流与培养。同时,与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亚洲基金会等重要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保持紧密合作,建设公共管理课程与培训体系,推动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国内介绍哈佛大学的书不少,但很少见到有介绍肯尼迪政府学院的著作。王辉耀和张晓萌根据他们在哈佛亲身实地研究的经历,非常难得地写出了《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精英课》一书。该书独辟蹊径,从培养公共政策精英的角度入手,既有历史回顾,也有深入分析,不但为我们了解肯尼迪政府学院以及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呈现了丰富的史料,也为我们思考提高中国公共管理的教育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启迪。如今,公共管理教育在中国正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加强公共政策研究,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培养公共管理人才,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是时代赋予中国公共管理学术机构的重要使命。《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精英课》为我们完成这一使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愿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壮大为时代和国家做出更加重大的贡献。
薛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兼院长
2012年10月
序四
1991年我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硕士毕业。当时,每个毕业生需要用两句话说明自己的愿景:“5年后,我……”“10年后,我……”
我的回答是:“5年后,我在中国工作”;“从现在起10年,我可能会再回哈佛学习”。同学们一一写下自己的愿景,它们都清晰而隽永地留在了肯尼迪政府学院91届的学生纪念册上。1991年已不算年轻的我,并没有想10年后再回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但是,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去肯尼迪政府学院学公共管理,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去比较和总结,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体验。我敬佩哈佛教授拥有渊博的知识,喜欢案例教学和热烈的课堂讨论。在学院大厅进行的演讲和辩论,在校内草坪上举行的小组讨论,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2002年秋季,我的愿望实现了。我再次走进了肯尼迪政府学院的教室,不过这次是作为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的一名组织者和工作人员,和52位中国政府官员一起来到哈佛大学,开始了又一次的学习。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经过了认真的筹备。从2001年我和赛奇教授讨论最初的设想,到2002年1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三方签订合作备忘录,再到培训班在清华大学开班,其间经过了一年半的时间。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了培训计划,并将它纳入中国干部海外培训计划。自2002年起,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合作举办的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每年举办一期。每期培训班培训学员50~60名,均为来自地方和中央部门的中高级干部。培训包括清华大学学习和哈佛大学学习两个阶段。课程主讲教授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等知名院校,内容涉及公共管理、危机管理、公共卫生与医疗改革、能源政策、金融与经济发展等全球性热点议题。该培训每年还会调整授课领域,以应对我国实践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哈佛大学非学位培训课程几乎与其学位培训一样出名,即便如此,这个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在哈佛众多的培训班中都因其规格之高、规模之众、持续时间之长、培训效果之优而具有独特地位。至2012年,这一培训班已举办了10期,培训了500多名中高级干部。作为培训班的组织者之一,我本人也时常得以温故、知新,这实在是人生的一件幸事。
参加培训的中国政府官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且善于学习。第一期的学员康宁在培训后将笔记整理,出版了描述教授授课情景和内容的《走近哈佛课堂》。其后又有4位学员出书,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与读者分享。学员们勤于学,更善于用。第四期学员仇和,在担任昆明市委书记期间面临着滇池治理这个难题,受肯尼迪政府学院学到的问题导向(Problem-Based)理念的启发,经请教国内环保专家,提出了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污染整治与预防措施并重的综合治理新思路,并取得初步成效。第八期学员李微微以学到的决策的“三圈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深入处于武陵山区的湖南省古丈县调研,并选定该县的梳头溪村为省委统战部扶贫试点,推动政府、社会和百姓共同参与扶贫开发,使梳头溪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带动了全县的扶贫开发,创造了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的“梳头溪模式”。学员中,像这样学以致用的事例不胜枚举。与20年前我在哈佛大学学习公共管理时相比,当前公共领域的问题呈现出更为多元化的特点,对公共部门提出了更多挑战。与此同时,无论各国的社会制度如何,都需要处理许多具有共性的公共管理问题,如社会保障、公共财政、领导力、制度创新、危机管理、节能减排和防止气候变化等。这些公共管理的共性问题的存在,需要政府管理者持有更加开放的执政理念、科学的决策方法和创新性的解决问题思路。同时,在全球发展格局深刻调整的今天,公共管理人才还应当具备更纵深的国际化视野,紧密地将知识与经济和社会实践相联系。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培训课程站在了公共管理的学术前沿,满足了中国学员的迫切需要,受到各方一致好评。迄今,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已走过逾10年历程,中国官员在世界顶尖的公共管理学院—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学习经历,不仅提高了中国公共管理决策者的现代公共管理的意识、技能和视野,使中国的官员学会从更多元的视角分析并解决问题,也让美国的学者了解到中国公共决策的复杂性、多样性、创新性,以及中国官员在管理决策和执行过程中所体现的深层思考和技巧。这种交往是一种双向的、相互启迪的过程,有利于中美在公共管理领域的相互理解,并为长期的交流与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中美两国有各自的国家利益和立场,美方教授关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对华政策的观点,也有不少是我们不能同意的。但是相对客观的课堂介绍,至少可以使我们了解这些政策形成的来龙去脉,了解美国政府的战略考虑,因此也是十分必要的。与突飞猛进的经济增长相比,我国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和制度创新能力还相对滞后。拥有一批具备专业公共管理知识和经验、拥有国际化视野和理念的官员,将是我国干部培养战略的一项重要而长远的任务。王辉耀和张晓萌所著的这本《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精英课》,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历史沿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比较了公共政策精英培养的国际经验,并针对中国的国情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相信一定会给国内有志于公共管理研究和实践的同行提供新的启迪。
卢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
2012年10月
序五
2010年年末,波士顿漫天飞雪,我来到迷人的查尔斯河畔,开始担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高级研究员。从那时至今,我与肯尼迪政府学院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学院里,我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公共政策精英们共同感受着这个知名公共管理研究教育机构的独特魅力和强大感染力。
如果说哈佛大学是世界知识精英屹立不倒的精神殿堂,那么肯尼迪政府学院则是国际公共管理精英人才的聚集地和培养基地。无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前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达沃斯论坛创始人施瓦布,还是前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新加坡总统李显龙、香港前特首曾荫权等,都从这里接受了系统的公共管理培养,更不用说肯尼迪政府学院拥有一批国际知名的教授,因而肯尼迪政府学院不愧于世界公共管理人才的摇篮之称。
在肯尼迪政府学院,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先进且独特的国际化公共管理精英的培养模式。以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的公共管理,是当今全球性的热点话题,面对艰巨复杂的公共治理难题,肯尼迪政府学院具有全球视野和一流研究,更不断培养和塑造着国际治理的尖端人才。而处在急剧变化中的中国社会正在不断涌现出许多前所未有的公共管理难题,这对中国的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中国现在已经有了一批公共管理学院。每年有为数众多的中国学生、访问学者来到肯尼迪学院,其中包括许多中国的政府官员和政策制定者。从1996年至今,已有千余名中国学生学者和政府官员在这里进行过学习研究或接受培训。在与这些从肯尼政府迪学院走出的中国同人的交往中,我深刻感受到,通过对中国公共管理精英的影响,肯尼迪政府学院不断为中国公共管理植入新理念、带来新经验,并激励着更多的中国精英加入到公共服务的事业中。肯尼迪政府学院对中国公共管理和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深远影响。
在肯尼迪政府学院,我与不同肤色的众多国际化公共管理研究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亲自体验了设置精致、极具实用价值的各种课程,感受了丰富、多元的实践案例研讨,参与了话题广泛、见地深刻的各类研讨会议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正是在这里,我更深入地思考和研究着中国人才问题。一方面,肯尼迪政府学院凭借什么成为大批公共政策精英的摇篮?另一方面,又有什么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范式可供中国相关领域学习和借鉴?头脑中不断萦绕着类似的问题,我试图找到答案。
在查阅相关资料后,我发现虽然肯尼迪政府学院与中国保持着长期密切的交往,但真正向中文世界系统全面地介绍该学院及其人才培养模式的书籍,包括其知名教授系统地谈肯尼迪教学和人才培训模式的中文书几乎没有。而处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迅猛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国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公共管理需要研究先进的相关人才培养理念。我本人既长期致力于研究中国的国际化人才问题,又有感于肯尼迪政府学院的人才培养路径,于是萌发了写作一本专著的愿望,真切希望借此向中文世界介绍肯尼迪政府学院及其人才培养模式。当我向周围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校友和学者讲述写此书的想法时,我得到了他们很多人的鼓励和帮助,这也更坚定了我继续成书的信心。
2011年秋季的一天,哈佛大学查尔斯河畔两旁的校园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正值哈佛大学诞辰375年,肯尼迪政府学院诞生75周年,就在这天,我在哈佛大学前校长、现任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劳伦斯?萨默斯的办公室与他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我向他问道,什么是肯尼迪政府学院的优势?他向我提及肯尼迪政府学院的优势就是“选择了一批优秀的人才集中在一起,并发挥他们的集中效应”;“如果我们已经有了一批精英,就可以招募到更多的精英,而人才是关键,精英吸引精英,把精英集中在一起自然会做得更好”。我想这也是肯尼迪政府学院受世人瞩目的原因吧—聚集和培养精英。
本书作为一本全面介绍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的书籍,回溯了它的历史沿革,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比较了公共政策精英培养的国际经验,并针对中国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和使用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同时本书的特点是第一次集中采访了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现任院长、前院长以及一些资深教授和中国项目的相关人士。希望本书会给国内同行和有志于前往肯尼迪政府学院学习和研究的读者提供启示,也希望能够对提升中国的公共管理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我对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印象很深的还有2011年在哈佛听到中国驻美大使张业隧在肯尼迪政府学院发表演讲时引用了哈佛知名校友、美国著名散文家、思想家和诗人爱默生的一句名言:“不要沿着前人留的路走,去自己开路并留下足迹。”其实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创新精神何尝不是如此,通过广纳天下人才,吸引天下英才来到公共管理知识的殿堂,不断引领世界公共管理的前沿。我想中国的公共管理教育也需要在学习和吸收全世界、全人类优秀实践和理论的基础上开辟出一条新的路径来。
王辉耀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