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哲学评论(第11辑)

書城自編碼: 217129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國際書號(ISBN): 9787516130933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10-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256000

售價:NT$ 45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索恩丛书·我们如何成为今天的我们:德意志民族简史
《 索恩丛书·我们如何成为今天的我们:德意志民族简史 》

售價:NT$ 386.0
技术与德国 : 1800年至今
《 技术与德国 : 1800年至今 》

售價:NT$ 493.0
重返冰河时代:发现史前世界
《 重返冰河时代:发现史前世界 》

售價:NT$ 605.0
拉夫尔
《 拉夫尔 》

售價:NT$ 437.0
羞耻:规训的情感
《 羞耻:规训的情感 》

售價:NT$ 409.0
经济巨擘:思想碰撞与传承(精装典藏版)
《 经济巨擘:思想碰撞与传承(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498.0
一如既往
《 一如既往 》

售價:NT$ 386.0
人工智能新时代:核心技术与行业赋能
《 人工智能新时代:核心技术与行业赋能 》

售價:NT$ 493.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56
《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经典版) 》
+

NT$ 330
《 活出生命的意义[珍藏版](入选香港大学必读50本图书,美国最有影响力的10本图书之一) 》
+

NT$ 351
《 人生四书(畅销书《吃透曾国藩》作者谷园最新作品,“中国式励志”系列的奠基之作。迄今为止最接地气、最易读懂、最有新意、最关人生的“四书”解读。中国人生存智慧的高度总结和生动解析。) 》
內容簡介:
《哲学评论第11辑》倡导对哲学问题和哲学史问题进行原创性研究和文献性研究,尤其关注对当代哲学问题和中国语境下的比较哲学问题的深入阐发性论文。发表范围涵盖包括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哲学、美学、伦理学、科学哲学、逻辑学等在内的全部哲学二级学科。同时也欢迎哲学二级学科间的整合研究以及哲学与其他一级学科的交叉研究。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
论阿尔都塞对葛兰西哲学的批评
《大众哲学》成功的“秘密”
人的感觉与感觉的人性马克思《巴黎手稿》中的感觉概念及其意义诠解
受动性与理解异化劳动和拜物教思想的新维度
西方哲学
康德直观的概念论与非概念论之争
身体与辩证法的悖论
康德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问题
中国哲学
超越、内在与工夫“天理”与“人欲”的立体视角
论钱大昕、戴震天道思想的区别
“四七之辩”中朝鲜儒者对朱子性理学概念的理解
与诠释
儒典诠解的形上维度
林栗易学思想初探以朱熹与林栗论《易》之不合为视角
合自然与道德于一戴震“善”论发微
萧父先生研究专题
萧父先生的哲学史方法论及其当代启示
漫汗通观儒释道从容涵化印中西萧莛父哲学史观论纲
评论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开掘评何萍教授的《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东方与西方》
19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史观与空间李维武《中国哲学的传统更新》读后
几星真火燎中华,一缕哲思存珞珈读田文军先生《近世中国的儒学与儒家》
综述
列宁思想在21世纪仍有重大价值
《哲学评论》征稿启事
目錄
作者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
论阿尔都塞对葛兰西哲学的批评
《大众哲学》成功的“秘密”
人的感觉与感觉的人性马克思《巴黎手稿》中的感觉概念及其意义诠解
受动性与理解异化劳动和拜物教思想的新维度
西方哲学
康德直观的概念论与非概念论之争
身体与辩证法的悖论
康德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问题
中国哲学
超越、内在与工夫“天理”与“人欲”的立体视角
论钱大昕、戴震天道思想的区别
“四七之辩”中朝鲜儒者对朱子性理学概念的理解
与诠释
儒典诠解的形上维度
林栗易学思想初探以朱熹与林栗论《易》之不合为视角
合自然与道德于一戴震“善”论发微
萧父先生研究专题
萧父先生的哲学史方法论及其当代启示
漫汗通观儒释道从容涵化印中西萧莛父哲学史观论纲
评论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开掘评何萍教授的《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东方与西方》
19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史观与空间李维武《中国哲学的传统更新》读后
几星真火燎中华,一缕哲思存珞珈读田文军先生《近世中国的儒学与儒家》
综述
列宁思想在21世纪仍有重大价值
《哲学评论》征稿启事
內容試閱
这一时期,范仲淹、欧阳修以儒者的担当和风范,为理学的崛起鼓与呼。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儒家人格塑造之心声和欧阳修“修其本以胜之”的儒学理论建树之期望,对理学的方向和主题作了明确的提揭。此后随着“北宋三先生,,以经学应世的形式“辟邪说,卫正道”,对儒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落实,以“北宋五子”为代表的理学家为儒学“造道”的意识日益强烈,理学也因此而肇端。《张载集》里《正蒙序》云:“自孔孟没,学绝道丧千有余年,处士横议,异端间作,若浮屠老子之书,天下共传,与六经并行。而其徒侈其说,以为大道精微之理,儒家之所不能谈,必取吾书为正。”这正是对汉唐以来儒学不振、佛道炽传之思想状况的生动说明。儒家之所以不能谈“大道精微之理”,是因为汉唐以来的经学在哲学上只满足于从无到有、生生化化的气化宇宙论而没有超越的本体论,一败于玄学、再败于佛道二教。正是经学的衰微导致了佛道思想的兴盛。因此,时代赋予理学的主题和任务,无疑是要接续和弘扬先秦儒学的超越本体意识和道德理想精神,重振道德、挽救士风,从天、德、人、道合一之本体层面揭示“人之所以为人”的生命内在本质,揭示“吾人之自觉的道德实践所以可能之超越的根据”,探寻人得以安身立命的心灵根基。这样的使命,可以说是即哲学即宗教的双重使命,这也就是周敦颐“立人极”和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和理想。
理学要重振儒学,一方面,必须面对佛、道之理论得失,在理论上既借鉴佛、道之理论优点,同时又克服了其局限。佛、道的理论优势在于其本体论的形上超越视角,理学必须借鉴这一优势,并依托先秦儒学既有的思想资源以重建儒学本体论。但另一方面,又必须克服佛、道之局限。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上的“体用殊绝”;二是实践上的出世索居、背弃人伦。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