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对冲基金风云录1:东邪西毒(对冲基金业内顶级权威大师巴顿?比格斯最畅销代表作)

書城自編碼: 214940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金融/投资
作者: 巴顿·比格斯
國際書號(ISBN): 9787508641898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1-01
版次: 3
頁數/字數: 292/259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32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财商养成第一课
《 财商养成第一课 》

售價:NT$ 325.0
腐蚀工程手册(原著第三版)
《 腐蚀工程手册(原著第三版) 》

售價:NT$ 2229.0
神话的脉络:中国绘画中的传说建构
《 神话的脉络:中国绘画中的传说建构 》

售價:NT$ 437.0
锦奁曾叠:古代妆具之美
《 锦奁曾叠:古代妆具之美 》

售價:NT$ 717.0
盛世:西汉 康乾
《 盛世:西汉 康乾 》

售價:NT$ 549.0
所有治愈,都是自愈
《 所有治愈,都是自愈 》

售價:NT$ 381.0
财富管理的中国实践
《 财富管理的中国实践 》

售價:NT$ 717.0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附作者篇目索引)(全四册)精——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附作者篇目索引)(全四册)精——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

售價:NT$ 278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48
《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现实篇) 》
+

NT$ 441
《 证券混沌操作法:适用于股票、期货及外汇交易的低风险获利指南(原书第2版)(华章经典o金融投资63,证券混沌和分形理论经典之作,看待市场的全新方式,交易领域的上乘心法) 》
+

NT$ 642
《 对冲基金奇才(华章经典?金融投资51——汇聚对冲行业前沿思想 谱写交易奇才传奇经历 交易员与私募经理的必读书) 》
+

NT$ 456
《 十年一梦-一个操盘手的自白(修订版) 》
+

NT$ 551
《 投资心理·第1名:交易心理分析 用自信、自律和赢家心态掌控市场 》
編輯推薦:
畅销累积超过10万册的投资经典!
与索罗斯齐名、对冲基金界“老兵”巴顿?比格斯最好看的代表作。
他在《对冲基金风云录1》中讲述了一段又一段投资冒险与个人奋斗的经历,展示了投资家们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和经营手法,在他们身上,华尔街浓厚的商业文化、深邃的生存之道被演绎得出神入化。
延伸阅读《对冲基金风云录2》《对冲基金风云录3》
內容簡介:
刺猬不知疲倦地寻找橡果,对冲基金管理人则乐此不疲地到处寻找投资机会。在此过程中,最丑恶和最有魅力的方面都将一一展现出来。巴顿·比格斯将对冲基金的专业投资世界的大图景刻画地淋漓尽致,也讲述了个中人物的小故事。他们是一群奇特、危险而迷人的家伙,在投资生存战中弱肉强食。
作品像作者本人一样,率直、机智、幽默,它揭开了一层层神秘的幕布,让我们走进华尔街的总裁办公室和晚餐会,看到残酷而诱人的对冲基金世界的真实景象。
關於作者:
 巴顿?比格斯(1932.11.26——2012.07.14)

他在美国整个投资界的声誉和影响力几乎可与索罗斯、朱利安等一班金融大鳄匹敌,相信在国内外股坛有一定阅历的投资者对他都不会感到陌生。身为摩根士丹利的首席执行官时,他的一句评论足以引发华尔街乃至全球投资界的震动,而作为对冲基金界的“老兵”,他所亲身经历的故事比投资界中多数的见闻都丰富,有吸引力。他多次被《机构投资者》杂志评选为“美国第一投资策略师”;1996年至2003年,他一直在全球投资策略师评比中名列前茅。
巴顿?比格斯生平纪事
1932年 出生于纽约
1955年 毕业于耶鲁大学,主修英文
1961年 毕业于纽约大学史登商学院,加入E.F.Hutton公司担任分析师
1965年 创办业内首只对冲基金Fairfield
1973年 加入摩根士丹利,成为执行董事及合伙人
1975年 成立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部
2003年 退休,与合伙人成立对冲基金Traxis Partners
2012年 以79岁高龄离世
目錄
导读
前言
第一章 投资精英的晚餐会——闯进刺猬丛
第二章 新刺猬可能曾战绩辉煌,但照样一败涂地
第三章 抛空石油:低级笑话发生
第四章 卖空,绝非胆小者能玩儿的游戏
第五章 对冲基金创办历程:铤而走险的疯狂之旅
第六章 路演的折磨:血水、汗水、苦水和泪水
第七章 带着回忆和怀疑向前冲
第八章 刺猬有各种大小和形状
第九章 市场长周期的宿命
第十章 投资生存战:只有自大狂
第十一章 一代又一代:俾斯麦与耶鲁基金
第十二章 大自然的神秘力量
第十三章 互联网泡沫
第十四章 出色的投资经理都是紧张苛刻的狂躁症患者
第十五章 人们记得的总是你最近的表现
第十六章 拥有财富之后如何抓牢它
第十七章 三类投资信条:成长、价值和不可知
第十八章 大有大的难处
第十九章 泡沫与真正的信徒
第二十章 神示,还是内部信息:一个让你毛骨悚然的故事
第二十一章 凯恩斯:经济学家、对冲基金经理、魅力人物
结语
內容試閱
导读
有位朋友曾将共同基金比喻为少林武当,而将对冲基金比喻为东邪西毒。


长久以来,在纷繁的金融世界中,对冲基金一直占据着那片风云变幻最激荡,也最神秘莫测的领域。人们从各国、各地区的金融危机中看到它们的身影,对于这些处于金融食物链最上端的猎食者心有余悸;谈论对冲基金技术的书籍不在少数,但它们的真正运作者却鲜被提及。在人们眼中,他们成了一群来无影、去无踪、翻云覆雨的怪人。


其实,与所有金融工具完全一样,对冲基金以管理风险、获得收益为目的,它们只是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以及基础证券之间的关联性来对冲风险、赚取更高收益。它们的管理人和你我一样,是食人间烟火的正常人。


你手上的这本小书可以充分满足你对对冲基金的好奇。作者巴顿?比格斯除了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外,在整个投资界的声誉和影响力几乎可与索罗斯、朱利安等一班金融大鳄匹敌。身为大摩(摩根士丹利)首席战略官时,他的一句评论就足以引发华尔街乃至全球投资者的震动;而作为对冲基金界的“老兵”,他所眼见和亲历的故事比投资界中多数人的见闻都波谲云诡。从40多年前建立格林尼治首家对冲基金到数年前的回归,他成长其中的这座康涅狄格州小镇已经发展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对冲基金之都,汇聚着380多家对冲基金总部和1
500亿美元资产。于是,这位当年耶鲁大学英文系的高才生,描写起“刺猬”(hedgehog)们惊心动魄的生涯来,似乎也比任何人都游刃有余。

一只只“刺猬”便是本书的主角。对冲基金管理人之所以得此名号,自然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对冲基金(hedge
fund)。然而,不知是否出于巧合,这两种“动物”又真的如此神似—辛勤而怪异,迷人而危险,在浑身尖刺下隐藏着敏感的内心。最耐人寻味的是原著的书名“Hedgehogging”,它正隐隐道出了作者的心曲:做了刺猬,便别无选择,只能像刺猬一样生活。


刺猬的生活,或许就是像作者亲身的经历那样,在建立对冲基金的荣光背后默默洒下一路血水、汗水、苦水和泪水;或许是像珊迪那样,被无比功利和现实的投资者一下捧上天堂,一下抛入地狱;又或许是像投资失利的吉尔伯特,在未完工的豪宅里呆呆独坐;甚至是像身为对冲基金鼻祖的大师凯恩斯,算计着如何把剑桥国王学院的小教堂堆满被迫吃进的阿根廷小麦……这些不为人知的生活,若非身临其境,恐怕无法描摹得如此真切。


那些指望通过本书立刻找到“黄金屋”的人可能要失望了,书中并没有太多的量化分析和数学模型,也没有对如何选时、选点进行对冲操作加以系统的技术讲解。然而,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更宝贵的东西其实早已渗透在“刺猬”们的故事里:石油期货案例告诉你,坚持投资理念(哪怕明知是正确的理念)其实远不如想象中容易;“邪神”与赌场胜地恩怨让你发现原来中国的银广厦、蓝田水产等案例早有前车之鉴。

成长、价值、不可知论、群众性癫狂……种种投资信念和心理就埋藏在看似信马由缰的字里行间。


如果你有过投资经历,如果你想认真地了解投资,你一定会明白,也一定得明白,投资与其说是一项技巧,不如说是一种理念。了解你自己,了解你的潜在对手,了解他们的思维、行为甚至感情,这些往往才是决定投资成败的关键。

而这些,恰恰是巴顿?比格斯毫无保留地展现给你的。

译者

2006年11月



随着20世纪90年代大牛市的落潮和泡沫的破灭,股市进入徘徊不前的低迷期,职业投资人风光不再,他们被说成拿着不该拿的钱、承诺着做不到的事的混混儿。对冲基金首当其冲,成为人们眼中骗人的黑幕把戏。似乎在金融市场的每次痉挛中,大家都要揪出对冲基金作为罪魁祸首,甚至于形成了一种普遍的认识:这些基金总是联手策划邪恶的阴谋,目的便是搅乱世界。有人把对冲基金比喻成抢劫无知者的金融强盗,而基金的管理者就是阴险贪婪的刺猬。一段时间以来,这种投资类别的表现已经大不如前。

众所周知,对冲基金的规模增长迅速,其资产从1991年的580亿美元扩大到2004年年底的9
720亿美元。而人们不太知道的是,对冲基金是一种波动巨大和市场敏感度非常高的生意。根据摩根士丹利的统计,经过8年增长之后,在1999年,整个对冲基金业从4
560亿美元的管理资产上获得了430亿美元的收益(管理费加奖金),相当于9.4%的收益率。而随着股市下跌,尽管对冲基金表现良好,其收益仍在接下来的3年中持续缩水,到2002年只有80亿美元,比3年前减少了81%。此后,因为股市的重振,其收益在2003年又冲上450亿美元的新高,直至2004年再次下跌。


接下来的章节将以印象派的眼光扫视投资这个行业以及参与其中的专业人士,我希望通过这些文字,让你理解那些正在管理着他人金钱的男男女女的紧张、压力、失误和不安。我既会让你看到这些人成功时的春风得意,也会让你看到他们失败时的苦闷绝望。但即使把所有需要承担的沮丧因素都考虑进去,职业投资人也仍然是这个地球上最诱人、最具挑战、收入最高的行业。


也许,职业投资者,或者刺猬们,在赚钱和索取报酬方面是贪婪的。但是在需要为各种慈善或政治目的捐出金钱时,他们又总是极为慷慨。很多时候,他们捐出的不仅是金钱,还有大把的时间,后者可能更为宝贵。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正逐渐成为新的乐善好施阶层。


为了避免冒犯好人、伤及颜面,也为了给那些热衷于替故事中人物对号入座的人出点难题,故事中的许多名字、地点和时间都被替换了。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我描写的人物几乎成了复合体—他们身上被掺进了其他人的特点。一方面,我希望我的伪装技术是成功的;另一方面,我描写的很多事件的确发生过。就像老话说的,真实往往比想象更离奇。


我为何会写这样一本书?因为我热爱投资这行,被这行里的人所吸引。多年以来,我发现经常写作,或者说是记下某种日记,不仅有助于理清我自己的投资思路,也能够为所有的对与错保留一份记录,以便在将来回顾时获得启示。作记录将帮你认清你对于人和事的看法哪些是对的,而哪些出了错。就像有的投资者靠讲话来思考一样,我靠写作达到同样的目的。对我来说,写作是一项重要的投入,也是我为自己定下的任务。


这本书展现了不同投资者的反思和他们的逸事,多数与我在摩根士丹利那些年月遇到的人和发生的事有关;其他的则比较新,来自于我身为管理合伙人的那只对冲基金创建的过程以及后来的投资失误。在书中,你还将看到我的一班投资界朋友和熟人,以及我对投资界生存之战的一点感想和回忆。这本书并非投资宝典,在书页间你无法得到如何成功投资的答案,因为我自己也并不知道。


投资业最让人着迷的一点就是:在这个行业中充斥着迷人的人物。对冲基金业中强悍、偏执甚至古怪的角色似乎尤其多。刺猬是迷人的动物,而对冲—就像刺猬不知疲倦地寻找橡果那样不知疲倦地寻找投资机会,则往往可以把这个族类性格中最美和最丑的方面都展现出来。这本书带来的是一个局内人的观点,我希望它能让你开心并多了解一些事,无论你是否曾经做过投资。


巴顿?M?比格斯

2005年12月于纽约市

第一章 投资精英的晚餐会—闯进刺猬丛


三角是一家投资俱乐部,会员差不多每月聚会一次,共进晚餐。虽然每个人看起来都那么亲切愉快,但实际上他们是全美国明争暗斗最激烈的一群人。



昨晚,我去参加了三角投资俱乐部的晚餐会,与会者大约有25人,一半来自对冲基金,另一半则是些非常激进的单向多头基金经理。年龄组合也平分秋色,既有满头银发、语气沉稳的耆宿,也不乏新潮时尚、说话飞快的才俊。无论老少,这里的每个人都是投资界的风云人物,正管理着这样或那样具有竞争性的公众财富。


三角是一家投资俱乐部,会员差不多每月聚会一次,共进晚餐。吃饭时大家交换一下心得,互相探探底细。我不常去。去那儿得有合适的心情,得一直挂着作秀的表情。因为虽然每个人看起来都那么亲切愉快,但实际上他们是全美国明争暗斗最激烈的一群人。大家的交流和谈话显然都带着戒心。反正,这绝不是那种可以放松一下的老友会。


昨晚和平常一样,大家先站着边喝边聊了大约半小时,话题集中在现在赚钱有多难上。我和乔纳森聊了聊,他如今是炙手可热的对冲基金精英,整天坐着自己的湾流喷气机飞来飞去,身价估计高达10亿。当年,他还是朱利安?罗伯逊传奇般的老虎基金里一名年轻的分析师时,我就认识了他。我喜欢他,他是那种脑子里有什么就说什么的人。


昨晚他不停摇头。还有一星期就是他大女儿的10岁生日,他问女儿,为这个年龄跨入双位数的大日子想要点什么礼物。她盯着他问:“要什么都行吗?”“对。”他说。“那你可别害怕,我的愿望和飞机有关。”他呆住了。自己都做了什么?可怜的有钱小姑娘!她已经想要一架自己的飞机了。“好吧,是什么愿望呢?”他磕磕巴巴地问。“爸爸,”她说道,“我都快10岁了,可还从没坐过一次民航飞机。除了我,学校里所有的女孩子都坐过。我最想要的就是让你带我去一次真正的机场,换登机牌、过安检、排队、让人搜身,然后坐普通飞机去一个什么地方。爸爸,连一次民航都没坐过真是丢人。”看来,有孩子的“刺猬”真是不容易。

多嘴、贴金和砍人


然后,我们走向一张布置着蜡烛和鲜花的长桌,准备吃晚饭。昨晚晚餐会的主席是利昂,他简单说了几句之后,大家开始轮流发言。通常的规矩是,每人用不到4分钟的时间谈一谈最近看好的股票或概念,并说明原因。每个人发言时,别人都做笔记,但很多人是在胡说。还有不少家伙一吹起来就滔滔不绝,这时主席就得无情地斩断他的发言,否则大家整晚都别想走了。有些人认为这些晚餐会让人颇受启发,可我从没有这种感觉。但是度过一个这样的夜晚之后,你确实能了解到会员们的情绪怎么样,以及哪些领域正在成为热点。


昨晚我却被弄糊涂了。多头和空头两派意见势均力敌。有的故事想象力丰富,充满了大胆的推测。说到能源热时,一个小伙子讲的故事让人难以置信,说是马来西亚一家石油钻井公司正在婆罗洲近海搭起钻探平台采油,而这个海域已经可以与北海媲美。他就是这么说的!一个共同基金经理则谈到了一种新的外科手术方法,据说可以使前列腺手术后丧失性功能的风险降低75%。然后,大家照例说起了不同时期的互联网奇迹,以及从健康食品连锁店到纳米技术的各式奇谈。


因为每个人都要推荐自己实际持仓的股票,所以多数人都在一开头说明自己的仓位。轮流发言时,下面当然少不了冷嘲热讽—不是嘟囔着说那几个出名爱捣鬼的家伙又在“贴金”,就是开玩笑地嚷嚷一句“砍人啦”!“贴金”就像它听起来那样—你把一个故事带到聚会上,把它说得天花乱坠,故意夸大一些基本面,当然那是对你有利的。换句话说,比如你想推荐赛门铁克的股票,说它明年的赢利会很高,而现在股价便宜,你可能会把赢利预测从每股3.50美元说成3.75美元,而实际上,每股3.30美元就已经算个小奇迹了。不过,谁能说准一家远在天边的科技企业赢利是多少,干吗不做做美梦呢?


“贴金”相对来说不算什么大罪过,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经常这么做。不过,会员们的鼻子非常灵,谁要是“贴金”贴得太过分,他的信誉就算完了。而且,如果还有别人了解你正在讲的故事的底细,他们会毫不留情地把你打断,纠正你的夸大不实之处。这可相当尴尬,但这也正是这类聚会的魅力所在。如果某人讲了一段新鲜有趣的故事而又没被打断,那就说明这个故事至少很新,而且,有可能是真的。


“砍人”是严重得多的罪行。如果你当场被拆穿,也就是所谓的“人赃俱在”,你甚至可能被踢出俱乐部。“砍人”是指你在讲故事时故意给它“贴金”,希望吸引别人去购买,而你却在暗中吐出那种股票。介绍自己做多或做空的股票是一回事(而且多数会员都会说明他们拥有某种仓位),“砍人”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砍人”是说谎,是诈骗,是对这场金钱游戏规则的冒犯。

像蛇一样令人讨厌并不说明他不会赚钱


曾经是俱乐部会员的理查德素有“砍人”的嫌疑。这是一项严重的指控,但又很难被证实。只要没人受害,大家也就不太在意了。顺便说一句,理查德坚持不让别人管自己叫迪克。

在名声赫赫的对冲基金业中,有一群狡猾的家伙靠出卖信息甚至各种内幕消息赚钱。理查德的狡猾绝不逊色于这些人,别看他有着一副体面而有教养的哈佛毕业生外表,穿着雅致的套装,说话时带出一丝波士顿腔。但是,像蛇一样令人讨厌并不能说明他不会赚钱。理查德混迹于俱乐部很久,另外一名会员甚至还和他做过一阵子买卖,最后以一场纠缠不清的官司告终。理查德有一次得意扬扬地说他是“自己造就了自己”,他的前合伙人在一旁插话道:“而且你崇拜你的造就者。”理查德非常精明,也非常招人讨厌,他挣了非常多的钱,这些钱他多数留给了自己。他在谈论股票消息时,总是说得十分确凿和细致,我猜这就是我们容忍了他那么久的原因。


多年前,理查德和我打过四五次网球单打,那是恐怖痛苦的经历,虽然我明知道自己比他强。如果我击出的一个球落在界内但靠近底线,他经常会(当然不是永远)高喊“出界”。要是他击出的一个球明摆着出界了,但超出底线的距离不超过几英寸,他会跑到网边,费力地向落点张望。这样会弄得你不好意思,甚至不敢宣布球出界了。在我连续得分时,理查德会坚持走到场边坐一会儿,系上5分钟的鞋带。有时,他就此把比分记错了,当然错得永远对他有利。


我和别人说起这些,他们也曾有过同样的苦恼。有人告诉我理查德还有一次在对手领先三局时要求重新开一盘—老天!对付理查德的困难在于,难道你要认真跟他理论、说他捣鬼,好让别人看热闹?不,那太丢脸了,旁边球场上的人听到了会觉得你俩都是白痴。所以,你能做的只有小心翼翼地击球,不让它落到靠近底线和边线的地方。每次和他打球,我都下决心这是最后一次,但他会逼着我再打一场。就像我说的,本来明明知道一定能赢他,但他做的那些手脚太过分了,弄得我心烦意乱。最后,终于在打第四场时,他赢了。比这更让人恼火的是,他立刻就去四处宣扬,好像他总是赢我一样。


终于有一回,理查德在三角俱乐部玩儿得过火了。那是几年前的一个晚上,他透露了一条诱人的消息,说是一家公司刚刚研发出一种没有副作用而效果显著的减肥药,尚秘而不宣。只要每天吃两次、每次一片,很快,一个月后你就能减掉10磅!这显然将成为轰向肥胖美国人的一枚重磅炸弹!他告诉我们他已经看到了盲测结果,还引用了斯坦福研究集团和美国药品协会的数据。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的批文马上就能拿到。好几个人都知道那家公司,那是一家正规的生物科技企业,也颇有几名像样的科学家,只是财务状况不怎么乐观。那家公司曾经宣布自己正在研制一种有前景的减肥药,但生物技术分析结果不明。


不少人被这条消息迷住了。如果他们一起行动,生物科技股肯定坐上火箭。理查德被细细盘问,但他应付得不错—我跟你说过他是多么机灵。“瞧,”他说,“辉瑞制药公司原来的董事长现在是斯坦福的一个头儿,我都认识他好多年了。我们都知道关于基因这种事没法说得太准,不过他告诉我大量实验证明这种药片对老鼠很有效,最棒的是它没什么副作用。老鼠比平时撒尿撒得多了,但体质没什么变化。你们随便吧,我反正是重仓,还得再吃进。”


第二天,有几个人下了买单,但让他们有点意外的是立刻就成交了,而且量很大。两周之后的一天早上,当这家公司突然宣布已从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撤回药品申请时,他们的感受就不仅仅是意外了。这些药的确让老鼠减了重,但也让它们得上了无可救药的胃癌,都死了。股价立刻崩掉。接下来的一次聚会时我在,理查德没来。吃饭时,一个叫约翰的,也就是那群买了股票的家伙中的一个,谈起他的单子一下子成交时他曾多么疑心。后来他查了那个大卖主是谁,结果发现就是理查德常用的那名经纪!


会员们坐在那儿面面相觑,那情形就像一群牛仔终于弄清了谁是偷牛贼。约翰是个严肃的大块头,第二个月晚餐会前的鸡尾酒时间,他和另外几个人遇到了理查德。理查德吞吞吐吐地说他只卖出了一点股票来减轻仓位。“滚出去,你这垃圾!”约翰低声说。理查德走了,他再也没来参加过聚会,我听说他搬到了洛杉矶。

刺猬们正在杀死它们的金鹅


昨晚饭后,我们几个人坐在一起聊起了对冲基金。我们这些三角俱乐部的会员、投资战场上的老兵,谁都不羞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况且,我们已相熟多年。一时间难听话满天飞,“密度”赶上了巴格达不走运的日子里空中的榴弹。一开始有人说起现在美国有8
000只对冲基金,资金规模在1990年还是360亿,如今已差不多有1万亿。一个单向多头基金经理酸溜溜地抱怨了一大串:“对冲基金的黄金年代快要终结了,而且会天崩地裂地结束,绝不会无疾而终。资金的规模越来越大,基金雇用的人才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从资产类别到个股,一切一切的定价都被疯狂的投资者严密监视着。这些人整天盯着电脑屏幕,拥有大量数据库,用光速转移大把金钱。结果就是价格被哄抬,投资收益减少。很显然,从前那种绝佳的套利机会现在差不多还没出现就蒸发了。事实上,大家可以抓住的机会就那么多,现在被分散到更多只基金、更大量的资本上,所以对冲基金作为一个资产类别来说收益降低了。同时对冲基金的风险又在加大,因为大家的仓位都更大更集中。你们这些贪心的刺猬正在杀死你们的金鹅。现在的情况不是有点危险,而是离死期不远了。”

“你不就希望这金鹅比你想象中的更不值钱,病得更重吗?”一位喝着白兰地酒的对冲基金经理说道。

“宏观基金就是导致破产的罪魁祸首。”另一个人说道,“新进入的资金太多了,你的动作一定要快才行。”他盯着我。


“现在宏观基金已经强手如林,”他接着说,“太多的人在玩儿这个,加上那些胆大的投资者,简直是在互相残杀。过去6个月就冒出来大约100只新的宏观基金,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下一个斯坦?德鲁肯米勒或刘易斯?培根。这些人里有的实在太嫩了,他们的愚蠢会误导你。偏偏这些家伙又财大气粗,要想跟他们硬碰,倒霉的是你。除了这些人,还有那么多大投行的资产交易部,加上各式劣迹斑斑的央行,像什么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啦,尼日利亚中央银行啦。上星期我就被一家亚洲的中央银行和几个新的宏观基金经理给整惨了。全都是些笨蛋!”那个宣称自己被整惨了的家伙看起来意气风发,我没吱声。


“这就是金钱赌博!本来大家玩儿得好好的,谁知道新加进来的人越来越有钱,出手越来越快,结果是这游戏越来越难玩儿、越来越危险了。”另一个对冲基金经理闷闷不乐地说,“每个人都像吃了激素,拼得一天比一天惨,简直就像橄榄球联赛。”


“越来越多的基金根本挣不到超额回报,收那么高的管理费缺乏说服力。”另一个家伙说,“太多的资金涌进来,基金的表现记录要被毁了,投资明星的光环也要被毁了。这之后,大家对对冲基金的热情也就注定要冷了。整个对冲基金业的利润池还是那么大,但喝水的人是越来越多。甭问,下一个进棺材的就是你。”


“你说利润池没扩大,对这点我倒不是很肯定,”我反驳道,“就说这些懵懵懂懂刚闯进来的新手吧,胃口不小,经验不足,大多数得交点学费。他们亏的钱就是咱们这些人利润池的进项。”这时我发现一名基金老手正瞅着我,面带一丝诡笑。估计他脑子里在想:“你算个什么,小子,还在说别人嫩?”


“杠杆、杠杆、杠杆—你们这些人可能就要毁在这上面了。”那个单向多头基金经理说,“其实,自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带着它庞大的资产负债表和花里胡哨的尾期选择权(管它是什么东西)垮台之后,对冲基金已经在削减杠杆了。反而是投资者—既包括个人也包括组合基金—在加大杠杆。客户对于越来越低的回报不满意,于是组合基金就跑到银行去借钱。而银行(尤其是那些欧洲银行)非常乐意借贷给这些富有的个人客户,让他们去加大手中对冲基金的杠杆。从理论上说这没错。一揽子多样化的对冲基金比一只基金的波动性要小,所以,干吗不用杠杆来扩大回报呢?”


“是啊,”另一个声音说,“但是等到哪天晴空霹雳、山崩海啸的时候,你就知道厉害了。对冲基金组合缩水10%所用的时间不是一年而是一个月,而一只大量运用杠杆的组合基金经过一次震荡就能损失15%。那时,整个对冲基金世界又会怎样呢?我来告诉你们吧:吓破了胆的组合基金客户会忙不迭地赎回,这样组合基金也得跟着从对冲基金那儿赎回,于是整个资产类别大缩水。而且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采用多空策略的市场中立基金也都得跟着完蛋,因为在大家都被迫兑现的时候,他们的多头会跌价而空头却会上涨。”
“反正全得玩儿完。”那个单向多头基金经理说。“我这不光是说给你们,而是说给大家,包括我。”一个晚上就这样结束了。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