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宇宙之书——从托勒密、爱因斯坦到多重宇宙(颠覆你对宇宙的原有认知)

書城自編碼: 205328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科普讀物宇宙知识
作者: [英]约翰·D
國際書號(ISBN): 9787115309723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4-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46/291000
書度/開本: 大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6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新左派政治经济学:一个局外人的看法(汉译名著本14)
《 新左派政治经济学:一个局外人的看法(汉译名著本14) 》

售價:NT$ 157.0
汗青堂丛书006·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2024版)
《 汗青堂丛书006·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2024版) 》

售價:NT$ 661.0
英国人:国家的形成,1707-1837年(英国史前沿译丛)
《 英国人:国家的形成,1707-1837年(英国史前沿译丛) 》

售價:NT$ 829.0
人物与视角:小说创作的要素(创意写作书系)
《 人物与视角:小说创作的要素(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NT$ 330.0
海上帝国-现代航运世界的故事
《 海上帝国-现代航运世界的故事 》

售價:NT$ 549.0
狞厉与肃穆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纹样
《 狞厉与肃穆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纹样 》

售價:NT$ 1221.0
古代中医养生典籍精选
《 古代中医养生典籍精选 》

售價:NT$ 946.0
《今天的我们如何做父亲:梁启超谈家庭教育》
《 《今天的我们如何做父亲:梁启超谈家庭教育》 》

售價:NT$ 43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74
《 人的脑洞略大于整个宇宙 》
+

NT$ 353
《 苏格拉底的申辩 》
+

NT$ 443
《 证券投机的艺术 》
+

NT$ 524
《 生命的未来(精装) 》
+

NT$ 524
《 神秘的量子生命 》
+

NT$ 293
《 强力与弱力:破解宇宙深层的隐匿魔法 》
編輯推薦:
这是一部宇宙学发展史,诉说了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哥白尼到爱因斯坦,从古至今,人们对于我们所在宇宙的无尽探索。
这是宇宙学现代理论的全面介绍,梳理了人们从爱因斯坦场方程中得到出的种种奇异的宇宙。
这是宇宙学前沿进展的通俗介绍,多重宇宙论将颠覆我们对于宇宙的传统认知。
內容簡介:
头上的星空,自古以来就激发着人类无尽的好奇和想象。为了解释我们所见的宇宙,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哥白尼、牛顿、康德到爱因斯坦,再到现代学者对爱因斯坦宇宙学方程组的艰难求解,人们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理论,描述了种种面貌不一的宇宙。而在最新的多重宇宙论中,可能的宇宙不只限于理论,而是真实的存在,数量更数不胜数,其中的自然法则可能各不相同。身为知名的宇宙学家和科普作家,作者将在这本《宇宙之书——从托勒密、爱因斯坦到多重宇宙》中带领我们回顾历史,追踪现代天文学的前沿进展,纵览“奇异得超乎我们想象”的万千宇宙。
關於作者:
约翰·D. 巴罗(John D.
Barrow),生于1952年,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学系教授,研究领域涉及宇宙学、天体物理、引力理论、天体粒子物理等,发表有四百多篇学术论文。1986,他和弗兰克·梯普勒合著的《人择宇宙原理》(The
Anthropic Cosmological
Principle)成为该主题的经典著作。他见证了宇宙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进展,目前正活跃于宇宙学的前沿领域。他也是位知名科普作家,至今已出版二十多本数学、物理学、天文学方面的科普著作,包括《读心术的把戏》、《艺术宇宙》、《无限大的秘密》、《无之书》、《宇宙的起源》、《大自然的常数》、《不论》、《天空中的圆周率》等。
2002年3月,由他编剧的话剧《无限》(Infinities)在米兰首演,广受好评,并荣获了当年意大利戏剧界最高荣誉“乌布奖”(Premio
Ubu)的“年度最佳剧目奖”。译者简介李剑龙,浙江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与一群年轻人一起利用业余时间致力于“让科学流行起来”的愿景。
目錄
第1章 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
第2章 对于自身重要性的执著
第3章 爱因斯坦的宇宙
第4章 出乎意料的宇宙
第5章 奇异至极的宇宙
第6章 稳态宇宙理论对决大爆炸理论
第7章 宇宙,如实描绘
第8章 混元之初
第9章 美丽新世界
第10章 后现代宇宙
第11章 非主流的宇宙
第12章 失控的宇宙
图片版权
译后记
內容試閱
"第1章
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
我知道这一切只是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但大脑是很厉害的。
——科林?科特里尔(英国作家)[1]
二人行
如果一个年轻人说他想研究宇宙学,我总是会觉得吃惊;我认为宇宙学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
——威廉?H. 麦克里(1904~1999,英国天文学家)[2]
老绅士沿街走来,跟往常一样——一身标志性的、有些凌乱的波西米亚风格。这个在美国大街上慢慢走着的欧洲人,神色黯淡,目光深邃,却不太在意自己要去哪儿。周围有很多购物的顾客和逆流而来的迟到学生,他在其中礼貌地穿行时,总是引起当地人的注目。似乎每个人都知道他是谁,他却避开人们的目光。今天,他有了一个新同伴,身材高挑,体格健壮,衣着略显寒酸也不太整洁,但不是老绅士那种样子。一路上他们都在讨论着,走着聊着,毫不在意身旁商店的橱窗。老绅士一边倾听着,一边若有所思,有时眉头微微一皱;他年轻的同伴则在情绪高昂地推销着自己的观点,滔滔不绝,时不时地用力比划着。两个人都操着一口不太地道的英语,而且口音也不一样,听得出融会了各地特色。过马路时他们停了下来,在路肩附近等了一会儿,让车辆行人先过去。交通灯一变,他们继续过马路,没说话,同时都注意着交通灯、声响和周围的一举一动。突然,有了新状况。高个子开口说了些什么,手激动了起来。这时交通又恢复了运行,老人却没动,定在原地,无视眼前车流和匆匆行人。同伴的那番话已经完全吸引住了他的思绪。车流从两旁轰隆隆穿过,两人便孤零零地待在路中间,像个人肉做的安全岛。老人陷入了沉思,而年轻人则不断重复着自己的观点。最后,他们又回到了身旁川流不息的现实中,都忘了刚才打算去哪儿,老人静静地领着年轻人回到人行道上(就是一分钟前他们待过的地方),然后朝着他们来的方向,继续走着聊着,完全沉浸在对这个新观点的讨论中。
两个人一直在讨论的内容是宇宙。[3]地点是在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时间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年轻人叫乔治?伽莫夫(1904~1968),被朋友们唤作“吉吉”,是个流亡到美国的苏联人。年长的那个人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努力中,爱因斯坦为我们展示了如何用简单的数学来理解整个宇宙的行为。伽莫夫则发现,宇宙必然拥有一个与现在大不相同的过去。让他们定在路中间的是伽莫夫的提议,即物理规律能够描述某些东西从虚无中创造出来。这可以是一颗恒星,但也可以是一个宇宙。
有趣的宇宙
历史就是那些本可避免的事情的总和。
——康拉德?阿登纳(1876~1967,联邦德国首任总理)
宇宙到底是什么?它从哪儿来?将向哪儿去?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又是史上最深刻的一类问题。随着知识面的不同,我们口中的“宇宙”的含义也千变万化。[4]它不就是你能在空间中看到的一切吗——精确地说,也许再加上周围的空间?或者是一切有形的存在?当你列举出所有的事物,要把“一切”都囊括时,你会开始琢磨那些被物理学家称为“自然定律”的“东西”和其他一些诸如时间和空间之类的无形之物。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你可以体会到它们的作用,它们看起来很重要,看起来是存在的(有点儿像足球比赛规则),所以我们最好也把它们列进去。那么要不要考虑过去和未来呢?仅仅局限于目前所存在的事物似乎有些狭隘。如果我们把过去曾存在的一切都当作宇宙的一部分,那为什么不把未来的也加上呢?最后我们得到的似乎是这样的定义,宇宙就是曾经存在、现在存在以及将要存在的一切。
若是我们再钻一下牛角尖儿,还可以把宇宙看得更恢弘一点,不仅包括可以存在的一切,还包括可能存在的、但还未发现的一切——最后,甚至还要包括不可能存在的一切。一些中世纪的哲学家[5]曾被这种完备性吸引住了,试图把这所有的一切列出一个过去、现在及未来可能存在或不可能存在的万物清单。本来已经问题成堆,这么做无异于雪上加霜。但是最近,现代宇宙学的研究中又出现了这种做法,尽管面貌有点不同。现代宇宙学不只研究我们宇宙的结构和历史,还关心别的可能存在的宇宙。我们的宇宙有大量特殊的、匪夷所思(至少对我们来说)的性质,这让我们不禁想估量一下,如果宇宙不是这样又会如何。这意味着我们不得不学会造出“别的”宇宙的例子,以便进行对比。
现代宇宙学就是这么回事。它可不仅仅只是试图尽可能完善、精确地描述我们的宇宙,它还试图将这种描述置于更广阔的种种可能性的语境当中。它在诘问,“为什么”我们的宇宙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当然,最终我们也许会发现,除了所看到的之外,再没有别的可能存在的宇宙(有着与我们设想中不同的结构、物质组成、物理规律和年龄,等等)。一直以来,宇宙学家们等待着甚至是盼望着这样的事情发生。然而最近的潮流却反其道而行之,使我们不得不面对种类繁多的可能的宇宙,并且它们都符合自然定律。更有甚者,这些别的宇宙也许并不仅仅限于一种可能性,它们也许能够像我们所谓的通常事物那样存在,就像此时此地的你和我一样。
地点很重要
他[雅各]做梦,看哪,一个梯子立在地上,梯子的顶端直伸到天;看哪,上帝的使者在梯子上,上去下来。
——《旧约?创世记》[6]
人们谈论宇宙的历史已有几千年。当然,那是他们认识的宇宙,可别跟我们的混为一谈。对很多人来说,宇宙只不过是他们所能到达的最远的地方,或者是用肉眼就能看到的繁星点缀的夜空。大多数古代文化都试着为他们看到的世间万物找一个说法或编一个故事,无论是在天上、地下还是海里。[7]他们之所以描绘这种宏大图景,并不是因为对宇宙学有兴趣,而是为了说服自己或是他人相信事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同时他们本身也是意义的一部分。如果承认真实世界的一部分是人类无法定义、无法掌控的,那么就会带来一种危险的不确定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古代神话里,宇宙的本质看起来总是那么圆满(万物各有其位,各安其位)的原因。没有“大概”,没有注意事项,没有不一定,没有进一步探索的可能性。这些说法真的就是“万有理论”,只不过它们跟科学沾不上一点边。

图1.1 地球的自转轴,一端是北极,一端是南极,并且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垂线相差23.5度
生于何时、身在地球何处,会影响你对宇宙的认识。如果你住在赤道附近,那么每天晚上恒星的运动就一目了然。它们初升,高高挂起,
在你的头顶彻夜闪耀,徐徐下落直到没入另一侧地平线。夜复一夜,你就像是天体运动的中心。可如果你离热带很远,天空看起来就大不一样了。夜里有的星星东升西落,越过你的头顶,而后又回到地平线的怀抱。另外一些星星则从不落下,总是挂在地平线之上。它们似乎在围绕空中的一个大圆心转圈,就像被钉在了一个绕轴转动的轮子上。这必然会引起你的好奇心,群星围绕的那一点究竟有什么特别的呢?为了解释这些夜夜旋转的群星,北半球的居民们创造了许多关于那个天空大路标的传说和神话。
世界各地的星空之所以呈现出如此的差异,是因为地球的自转轴是倾斜的(图1.1)。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贯穿南北两极[8]的地球自转轴并不垂直于其公转轨道,而是倾斜了大约23.5度。这造成了不少显著的影响,四季变化就是这么来的。假如没有这个倾角,就不会有每年的四季变化;假如倾角过大,季节的更替就会剧烈得多。不过,即使你完全不知道地球在绕太阳公转,也不知道自转倾角,但只要每晚观察一下星空,这个倾角让不同纬度下的天空呈现出了不同的模样。

图1.2 生活在北纬L度的天文学家所看到的星空。无论何时,他们都只
能看到半个星空。有些星星,例如靠近北天极的拱极星永远不会落入地平线。而另外一些星星,例如南天极周围的拱极星,永远都不会从地平
线上升起,所以北纬L度的天文学家就没法看见
如果我们把南北两极的连线延长到太空中,所指示的方向我们就称之为南天极和北天极。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时,夜晚静止的恒星看起来
就像在沿着相反的方向扫过天空。如果白天也能看见它们的话,地球每完成一次自转,它们也就在天空中画完了一个大圆圈。尽管如此,天上的圆圈并不是全部都看得见,因为圆的一部分可能在地平线以下。图1.2显示了北半球北纬L度的人们在晴朗的夜晚所能观察的景象。[9]
地平线把每个观察者的天空分成两半,任何时候都只能看到地平线之上的天空。在北纬L度的地方会看到北天极位于地平线之上L度,而南天极在地平线之下L度。地球自转使得天空像是在自东向西地围绕着北天极转动。于是我们看到星星从东方的地平线出现,渐渐升起,到达各自的最高位置,或者叫“天顶”,然后落向西方的地平线。[10]
有两类恒星没有这样每夜上升下落。在北天极附近L度的圆盘范围内,恒星能在天空中绕一个完整的圆,从不会消失在地平线以下。如果夜空足够暗又没有云,它们就一直看得见。[11]对于目前的欧洲天文观测者来说,这个范围包括大熊座和仙后座的恒星。另一方面,对于图中北半球的天文观测者来说,在南天极附近相同范围内的恒星是永远也看不到的。在他们眼中,这些恒星从来没有从地平线上升起过。[12]这就是为什么地处北半球的欧洲永远也看不到南十字星座。
至关重要的是,随着观察者所处纬度不同,这些永远可见和永不可见的星空区域的大小也会变化。当你远离热带,纬度渐渐变高时,这些区域的范围也在扩大。图1.3显示了地球上三个不同纬度地区的观察者所看到的星空。
赤道的纬度是0度,所以夜晚的星空之中不存在永远可见或永不可见的区域。赤道上的天文观测者可以瞥见天上每一颗亮星,不过实际上,两个天极会被地平线附近的尘霾所掩盖。群星升起,上升到各自在天空的最高点。每一颗恒星升起后,运动方向都保持不变,于是可以成为整个夜里户外旅行者和航海者们的绝佳导航灯塔。几乎没有一点儿侧向偏差,天空看起来非常简洁、非常对称。观察者们会觉得自己处在一个拱形天幕中心的正下方,一目了然的运动像是专为他们而设计的。他们犹如宇宙的中心。

图1.3 人们所生活的纬度不同,看到的星空也不同:a 在赤道看到的
星空,b 在英国巨石阵看到的星空,c 在北极看到的星空。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群星围绕的天极所处的位置不同

图1.4 这张照片经过了对北天极方向的长时间曝光,北天极正好在树顶
上,处于图片的中心,周围是群星的运动轨迹
北极是另一种极端情况。那里的纬度是90度,天上的恒星既不会升起也不会落下。它们会绕着天空不断转圈。北天极就在头顶,被群星环绕着。那就像是宇宙的焦点,而我们正好位于它的下方。
在一些没那么偏北的地方,例如北纬51度的不列颠远古巨石阵,情况就介于两个极端之间。北天极附近51度范围内的恒星的运动轨迹围着北天极形成了完整的同心圆。其他的恒星则从地平线升起,到达天顶,而后落下。天空呈严重地一边倒的态势。恒星们升起落下,各走各的轨道。最醒目的是,盘旋在极点周围的恒星都围着它转,好似宇宙大转盘的轴心(图1.4)。对那些不懂天文学,也不知道地球在转动的观察者们来说,天上似乎存在一个特殊的位置。
这就是为什么关于天空的神话和宇宙的本质,不同地区有不同说法的原因。在远离赤道的斯堪的纳维亚和西伯利亚,我们能找到关于天空大圆圈的传说:众神就住在大磨盘的中心。最靠近天空大圆圈中心的那颗星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它领导着宇宙大帝宝座周围的群星阵列。[13]
在这里我们不打算追溯这些神话。我们只是想强调,当人们受到地域局限的时候,想要提出一种解释宇宙的图景是多么艰难。如果不了解星空,不清楚地球的转动和方向,你会不知不觉地蒙上强烈的偏见。
即使最灿烂的早期文明,当它开始观察天空时,也不免受到了地域局限性的影响。我们被限制在一颗行星上,同别的行星一起绕恒星转动。如今我们知道除了太阳系有行星之外,有数百颗遥远的恒星也有围绕自己的行星(目前是五百多颗
)。熟悉了这些之后,我们就容易跳出地球中心论的框框,从而理解世界上还有其他的行星。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看到跳出这个框框的难度,那就是在地球上观察其他行星的运动,例如火星。我们假设地球和火星的公转轨道都是圆形,而且火星的轨道半径大约是地球的1.5倍(图1.5a)。地球公转一周需要1年,假设火星的公转周期是2年。现在计算出两者轨道之差随时间的变化。这就能告诉我们,从地球看去火星的视运动是什么样子。图1.5b显示的就是这样一个示意图。
这个古怪的心形曲线(数学上叫蚶线)有一个环,很有意思。从曲线的最右端向左移动时,我们看到火星离开地球而去。当曲线下降到与水平坐标轴相交的-5处时,意味着两颗行星分别在太阳的两边,相距最远。当火星开始向地球靠近时,奇怪的事就发生了。火星离地球越来越近,貌似就要撞上去了。它却突然调转方向,拉开距离,重新进入远离地球的漫长周期。在火星离地球很近的那段时间里,如果你连续数个晚上用肉眼观察星空,就可以发现这个“逆行”现象
。我们会发现,每当

图1.5 从地球上看到的火星视运动轨迹。a
假设地球和火星的轨道都是圆形的,火星的轨道半径大约是地球的1.5倍,火星公转一周大概需要2年左右(687天)。b
从地球上看,火星的运动形成了这种闭合的心形轨迹,叫做蚶线。起初,火星离地球越来越远,最远时相距2.5倍的地球轨道半径,此时地球和火星分别位于太阳的两侧。此后火星开始朝着地球靠近,到达最近点之后突然调转方向往回走。然后它再次调转在天空中的运动方向,开始渐行渐远
两颗行星靠近最近点时都会发生这种现象。如果我们换一个更远的对象看,例如公转一周需要29.5年的土星,在每个土星公转周期内,地球和土星的相对运动靠近最近点的情况会发生好几次,所以在对应视运动的图上会有好几个环。[14]
对此我们得到的教训是,如果没有大局观,没有一个运动学理论,就很难解释那些天上的运动。如果早期的天文观测者观察火星两年,会看到火星离我们而去,又返回来,接着被明显地推了一下,再次离我们而去。是什么样的力在起作用?如果我们待在地球上,又不知道所有的行星(包括我们所在之处)都在以不同的速率绕太阳旋转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就很难回答。
亚里士多德的球对称宇宙
所谓专家,就是那种小心避免了小错却大步迈向大错的人。
——本杰明?施托尔贝格(Benjamin Stolberg,
1891~1951,美国作家、记者)
约公元前350年,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提出了一种哲学上的宇宙观,试图对这些现象加以简化,由此一幅解释天体视运动的复杂图景逐渐浮现。亚里士多德猜想,世界并不是从过去的某个时刻突然开始的,而是在过去和未来都一直存在,本质永远保持不变。他把对称性看得非常重要,并相信球体是世间最完美的形状。因此,宇宙必然是球对称的。为了描述天空中看得见的天体和它们的运动,亚里士多德提出一种复杂的洋葱皮结构,包含不下55层透明水晶嵌套的球面,这些球面都以地球为中心。亚里士多德又假设,地球也是一种球体(这个假设很难与当时他所能看到的情况相符)。每一个看得见的天体都固定在其中

图1.6 a
一个旋转的球面总是在空间中占据相同的地方,但多面体旋转时就会制造出“真空”。于是,这种亚里士多德式的“证明”便得出了大地是球形的结论,图片来自罗伯特?雷柯德(Robert
Recorde,1510~1558)的《知识的城堡》(Castle of
Knowledge,1556)一书。不过,一个轴对称的酒杯形状的宇宙,如b
所示,仍然满足亚里士多德的条件,也就是转动的时候不会产生真空
一个水晶球面上,以不同的速度绕中心旋转。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别的球面带着行星一起运动。这样,亚里士多德就既能解释观测到的现象,又可以预言还未被看到的新事物。这套理论拥有一个现代科学理论的众多特点,当然也有众多大不相同之处。在亚里士多德的图景中,恒星所处的外层球面是物质无法存在的区域——一个精神领域。我们看到的所有运动都始于第一推动者,在这个域的边界上发力,使外层球面转动。于是,转动会一层一层向内传递,直到整个宇宙处于完美的转动之中。对不同球面的转动速度进行修修补补之后,就可以解释夜空的许多特征。
后来,中世纪的基督教学者吸收和改造了亚里士多德的观念。他们认为,第一推动者就是《圣经?旧约》中的上帝,而最外层的球面就是基督的天堂。地球中心说与中世纪时以人类为中心的世界观正好相呼应。
地球和其他所有球面的球对称形状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球面转动时不会切入没有物质的虚空中,也不会在身后产生虚空(图1.6a,它由英国都铎时期的杰出数学家、医生罗伯特?雷柯德所画)。真空不可能存在。如果说无穷大的物理量不可能存在,那么真空就更不可能存在。[15]地球永远保持球对称的形状,并且在转动时,总是占据相同大小的空间。如果地球是立方体就不行了。[16]实际上,在亚里士多德的论述中,球体并不是唯一能使地球不进入或不产生虚空的形状。葡萄酒杯的形状也可以。[17]
亚里士多德并不像我们(遵循牛顿的观点)理解引力时那样,把运动看成是不同天体之间作用力的结果,而是把力看成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们以一种“自然的”方式运动。圆周运动是最完美最自然的一种运动。
托勒密的“希思?罗宾逊” 宇宙
我曾是个天文学家,只不过我总是轮到白班。
——布莱恩?马洛(自称是科学喜剧演员)[18]
我们在前面说过,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不同的行星以不同的速率围绕太阳转动。在这种情况下,你就会观察到天空中存在一种奇怪的运动,会看到别的行星在一段时间逆着平时的方向运动。这其实是一种幻觉,是因为我们同其他行星之间存在相对运动。不同的行星都在以不同的角速度转动,所以有时我们会看到其他行星表现出反常的逆向运动。亚里士多德和他的追随者需要解释这些现象。
克罗狄乌斯?托勒密(约90~168)在公元130年左右首先发现了这个挑战性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法。这个方法是古代最接近“万有理论”


图1.7 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宇宙模型
东西,并且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时间。托勒密面临的挑战在于,他需要把行星的复杂运动,包括所有的逆行运动,同亚里士多德认为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的严格观念结合起来。其他所有天体都要在圆形轨道上以不同的角速度绕地球转动,而且宇宙中的任何天体都不能改变亮度或是其他的内在属性(图1.7)。这件事确实很有挑战性。
托勒密在他的著作《至大论》中是这样回答这个难题的:从行星或太阳绕地球的圆形轨道(或叫做“均轮”)可以反推出一个点的运动,而这个点又是该行星的另一个小型圆周运动(又叫做“本轮”)的圆心,行

图1.8 本轮。一个行星沿着一个小圆运动,也就是本轮,而本轮的圆心
C,再沿着一个大圆运动
星就沿着本轮运动。[19]行星的总体运动看起来就像一个由绵延不断的螺旋线套着的圆(图1.8)。
从地球上看,像火星那样的行星的总体运动是绕着某个动点的圆,而那个动点本身又处在一个围绕太阳的圆形轨道上。随后托勒密精益求精,又在行星绕太阳的轨道上增加了更多本轮(做圆周运动的圆)。为了进一步追求更高的精确度,中世纪的哲学家们继承了托勒密的方法,增加了越来越多的本轮。[20]
以非常高的精确度把行星和太阳的所有运动特点与观测对应起来,又可能会改变许多别的东西。增加本轮可以很好地描述地球上看到的逆行运动。在行星绕小本轮的轨道上,有一半时间行星的运动方向与它在均轮的运动方向相同;而另一半时间则是相反的,我们就看到了逆行。从地球上看,那个行星就会突然减速,在天空中停住,然后反向,再次减速,再次停住,再次反向。这是真正的逆行,而不是由行星以不同速率绕太阳转动而产生的假象。
关于行星和太阳绕地球的复杂运动,古代人所给出的回答表明了仅从观测入手,或从一般的哲学原理出发,要想正确地描述宇宙是多么艰难。如果当初亚里士多德有进一步追问,那他就不得不努力解决另一些尴尬的问题。为什么地球并不是完美的球形?既然地球的中心地位被看得这么重要,那为什么其他圆周运动可以在本轮上进行,而本轮的圆心并非地球?为什么人们能接受每个行星均轮的圆心都偏离了地球的想法?偏离得可能并不多,但要么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要么就不是啊。
哥白尼革命
如果全能的主在创造万物之前咨询我的意见,我肯定会建议让某些事物变得简单些。
——阿方索十世(1221~1284,卡斯蒂利亚王国国王)[21]
托勒密的地球处于宇宙中心的模型,是人类所创造的一种复杂构想。它并不正确,可是有太多办法能够对它进行微调以符合对于行星别扭运动的最新观测结果,因此它一直延续了下来,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挑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5世纪。托勒密理论灵活多变的特点导致“本轮”一词成了专门用来描述不靠谱的或过于复杂的科学理论的贬义词。如果你构建一个理论的时候不断往里面添加细节,试图解释所有可能发生的新现象,那你的理论就不会有什么说服力。就像你提出了一个汽车理论并预言说,所有的汽车都是红色的。星期一早晨你出门后发现了一辆黑色汽车,于是你就修改了理论,然后预言说除了星期一那天有一些黑色汽车外,其他所有的车都是红色的。许多黑色和红色的车在面前开过,一切看起来都不错。但在下午又开过来一辆绿色的车。好吧,除了午后有绿色的汽车之外,所有星期一的汽车都是红色或黑色的。你能看出来接下去会如何。这就是一种有一系列“本轮”修正的汽车理论。每一个新现象都能被微小的修正所解释,这样就可以保住你最开始提出的大前提。但到了一定时候,你就该意识到必须要推倒重来了。
这个例子当然有些夸张,托勒密的理论则要老练得多。每加入一个新的本轮,就相当于引入一个新的小修正,用以解释人们观测到的行星运动的精确细节。这个理论是第一个将收敛近似过程应用于实际的例子。每次对模型的修正都比上一次的微小,并且比从前的理论更符合天文观测的结果。[22]对大多数情况来说,这种方法相当好用。但是整个太阳系的图景全错了,太阳系的中心也弄错了。而对此加以辩驳的是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理由。
尼古拉斯?哥白尼(1473~1543)一般被看成是一位革命者——那个将人类从宇宙中心位置废黜的科学家。但其实真相更为复杂,也更缺少戏剧性。如果他还算个革命者的话,那也只能算是个不情愿的革命者。[23]1543年,哥白尼去世后不久,他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就寄给了出版商。这本书没有掀起什么波澜,印数不太多,读的人就更少。然而,哥白尼的远见卓识还是及时地将人类的宇宙观引向了一个转折点。最终,它取代了托勒密的行星理论,把地球中心说换成了现在众所周知的太阳中心说。[24]
16世纪早期的印刷技术有所提高,这就意味着在哥白尼的书中可以把图表嵌入到相关文字中去。其中最著名的一幅图(图1.9)描绘的是一个太阳处于中心的简单模型。最外面的一圈表示我们太阳系之外,也就是“恒星的静止球面”的边界。其他六个圈表示当时已知的六颗行星的运动轨迹。从外向内看,分别表示的是土星、木星、火星、地球(旁边的新月表示月球)、金星和水星。所有行星都在圆形的轨道上绕太阳(Sol)转动。月球被认为在圆形的轨道上绕着地球转动。
哥白尼和托勒密的体系并不是16、17世纪时仅有的关于太阳和行星的图景。图1.10,摘自乔万尼?里奇奥利(Giovanni
Riccioli,1598~1671)于1651年所著的《新至大论》[25],很好地总结了摆在后哥白尼时代的天

图1.9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模型,发表于1543年。太阳周围的同心圆用罗马数字进行了标记。最外面的恒星层(Ⅰ)是固定的,里面是转动的行星层(Ⅱ~Ⅶ),依次是土星、木星、火星、地球(月球被表示成了新月的形状)、金星和水星的轨道
文学家面前的各种世界图景。这里有六个不同的太阳系模型(标
为Ⅰ~Ⅵ)。
模型Ⅰ是托勒密体系,地球处于中心,太阳的轨道在水星和金星轨道之外。

图1.10 乔万尼?里奇奥利在1651年出版的《新至大论》中展示的六种主要的世界体系
模型Ⅱ是柏拉图体系,地球在中心,太阳和其他所有行星都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但太阳的轨道在水星和金星轨道的里面。
模型Ⅲ称为埃及体系,其中水星和金星绕着太阳转,并随着外面的行星一起绕着地球转。
模型Ⅳ是伟大的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1546~1601)提出的第谷体系,其中地球被固定在中心,月球和太阳绕着地球转动,但其他所有行星都绕着太阳转。因此水星和金星的轨道有一部分在地球和太阳之间,而火星、木星和土星的轨道则整个把地球和太阳包含在内。
模型Ⅴ叫做半第谷体系,由乔万尼?里奇奥利本人发明。在这个模型中,火星、金星和水星绕着太阳,并随着木星和土星绕地球转。里奇奥利之所以想要把木星和土星同水星、金星和火星区别开,是因为当时已经知道它们像地球一样有卫星(火星的两个卫星当时还未被发现),所以它们的轨道必须以地球为中心,而不是太阳。
模型Ⅵ就是哥白尼体系,我们已经在图1.9中展示过。
众多的古代宇宙观教给了我们一些简单的道理。仅靠观察宇宙就想理解它并不容易。我们被局限在一个特殊行星的表面上,同其他行星一起环绕着一颗中年恒星。因此,我们在地球表面所处的地点和时间以及可能抱有的对于我们应在大千世界中处于什么地位的观念,都强有力地决定了我们从夜空中能看到什么。我们的宇宙观预先确定了我们的宇宙模型。
随着我们对于宇宙的视界日益宽阔,这些问题也变得更为重要了。为了有所进步,我们需要描述和预言我们所能看到的宇宙中的天体运动。最终我们想了解整个宇宙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个方向上,18世纪的天文学家果断地迈出了第一步。让我们跟上他们的步伐。
注释
[1] C. Cotterill, The Coroner’s Lunch, Quercus, London, 2007, p.
123.
[2] Presidential Address,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February
1963, see W. H. McCrea, Quart. J. Roy. Astron. Soc. 4, 185
1963.
[3] G. Gamow, My World Line, Viking, New York 1970, p. 150.
[4]
关于universe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12世纪古法语中的univers,而这个词又来自从前拉丁语中的universum。而这个词的源头又是unus,意思是“一”,以及vesus,动词vertere的过去分词,意思是“转变,围绕,合为或改变”。所以,我们得到的字面意思是,一切都“变成一”,或者“合为一体”。在卢克莱修(Lucretius,约公元前99年~约公元前55年)创作于约公元前50年的拉丁文诗歌《物性论》(De
rerum
natura)的第4章第262行中,人们首次发现了universum的诗歌缩写体unvorsum的用法。另一种关于词源的解释则主要与“一切都围绕一”的想法有关,这个想法反映了古希腊宇宙学的思想,即天空最外层水晶球面转动,因而把变化和运动传递给了内层的行星球面,地球则静止地待在这些球面的共同中心。
[5] 这其中包括著名的爱尔兰哲学家约翰?斯考特?爱留根纳(Johannes Scotus
Eriugena,815~877)。他将大自然(事物最全面的集合)划分为存在的和不存在的两组。这两组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四类:(1)可以进行创造,但不能被创造的;(2)可以进行创造,也可以被创造的;(3)可以被创造,但不能进行创造的;(4)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进行创造的。爱留根纳把上帝归为第一类和第四类,所谓一切事物的开端和终结。柏拉图式的理念世界属于第二类,而第三类则是上帝主宰的物质世界。在13世纪后期,中世纪的教会区分了三种“万千世界”或万千宇宙,一种是在时间上前后相继的万千世界,一种是在时间上同时存在的万千世界,还有一种是在空间上并存且被虚空隔开的万千世界。
[6] Genesis 28: 12–13.
[7]
世界的起源是什么?是否会终结?如果会,又将以怎样的方式终结?人类对这类问题的探索有着悠久的历史。这种探索通常最早是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出现,也就是把宇宙看作一种“东西”。就像地球上环绕在我们周围的那些东西一样,宇宙也是由别的东西做成的。受到各自不同生活方式的影响,人们提出了不同的宇宙模型。有的模型认为,宇宙是一种活的东西,是由众神孵化出的。有的模型认为,宇宙是一个人潜入海底时捉到的。有的模型认为宇宙起源于自泰坦之间的一次冲突。还有一些模型认为,宇宙就像一粒种子,发芽生根,到时候它会枯萎,然后又重生,就这样永远处于生死轮回之中。有的文化认为,宇宙根本没必要存在一个开始的时刻。他们认为宇宙的生死轮回是永恒的,不存在什么东西都没有的情况:宇宙就是一种东西,所以不可能什么东西都没有。即使在后来基督教“从无中创造”的创世理论中,也不存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上帝永远存在,即使物质的宇宙不存在的时候也存在。在古希腊的思想家,如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看来,在表面的现象背后,存在一些永恒的法则或理念。在古代,没有任何理论认为,宇宙会无缘无故地产生。但这是一种非同寻常的想法。我们通常认为周围一切事物的产生都有各自的原因。桌子有其产生历史,由于某种原因,它从不那么有序的木头变成了桌子。可是,宇宙是不是一种像桌子一样的“东西”呢?又或者,宇宙就像社会一样,是某种东西的集合?两者之间的区别非常重要,因为社会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母亲(各自的原因),但社会本身并没有母亲。关于各种文化的创世神话,以下书籍的内容非常全面:M.
Eliade, The Myth of the Eternal Return, Pantheon, New York 1954;
M. Leach, The Beginning: Creation Myths around the World, Funk and
Wagnalls, New York 1956; C. H. Long, Alpha: The Myths of
Creation, George Braziller, New York 1963; E. O. James, Creation
and Cosmology, E. J. Brill, Leiden 1969; C. Blacker and M. Loewe
eds, Ancient Cosmologies, Allen and Unwin, London 1975.
[8] 地磁南极和地磁北极的连线并不平行于地球的自转轴。
[9] 伦敦在北纬51.5度,而新加坡在北纬1度。
[10]
古代人把太阳在一年中所走出的圆形轨迹分成了黄道十二宫,并把它们叫做十二星座。古人认为地球是天体运动的中心,所以太阳绕着地球的视运动就会经过十二星座。人们在天空中给每个宫分配了大约30度长(十二宫加起来就是360度的圆)、18度宽(约定俗成)的地方。
[11] 这些星星叫做北天拱极星。
[12] 由于天空中存在这些不可见的区域,而且随着观测者所处纬度和时期(就像陀螺一样,地球的自转轴正以26
000年为周期在发生摆动)的不同,不可见区域的分布也会发生变化。人们试图利用这一规律来确定古代星图制作者所生活的时期和纬度。古代星图所描绘的星空和今天观察到的星空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对当时的观测者来说,今天我们可见星空的一部分区域永远都不会从当时的地平线上升起。这些研究还面临着诸多困难,最近的一篇综述请见:J.
D. Barrow, Cosmic Imagery, Bodley Head, London 2008,
pp.11–19.
[13] 关于北方神话中大磨盘问题的调研,有一本书很有趣:Hertha von Dechend and Giorgio de
Santillana, Hamlet’s Mill, Gambit, Boston
1969。作者说,由于星空呈现为一个大磨盘的样子,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流传的天空神话之间存在某种文化上的一致性。不过,由于对某些问题一概而论,这本书招致了古代天文学研究者的批评,可参见以下书评:C.
Payne-Gaposchkin, J. Hist. Astronomy 3, 206 1972.
[14] D. G. Saari, Collisions, Rings, and Other Newtonian N-Body
Problems,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Providence, RI
2005.
[15]
实际上,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两个问题是一回事。他认为,绝对的真空不会产生阻力,因此物体的运动速度就会变成无穷大。大自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绝对真空和真正的无穷大出现,这种观念在西方哲学中延续了一千五百多年。
[16]
这是人们第一次在物理学里提到拓扑问题。实际上,亚里士多德的论述并没有将球体理解为地球唯一可能的形状。为了不让地球转动时产生真空,或进入真空的区域,地球的形状只要是由任何一种旋转对称的图形绕着中心自转而成的就行了。
[17] 任何由同心圆盘堆成的形状都可以。但球体的好处是,绕着任何直径转动都是对称的。
[18] Brian Malow, Nature 11 December 2008.
[19] 行星并不是直接落在水晶球面上,而是在另一些以球面上的某一点为圆心的圆上。
[20]
另一种方法略有不同,也就是让地球略微偏离均轮的圆心。对不同的行星来说,圆心偏离地球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如果要进一步提高精度,就要让行星的轨道处于不同的平面中。
[21] 这是阿方索十世对托勒密行星系统的数学复杂性的评价,可能是伪托。
[22]
在现代天体动力学的研究中,如果一种运动像中世纪学者对托勒密本轮理论的扩充一样,是由数量有限的周期运动叠加而成的,就叫做准周期运动(quasi-periodic)。如果无限多个运动叠加以后,收敛为一个有限的结果的话,那么这种运动就叫做殆周期运动(almost
periodic)。
[23] O. Gingerich, The Book That Nobody Read, Walker, New York
2004.
在《无人读过的书》中,金格里奇对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价值和影响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他翻阅了所有现存的《天体运行论》的早期版本,研究它们分别被谁读过以及读得有多深入。
[24] 公元前3世纪,萨摩斯的阿里斯塔克(Aristarchus of
Samos,公元前310年~约公元前230年)也提出了这个设想。在《数沙者》(The Sand
Reckoner)一书中,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提到了这个设想:“但是,萨摩斯的阿里斯塔克写了一本书,提出了一些假设,最终的结论是,宇宙实际上比我们现在所能想到的情况大很多倍。他假设恒星和太阳都是静止的。地球在绕着太阳转动,而太阳则位于地球轨道的中心。”
[25] G. B. Riccioli, Almagestum Novum, Bologna 1651.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