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天下收藏·第一辑(北京卫视金牌节目,王刚与专家共赏古代艺术品,从收藏中看历史、品文化!)

書城自編碼: 202739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收藏/鉴赏
作者: 《天下收藏
國際書號(ISBN): 9787200096293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47/227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4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熊镇三部曲(全3册)
《 熊镇三部曲(全3册) 》

售價:NT$ 1182.0
夜航船(足本精校,4000+古代文化常识,尘封300多年的小百科,掌故查阅案头书,中国古人眼中的大千世界)
《 夜航船(足本精校,4000+古代文化常识,尘封300多年的小百科,掌故查阅案头书,中国古人眼中的大千世界) 》

售價:NT$ 381.0
无辜者的谎言
《 无辜者的谎言 》

售價:NT$ 279.0
创作与爱:托芙·扬松传
《 创作与爱:托芙·扬松传 》

售價:NT$ 493.0
建筑与时间:从上古城市到当代空间
《 建筑与时间:从上古城市到当代空间 》

售價:NT$ 437.0
重建:美利坚未完成的革命(1863—1877)
《 重建:美利坚未完成的革命(1863—1877) 》

售價:NT$ 946.0
复辟:查理二世和他的王国,1660—1685
《 复辟:查理二世和他的王国,1660—1685 》

售價:NT$ 773.0
向上社交:拿捏分寸 跨越社交圈层的底层逻辑 让优秀的人主动靠近你
《 向上社交:拿捏分寸 跨越社交圈层的底层逻辑 让优秀的人主动靠近你 》

售價:NT$ 33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32
《 天下收藏(第四辑) 》
+

NT$ 446
《 天下收藏(第三辑) 》
+

NT$ 446
《 天下收藏(第二辑) 》
+

NT$ 551
《 玩古拾趣 》
編輯推薦:
☆去伪存真,快乐收藏!
☆鉴宝专家翟健民、王春城联袂推荐;
☆收藏家“片儿白”倾力编辑、推荐。
☆全方位展示收藏文化的价值魅力。
☆龙袍只有皇帝可以穿吗?
☆琉璃瓦是琉璃做的吗?
☆爆竹和竹子有什么关系?
☆清三代的珐琅彩是怎么烧制出来的?
☆为什么明代盛行大瓷罐?
☆斗彩与青花五彩有什么关系?
☆古人喝酒都用什么杯?
☆烟草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中国瓷器是如何远销海外的?
☆为何古代室内陈设喜用屏风?
☆中国的龙图腾是怎么演变的?
作为一名草根儿收藏爱好者,我认为《天下收藏》是一档负责任、有担当的大众收藏节目。若将《天下收藏》砸碎的赝品转换成文字来表述,毫无疑问的是:去伪存真!作为本书的编辑我知道将动态的电视内容变为静态的文字阅读而又能让人“读进去”的确有些难度,看来《天下收藏》的编者们是用尽心力了。所以接到这部书稿时感觉既亲切又新颖,就算在瓷说“词”吧。
如果没有人站出来给大伙提这么个醒儿,那么在所谓的“古玩”市场里恐怕天天过的都是愚人节。
——白明
內容簡介:
《天下收藏》是北京卫视于每周五22:20播出的一档趣味收藏鉴赏节目,由王刚主持。该节目每期共分为亮宝、辩宝、护宝三个环节,国内外知名鉴定与收藏家、藏宝人、明星嘉宾汇聚一堂,围绕藏品的“真”与“假”展开讨论,并由此延伸出许多中国历史、文化的有益话题,以时尚的眼光和理念来共赏古代艺术品的秀美与优雅。
这本书是《天下收藏》节目的精华呈现,是收藏文化的又一力作。全书收录了该节目在2012年播出的前二十期,涵盖了瓷器、绘画、玉器、服饰、雕塑等多个收藏门类,读史,识图,讲艺术,明事理。向读者展示了数十件极具收藏价值的古代文物,同时讲述文物背后的文史故事,也犀利地分析了流行于市面的古董假货,力求读者能在正反两方面获得收藏知识与技巧。
關於作者:
《天下收藏》栏目是北京电视台热播的一档电视栏目,著名表演艺术家、收藏家王刚担纲主持人,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参与鉴宝,与藏宝人、明星嘉宾汇聚一堂,鉴别文物真伪,辩论文物知识。
目錄
第一篇 竹报平安闹新春
亮宝·郑板桥《竹石图》
一号藏品·嘉庆粉彩朝珠盒
二号藏品·清代铜洒金竹形筒瓶
三号藏品·乾隆蓝地白竹观音瓶
四号藏品·乾隆五彩竹报平安婴戏图碗
第二篇 光凝秋水话玻璃
亮宝·乾隆套料龙纹胆瓶
一号藏品·乾隆仿松石绿釉瓜形玻璃瓶
二号藏品·白地套红料鱼藻纹大碗
三号藏品·乾隆蓝料画珐琅花鸟纹蒜头瓶
第三篇 天地鸿蒙出神龙
亮宝·嘉庆青花九龙纹瓶
一号藏品·万历款青花五彩龙纹方杯
二号藏品·道光绿地紫龙碗
三号藏品·康熙青花釉里红海水龙纹瓶
第四篇 权贵风尚说宫廷
亮宝·乾隆嘉庆缂丝龙袍
一号藏品·清代翡翠套组
二号藏品·清晚期珍珠朝珠
三号藏品·清晚期蓝地纳纱盘金绣五爪九龙龙袍
第五篇 茶香酒熟迎佳客
亮宝·雍正粉青釉双系方盖罐
一号藏品·民国仿康熙青花温酒壶
二号藏品·雍正款斗彩鸡缸杯
三号藏品·椰壳镏金诗文盛酒器
第六篇 吉祥重器太平缸
亮宝·嘉靖青花荷塘龙纹大缸
一号藏品·康熙黑地素三彩龙纹缸
二号藏品·乾隆仿官釉卷缸
三号藏品·乾隆云龙纹缸
第七篇 吉星高照福禄寿
亮宝·乾隆粉彩五子登科三星祝寿纹瓶
一号藏品·福禄寿三星青花碟
二号藏品·粉彩福禄寿樽
三号藏品·康熙五彩福禄寿棒槌瓶
四号藏品·福禄寿三星青花碗
第八篇 蓬莱石上生珊瑚
亮宝·清18世纪珊瑚三多纹如意
一号藏品·珊瑚雕文殊菩萨造像
二号藏品·红珊瑚佛珠
三号藏品·清代红珊瑚雕鼻烟壶及环佩
第九篇 浅酌甘露赏佳器
亮宝·明代成化青花梵文杯
一号藏品·乾隆粉彩花形杯
二号藏品·雍正青花三多纹杯
三号藏品·御制款白玉杯
第十篇 淡妆浓抹诗画情
亮宝·朱耷《朱雀图》
一号藏品·乾隆粉彩九老图插屏
二号藏品·清代永瑢绘山水画册页
三号藏品·民国汪野亭款粉彩山水瓷板画
第十一篇 西映东辉话青花
亮宝·雍正御窑青花花浇
一号藏品·明代青花葡萄纹菱口大盘
二号藏品·明代青花扁瓶
三号藏品·明代八蛮献宝青花碗
第十二篇 小有洞天鼻烟壶
亮宝·雍正铜胎画珐琅鼻烟壶
一号藏品·民国仿乾隆铜胎画珐琅婴戏纹鼻烟壶
二号藏品·乾隆西洋仕女图鼻烟壶
三号藏品·白玉鼻烟壶
第十三篇 纹理之间看官釉
亮宝·南宋官窑斗笠碗
一号藏品·宋代官窑葵口碟
二号藏品·宋代官窑葵口碗
三号藏品·清代仿官釉弦纹瓶
第十四篇 争奇斗艳话斗彩
亮宝·乾隆斗彩九龙梅瓶
一号藏品·嘉庆斗彩花卉纹碗
二号藏品·乾隆斗彩印盒
三号藏品·道光斗彩洋莲海棠形花盆
第十五篇 寄寓迎祥说瑞兽
亮宝?乾隆青花矾红海八怪纹大碗
一号藏品·康熙五彩棒槌瓶
二号藏品·清代瑞兽双耳瓶
三号藏品·明嘉靖青花凤狮缠枝纹大罐
第十六篇 唯新唯美话彩瓷
亮宝·康熙御制珊瑚红地五彩四季花卉纹碗
一号藏品·雍正款黄地珐琅彩题诗杯
二号藏品·雍正款红地珐琅彩花卉纹碗
三号藏品·民国仿雍正珊瑚红地粉彩花卉纹碗
第十七篇 竹影暗香说香筒
亮宝·清早期竹刻香山九老图香筒
一号藏品·清早期透雕庭院幽系香筒
二号藏品·清代透雕和合二仙香筒
三号藏品·清代竹雕七贤香筒
第十八篇 孩童世界看瓷器
亮宝·乾隆酱釉描金粉彩婴戏捏塑三戟耳瓶
一号藏品·乾隆粉彩童子
二号藏品·民国捏塑彩绘童子
第十九篇 茶香品茗话紫砂
亮宝·乾隆御制紫砂壶
一号藏品·朱可心款紫砂八方壶
二号藏品·清代紫砂大碗
三号藏品·乾隆四方水指
第二十篇 非鱼却知鱼之乐
亮宝·万历青花鱼藻纹大缸
一号藏品·元青花鱼藻纹玉壶春瓶
二号藏品·民国邓碧珊款墨彩鱼藻纹樽
內容試閱
西映东辉话青花
专家
著名收藏家、艺术品经纪人 翟健民
首都博物馆研究员 王春城
风雨堂主人、青年鉴赏家 卞亦文
嘉宾
著名主持人 刘 刚 著名歌手 爱 戴

亮宝·雍正御窑青花花浇
花浇是用于浇花的一种壶,创烧于明代永、宣时期,它在西亚实际上是伊斯兰教教徒在做礼拜时用的净水器物。它的产生主要缘于郑和下西洋,打通了与印度洋沿岸国家往来的海上通道。当时,宫廷指定要做这种御用的瓷器,同时也会运到中东国家进行交易。
眼前这件雍正御窑青花花浇,口部似唐三彩凤首壶,细颈,颈、肩均有凸起的弦纹,肩、腹下部饰凸起的菊瓣纹,腹部为直扁圆形,圈足,其造型风格与传统的瓷器造型十分迥异,仿自伊斯兰的铜、银器,是当时的外销瓷品种之一。它目前的市场价值在500万元左右。
这件花浇在中国传统瓷器中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汉唐以来,中国与域外文化的相互融合中,一直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反映到瓷器上就是带有西域特色的纹饰多为局部或仅仅限于点缀。唯独明代的外销青花瓷器,短暂地以外来的伊斯兰文化特征为主要造型装饰,呈现一种全盘接受的姿态。其实这是商业利益的隐形手在起作用。当时伊斯兰世界对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十分钟爱,认为它象征纯洁、高尚,都很愿意购买回家。郑和下西洋打开了海上商道后,奔波于阿拉伯与中国之间的阿拉伯商人见到了这个商机,就在中国索求具有伊斯兰造型纹样的青花瓷器,运回阿拉伯世界销售,于是这种有具体指向性的青花瓷就流行了起来,成了中国与外部世界交流的完美结合。
一号藏品?明代青花葡萄纹菱口大盘
藏宝人
我叫孔健,今天带了一个明代青花葡萄纹大盘。我家祖籍在山东曲阜,爷爷那辈迁到了北京。那时我们家有一个多宝槅,上面摆着好多的花瓶、罐之类的,有用来装鸡毛掸子的,还有用来装一些蔬菜的,这个盘就是其中之一。我的估价是10万元。
说宝
说到中国与西方的交流,有陆路和海路两种途径。陆路交流在西汉通过丝绸之路就开辟了,而海路交流则要晚一些,目前最早的记录还是西方人先找到了中国。166年,罗马帝国的一位使臣,曾到东汉帝国的日南郡(现在的越南中部),声称奉罗马皇帝安东尼的差遣,向中国皇帝敬献象牙、犀牛角等礼物。下一个世纪的226年,又是一个叫秦伦的罗马商人乘船来到交趾郡(现在的越南河内),当时东汉帝国已经灭亡,进入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而其原来的南部国土就由东吴帝国接管。交趾郡的地方长官把秦伦送到东吴帝国的首都建业(江苏南京),觐见了皇帝孙权。从此,中国人也踏上了茫茫大海征途,寻觅出一条通往西方世界的航路,往返贸易。
到了8世纪,时值唐帝国鼎盛期,有官方主持的向西方的定期航行正式确定。当时中国沿海有几个重要港口,如交州(越南河内)、广州、泉州、明州(浙江宁波),成了向西方通航的根据地。而闻名于世的阿拉伯帝国商船队,也在当时进驻了中国。据记载,广州港内挤满了阿拉伯船舶,中国商船只能屈居第二位,其他还有马来半岛诸国商船、波斯商船、东非诸国商船、印度商船,等等。为了处理这些商船的停泊供应,以及商品贸易和人员管理,唐政府就在广州设立一个叫“市舶司”的机构,专司对外贸易。当时,西方人还侨居在中国。以广州为例,阿拉伯人估计就有20万人以上,他们聚居在一起,住在阿拉伯风格的建筑里,形成具有自身文化特征的社区。但是后来唐末的割据战争破坏了这种商贸进程,许多西洋商人不幸被杀,更多的则离开了这个战乱之地。
宋代由于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繁荣,与西方的交流再次复苏。但是宋王朝的国力不济,陆路的通道被西域各国封锁,所以海路交流成了主旋律。印刷术就是这时传到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的。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也有进一步的发展。当时阿拉伯商人将香料、药材、犀角、珠宝运到中国,再收购丝绸、瓷器、麝香和纸等商品。广州、泉州、扬州则成了这个时期的贸易港口,阿拉伯人把他们文化中的天文、历法、医学等介绍到中国,又把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方,重现了盛唐时期的景象。
到了明代,对外交流并不是一直很畅通的。明帝国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强烈排斥外来事物的,他下令:“一片木板都不准出海。”海上交通也随之停顿,直到30年后的永乐皇帝才解除海禁。
明朝既将具有传统特色的瓷器外销,也接受外来的订制生产,因此出口书写阿拉伯文的瓷器、具有阿拉伯特色的器具,是符合外贸需要的。青花花卉纹方流执壶、青花绶带耳葫芦扁瓶、阿拉伯文的器物、青花花口大盘、青花花卉纹军持等,就是这批外销的瓷器。后来,清代各朝的产品还继续生产其中的一些器物,但是已经由出口转内销了,成了宫廷里的御用品,如绶带耳葫芦扁瓶在康、雍、乾时期都有仿制,与永乐、宣德时期的产品极为相似,乾隆时期还将此瓶式样称为“抱月瓶”。
藏宝人带来的这件花口大盘,就是明代外销瓷中的特色产品,不仅数量多,且造型、纹样都非常精致,盘心绘多种纹饰,有缠枝花、折枝水果、松竹梅、花卉山石等,盘外壁多绘折枝花六组,细砂底。这种大盘一般口径都在60~80厘米,而我国传统的瓷盘则算是轻巧的餐具了,口径一般不超过30厘米。原来,大口径是符合伊斯兰教教徒的家庭生活习惯的,他们“坐卧无床凳”“用盘满盛其饭,浇酥油奶汁,以手撮口中而食”,大盘用起来自然就很方便了。

辩宝
刘刚:我觉得这盘是假的。整个釉面发黄,葡萄纹画得也不好看,而且底胎太糙了。有没有可能它出自永宣时期的民窑呢?
王春城:应该说是没有民窑的。永宣时期,特别是永乐时期的瓷器,很少有带款识的,像著名的压手杯这样带款识的在当时是非常少的。一般的器物都是没有款识的,但没有款识不等于它不是官窑的。就从这一件器物来说,从它的画工和器型来看,在永乐时期是有的,因为我们在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中都有发现。
王刚:所以这件不能拿民窑作为搪塞,说它工艺比较粗糙是因为出自民窑。另外呢,联系到我们的主题——西映东辉,那么这件器物在哪里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呢?当年在中国,是人们习惯用的盘子吗?
卞亦文:它的确并不常为中国人使用。这种盘子的造型,包括它的尺寸,其生产的初衷应该说它主要不是为了装饰用的,是有一定的实用性的。在永乐年间,是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礼尚往来的一种东西。这块盘子里面的纹饰,是可以映照到我们今天的主题的,就是这盘内中间的葡萄纹饰。可能大家现在对葡萄都觉得习以为常了,但事实上葡萄是有史料记载并且能够确凿所知的第一代的传入中国作物之一,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物证。
观众观点:虽然这个盘上面有很多文化的特征,这个很明显,但是这东西还是很假。它的釉面和图案,还有胎质,分明就是在潘家园(一个北京古董集散地)买来的假货。
鉴定结果
青花葡萄纹菱口大盘,造型和明代永乐时期相同,但青花钴料呈明显化学染料特征,器表有明显人工作旧痕迹,经鉴定为现代仿品。
专家点评
1.这件盘子器型硕大,但重量过于沉重,即使一片残片拿在手里面也感觉到非常重,胎质过于坚硬厚重。
2.釉色不莹润,青花的表面明显看到有人为作旧的痕迹,也就是说为了仿造永宣时期的青花特点,比如要有吸光的效果,要有沉淀斑,但是这样的仿制不是使用钴料来模仿,而只是用另外一种颜料在画好的图案上面进行点缀,所以很明显。
3.然后是看底部,底部模仿的火石红完全不自然,是人为刷上去的,比如说用稻草灰或者含铁的物质刷在胎底,然后烧造出来的,使火石红过于浓重了。(王春城)

二号藏品?明代青花扁瓶
藏宝人
我是来自法国巴黎的来福,是一个收藏爱好者。我带来一个明朝永乐时期的扁瓶。这是我的一个法国朋友从一个老太太要处理的旧货中淘来的。那个老太太应该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在法国殖民地越南得到的这个瓶子。后来,越南独立了,她也就带着这个瓶子回到了法国。我认为它的价值应在15万~20万元之间。
说宝
外销瓷来到了明代后期,出现了“克拉克瓷”这一主流产品。关于克拉克瓷器的年代,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是指从16世纪末期万历朝开始,直到1644年明朝的灭亡这段时间。其实,克拉克瓷只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欧洲人对中国出口青花瓷的代称。这里有一段往事。
郑和下西洋100年后,葡萄牙人成了印度洋的海上霸主,他们于1557年在明帝国的澳门这个地方建立了殖民地,使其成为与中国进行贸易的根据地,并垄断了中国向欧洲的贸易运输。但是没多久,就在16世纪末,荷兰人已在欧洲北部海域取得了霸权地位。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的贸易关系开始恶化,终于在1594年荷兰的船只被禁止入葡萄牙港。因此航海技术和经济强大的荷兰人直接去东方和葡萄牙人竞争。在这场东印度的争夺战中,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常常相互击沉或掳获对方船只。1602~1603年,荷兰人先后俘虏了两艘葡萄牙的大型帆船,这种船是14世纪以来意大利人在地中海上使用过的巨大船只,荷兰人称它们为“kraken”,它来自于西班牙语“caraca”,而“caraca”又源于阿拉伯人对贸易商船的称呼。
这两艘船都被带到了荷兰,船上装载着数万件的明帝国外销的青花瓷,这是西欧人第一次见到数量如此惊人的中国青花瓷,于是“克拉克瓷”由此得名。
克拉克瓷基本上是由外国订制的青花瓷,在器型和纹饰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器型上通常是扁平形的盘、碟、浅碗,瓷胎较薄,许多有菱口;器壁上的图案还是中国传统画法,但是多采用开光的布局,如盘心、碟心花纹通常被含有各式各样菱形纹样的多个扇形状的开光装饰围起来,在器物内外表面和边沿都用很多有不同装饰纹样的大开光,以及许多有珠状垂饰的和带状装饰的狭小开光来进行装饰,开光里的装饰有花纹、虫纹和象征符号。
明末至清康熙初期,外销瓷又出现了断档。1683年,清康熙皇帝重整社会生产,外销瓷才重新繁荣起来,到了18世纪达到了顶峰。18世纪20年代,英国、法国、荷兰、丹麦、瑞典等国的商人先后入驻广州港,他们通过政府渠道向江西景德镇窑厂、福建德化窑厂订造了大批瓷器,多是由外国人提供烧制要求,如器型、纹饰,或者直接提供货样,再由中国进行批量生产。整个18世纪,中国输入欧洲的瓷器在6000万件以上,品种主要是餐饮器具为主,也有少量的装饰品。不过,从雍正开始,外销瓷的主要品种变成了粉彩瓷器,青花产品逐渐衰落了下去。
辩宝
爱戴:我觉得这件藏品是真的,因为这只瓶子的造型不是很常见。
翟健民:其实这个扁瓶也算是一个传统的造型,但是它的纹饰与我们中国传统的纹饰完全不同,它是利用几何图案产生出源源不断的变化,就是一种对生命的想法。而这种图案为什么成了中国人做青花瓷时选择的一个方案,还是要归因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使它成为一种中西文化交流的载体。西亚人也喜爱我们的青花瓷器,他们盛产钴料,但是就没有好的胎土,用了我们景德镇的胎土之后,发现效果很好,于是也非常重视与中国在这方面的往来,特别是他们的皇宫贵族。所以,在明代前半期,瓷器就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结晶。需要补充一点:除了明代永宣自己烧制的青花,清代也有特意仿明代早期的青花产品。因为永宣时期的青花品种很值钱,所以后世景德镇也有高仿的产品。
王刚:就是说,市面上有这三种永宣风格的青花:一种是永宣时代的产品;还有一种是清代,尤其是雍、乾时期的高仿品;再有一种就是新仿品。但是,雍、乾仿的跟新仿的性质完全不同,雍、乾仿是抱着一种崇古的心态,告诉你我是仿的,因为我实在是太喜欢你了。而当下的新仿品,除了一些博物馆需要仿制用于各种研究、展览以外,其他的都是以牟利为目的的,是非法的,我们消灭的就是这样的器物。
刘刚:我听说明代青花烧出来之后应该是有点晕散的感觉,但这件扁瓶好像这种现象比较弱。
王刚:另外,永宣时期以及元代的青花料大部分就是所谓的苏麻离青,也叫苏勃泥青,是一种产在西亚的钴料,发色特别艳,但是含铁量高,所以烧制出来就会出现很多铁锈斑。就像第一件藏品,那件新仿的盘子,就有人造的铁锈。
观众观点:假的东西不是没有所谓的文化特征和艺术特征。真的东西是指它真正在制造的时候,那种心血在里头;而假的东西也能传承一种形式上的文化,就拿第一件藏品来说,它文化特征很明显,但还是假的。
鉴定结果
明代青花几何花卉纹如意耳扁瓶,纹饰造型与明永乐时期相似,但青花发色和明永乐时期的不符,可它造型精巧,画工也很精致,釉色显得温润自然,胎质也十分细腻,经鉴定为清雍正仿永乐青花精品,市场估价150万元。

三号藏品?明代八蛮献宝青花碗
藏宝人
我叫孟庆丽,是做文案策划的,这件宝物是我的一个恩师委托我带过来的,是明代宣德年间的八蛮献宝青花碗。我的估价是60万元。
说宝
藏宝人自报是明宣德的八蛮献宝青花碗, 这个“八蛮”是什么意思呢?
自古,我们中华以中央大国自居,认为我们四周的地区为野蛮、穷荒之地,比如将北方称为
戎,西方称为狄,东方称为夷,南方称为蛮。当然这在今天的观念来看是错误的。所谓八蛮呢,主要是指我们中国以南的一些小国,但对应到现代究竟是哪些,已经难以考究了。《青云历年传》卷二曾载:“古称天竺、咳首、僬侥、跛踵、穿胸、儋耳、狗轵、旁春,是为八蛮。”天竺,我们知道是印度,还有其中一个疑似现在的越南,还有像儋耳应该是指古代住在海南岛上的一些原始部族,其他的就很难对应现代是哪个国家和地区了。那么这个“八蛮献宝”就是画了八个来自八蛮的人民,前来中央上国献宝。
接着说说“西映东辉”这个主题,而且还是围绕康熙大帝这位伟大的君主。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一本《钦定德体全录》,它原来是收藏于巴黎自然史博物馆的。这本书见证了康熙是一位求知若渴的君王。这本书一共是八次手稿,黄丝装本,一律是工整的满文,文内配有大量黑白人体素描图。这本书是法国巴多明神父应康熙的要求自《人体解剖学》(法国皮理著)翻译过来的,供他学习。康熙在学解剖时,从御库中取出明代嘉靖年所制铜人来对照,可见他学得非常认真。书的第一册里还附有巴多明神父写给皇家科学院的信,信中说明这本书是应康熙大帝要求撰写的。另外一位在康熙帝身边生活了五年的法国人白晋曾写了一本《康熙帝传》,书中对康熙推崇备至。他说这位帝王好学、知人善任、随机应变、生活简朴、关怀人民生活等,具备天下所有人的优点;在全世界的君主中,康熙当列为第一等的君主。这是白晋对康熙的评价。当然了,这其中也可能有言过其实之嫌,但的确可以作为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特别有力的佐证。
辩宝
观众观点一:我认为这碗是假的,因为釉质粗糙,上面有许多细细的小麻点。
刘刚:那个图案画得还是蛮生动的,每一个人的表情都有一种谦卑的感觉,但为什么釉面有一棱一棱的感觉?
翟健民:那是拉坯留下的一圈一圈的痕迹。如果釉上的比较薄,一棱一棱的触感就会很明显;若是上的釉比较厚,就可能摸不出来了。这是一种工艺特征。
观众观点二:青花图案画得还不错,我觉得应该看胎质和青花发色,还是挺有沧桑感的。但是我觉得图案上人物的服饰不像明朝的,有点像清朝的。比如画中人戴的帽子,就像清朝人戴的那一种;还有的人物脑袋前半部是光的,不是只有清朝人才剃那种头吗?或者,它就是清仿的,那个时候的仿不是为了骗人,而是为了模古崇古,但是又留下了清朝自己的一些痕迹。
王刚:蒙古人统治的元朝,也是得剃头的。我演过元代的戏,也得剃头,有点像中国小男孩剃的那种。有的时候,不一定把问题想得那么深,一些直觉在鉴定的时候很重要。有很多收藏爱好者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刚入门的时候,还能判断对,后来大概上了几次当,开始认真地研习、看书,力求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反而越看越不会看,还不如原来。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需要若干次的反复练习,眼力才能真正地提高。
鉴定结果
明代八蛮献宝青花大碗,造型严谨,青花发色明艳沉稳,人物刻画生动,经鉴定为康熙仿宣德青花制品,品相完好,市场估价10万元。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